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將是專業且多元的通路型態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136期
直銷將是專業且多元的通路型態
朗讀:
編輯部
學術研討對直銷業的發展有正面助益
透過長期研究的洗禮
直銷一路走來的過程曲曲折折,
所幸在政府、產業界及學術界的積極投入下,
台灣的直銷市場已經有長足之進步,
只要在直銷業者及直銷商攜手努力下,
直銷業將可開創出更大的市場產值。
現今,「直銷」逐漸卸下原本的神秘面紗,已在現代社會經濟活動中扮演逐漸重要的角色,並在經營發展中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然而無論社會整體評價如何,在台灣直銷業年營業額達四百億並持續擴張的趨勢,其發展成果絕不容小覷。因此直銷事業體(公司)或直銷商都應調整觀念,應以一種更嚴謹的態度來經營,不能再用以往普遍存在的「打帶跑」、「試試看」、「能做多少算多少」或「投機取巧」的心態去進入直銷市場,否則不僅成功機會不大,為人詬病,更嚴重者將會阻礙直銷通路的市場擴張機制。慶幸的是,學術界也因應直銷的蓬勃發展,紛紛投入研究直銷,並逐漸架構出一套完整的直銷理論與模式,期能讓直銷事業在更合情合理的狀況下蓬勃發展。
段標:誰造成形象的惡性循環
遺憾的是,還是有部份的社會大眾對直銷依舊採取懷疑、拒絕及排斥的誤解態度,令我不解的是,直銷在台灣已達二十幾年的歷史,自有法令規範開始,業已達十幾個年頭,為什麼還有人對於這樣一個具有效率的行銷方式抱持如此根深柢固的心態?這是因為有某些不肖業者為了炒做制度所採行的不正當直銷作法,導致負面印象仍普遍存在社會大眾心中,造成媒體不斷加以負面報導所導致的後果!
萬幸的是,國內部份學術單位非常重視新興通路的結構及其發展,開始紛紛投入研究多層直銷對市場造成的影響力。在國內最早將直銷內容納入大專院校教材的,是國立台北商專企管科,其中有一名李姓教授將直銷的內容編撰在其著作《企業診斷學》之中,雖然不是最正式的探討,卻是最早的一部教材。
更令人高興的,是隨著直銷的蓬勃發展,各大專院校相關商學科系開始以嚴謹及客觀的學術角度將「直銷」予以探討。任何一個行銷模式都需要學術理論及完備架構做依據,絕不能只靠企業界單一的力量予以推展,相對的,直銷也是如此。
而近年來,投入直銷研究的學術界人士逐漸增多,其中不遺餘力全心投入者首推國立中山大學企管所的陳得發教授。他排除萬難在中山大學成立了「直銷學術研究中心」,並經常舉辦各種相關研習會,以消弭產、官、學之間對於直銷不同的聲音,並增進彼此的瞭解及認識。更難能可貴的是,陳教授還大力指導碩、博士班的學生,以直銷為主題做學術性的研究及論文發表;同時,許多專業雜誌(如直銷世紀)深入的採訪與報導,也更強化了直銷業的策略規劃與務實做法。
由於學術界的投入,逐漸消弭了社會大眾對於直銷的誤解,並以尊敬態度看待直銷對社會的貢獻。初期發表論文的篇數並不多,隨著逐年討論熱烈及直銷市場的蓬勃發展,每年爭相投稿的論文愈來愈踴躍,所涉入的主題也愈來愈專業,在陳得發教授及學術界人士專注投入研究下,一定會對台灣直銷的發展具有正面助益。
不久之前,媒體上曾刊登了數則由專業學者撰寫的經濟相關評論,評論中預估未來在行銷市場,直銷通路對於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絕對具有舉足輕重的份量。如果直銷商能夠脫離利慾薰心、好高騖遠、投機心態,以戰戰兢兢的態度從事直銷事業;而直銷業者能夠更能用心經營的話,我想整體台灣直銷業的年營業額絕對不會只有四百多億的市場,初步預估未來市場應該會超過一千億的產值。
一個產業之所以能夠達到經濟規模,並能夠帶給社會正面發展,絕不是單靠少數個人或少數公司的力量獨撐大局,所以我希望台灣的直銷產業不僅能夠蓬勃發展,還包括所有的直銷公司都是正派經營者,將優質商品以兼具效率與服務品質的直銷通路快速交到消費者手上。
隨著學術研究的觸角,可預見未來直銷事業將更具備專業化,從直銷業者設立專業物流中心、將人際網路的整合成組織型態、到結合店銷的優勢與直銷兩種通路合併運作等發展來看,直銷模式愈來愈專業且多元化,經營直銷事業也蔚為一股轉業、創業的風潮。而就直銷產業發展而言,從單一角度來看,直銷是一種行銷通路,但從整體而言,直銷可以帶動通路內的物流、金流及資訊流的整合,因此對總體經濟發展具有不容忽視的地位。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