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台灣第一專題報導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185期

    台灣第一專題報導


朗讀:

台灣第一專題報導
──探索台灣制勝全球的十大核心價值

再現反M化的中產階級力量
過去曾主導「台灣經濟奇蹟」的中產階級若能再抬頭,將不只是有利社會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有利於企業及直銷企業的發展。
M型社會指的是在全球化的趨勢下,富者在各種優勢中(主要是知識優勢),大賺全球的錢,財富快速攀升;另一方面,隨著資源重新分配,中產階級因失去競爭力,而淪落到下階層,整個社會的財富分配,M的左邊是低收入者,右邊是高收入者,兩者人數會越來越多,中間的中產階級人士則越來越少,在中間這塊,有了很大的缺口,跟「M」字型一樣。大前研一描述日本及全球普遍的發展趨勢,對照台灣的現狀,令人心驚憂懼。代表富裕與安定的中產階級,目前正快速消失中,社會從菱形型轉變為M型。
過去政府從不承認台灣已是M型社會,但由政府的統計資料,以及生活消費趨向,可以發現台灣的所得分配惡化速度驚人。台灣人民已深刻感受到貧富差距甚大,令人擔憂。
2005年,台灣的痛苦指數(失業率加上物價指數),創下20年來新高,達到6.43。台灣的平均薪資年增率低於消費者物價年增率,這中間的落差代表的是,我們的荷包不斷縮水。依財政部的綜合所得稅資料統計,金字塔頂端5%的所得,與最底端5%的所得相比,在1998年為32倍,到了2003年增加為51倍,顯示台灣貧富不均的情況日益嚴重。

老齡化社會的隱憂
2008年,台灣已成為老年化國家,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8.6%,超過聯合國標準。台灣將陷入老年少子化的困窘,握有財富者,大都是不愛花錢的高齡者,整個社會的財富無法流動,中產階級要賺錢翻身的機會也將變少。
勞委會日前比較2002年與06年員工薪資,以進一步分析勞工薪資流動性,結果發現,雖然製造業與電子業還未出現中產階級陷落情形,但服務業薪資確已漸漸出現M型分布。
勞委會指出,如將勞工薪資依照2.4萬以下,2.4萬元到3萬元間,3萬元到4萬元,以及4萬以上等區分成4級,將發現06年比02年服務業所多聘的47萬6500位勞工中,薪資在2.4萬元以下者約佔14萬人,超過4萬元以上有13萬人,都明顯比中間的兩級薪資人數多,顯示服務業薪資向兩端集中。
根據主計處「2005年家庭收支調查」,最低前20%所得家庭的可支配年所得僅29.76萬元,但最高所得組為179.68萬元,兩者差距高達6.04倍。本來擁有「台灣經濟奇蹟」美名,一轉眼,大部分人民都陷入了愁雲慘霧之中。善於創造奇蹟的中產階級,也好像從人間快速蒸發。
另一方面,豪宅愈蓋愈多,不論從總銷金額與戶數,都呈明顯的成長,台灣台北房價創十年新高,大安區出現每坪一百二十萬元起跳的預售豪宅案。且根據台北市主計處的調查報告顯示,2006年北市房價所得比為9.43倍,創下五年來的新高點,而北市購屋負擔最重的區域為信義區,房價所得比為11.96倍。不僅豪宅熱賣,高級豪華汽車市場亦熱滾滾。根據車商統計,2007年一至四月,國內雙B與賓士汽車總計賣出1300多輛,銷售量比去年同期成長23%。對照一般民眾薪資與所得停滯不前,國內車市寒風刺骨,台灣的豪宅大賣、高級車高成長,正是貧富差距拉大、M型社會形成的表徵。

消除貧窮 政府企業需聯手出擊
消除貧窮、建立均富社會並非一朝一夕的工作,但是,至少在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大家都同意台灣能夠做到小康均富。這是過去從政府到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合作的成果,那個可貴的年代,人們多數願意踏實的做一個中產階級,而政府也戮力在政策及措施上,消除及避免製造不公平的現象。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台灣還是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面成功抗拒M化的趨勢,其中,很多事是政府必須做的,也有一些事是企業可以做的,另外就是社會價值觀的重塑,否則,當人們以為投機可以成功;奢華是一種自我犒賞;損人利己沒有不道德,則中產階級的價值,將會被急著成功的年輕人視為雞肋。M化就很難不成為一種必然了。
第一、政府必須正視所得與財富分配愈來愈懸殊的問題。同時,要維持穩定的物價水準和充分的就業,最後政府通過稅制和教育讓窮人有翻身的機會,力求維持較均衡的所得分配,讓每一個人都有公平的機會來攀爬社會的階梯,而另外一方面,知識就是權力,只要掌握知識並建立正確理財觀,就不會一代一代的貧窮下去。
第二、企業經營者應善盡社會責任,其實,企業的社會責任,絕對不僅僅是捐獻一些錢,或做一點公益而已,企業的責任有更高一層的境界,例如,不要設下讓人永遠無法翻身的陷阱,畢竟,能夠像藝人鍾鎮濤從破產中再起的人只是少數,故而企業不能故意設下一些讓人淪為卡奴的消費陷阱。卡奴風暴重創了四、五十萬年輕人,風暴才稍微平靜,現金卡的廣告,又大剌剌的在電視上猛打了。
過去八年,政府不重視中產階級,甚至把中產階級視為選舉中的有害族群(相對有利於泛藍),企業為了私利,挖空心思引人入殼,這些因素對於消滅台灣中產階級的力量,恐怕不亞於經濟體質不佳。
相對來說,只要政府願意把中產階級視為社會的中堅,中產階級的重新抬頭也不是不可能,而中產階級的再抬頭,將不只是有利社會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有利於企業及直銷企業的發展,中產階級代表的是一群有實力的消費族群,他們的消費力,無疑是所有企業生存的根本基礎。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決勝20大

家庭餐會,飄香傳情恆久遠

數位行銷一指OK------快速簡報播放

天獅想得遠 做得快 挑戰沃爾瑪

高科技High Tech” vs “高思維High Touch

銀髮篇

解構世代篇

專家在此,SARS不要來!

台灣直銷三雄爭霸系列報導

有教無類話直銷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