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70才開始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郭志鵬
期數 / 第197期
人生70才開始
朗讀:
郭志鵬
70歲以上,出生成長在台灣的人們,在當時「日據時代」受到日本傳統文化的影響很深。後來經過了政府遷台、戒嚴、解嚴、政黨輪替的民主時代,小時候耳濡目染的關係,舊式日本文化依然深深的影響著他們的生命與生活。
特別是女性,小時候的學習是為了在結婚後打理一個家庭、照顧小孩,對許多女性來說,結婚以後除了日復一日完全的付出、給予之外,幾十年下來,似乎看不到什麼改變與不同,令人唏噓感嘆的是,這樣的一生鮮少得到感恩與嘉許。就像「海角七號」裡的友子阿嬤一樣,學生時代經歷了一場師生戀後,然後結婚生子,經過了幾十年變成獨居老人,中間的過程似乎被省略掉了。
營養俱樂部溫馨的環境吸引人
從小住在台北,今年已經71歲的陳幸就是一個最好的寫照。在結婚後,生了一個女兒、一個兒子跟一對雙胞胎男孩,養育一對雙胞胎小孩,加上另外2個小孩,許多事情家人又幫不上忙,總是睡眠不足,甚至一天睡不到2個小時,這樣辛苦把小孩拉拔長大,這其中不為人知的艱難卻是陳幸最大的驕傲。
小孩長大成人以後,女兒嫁到香港,兒子在電視台工作,這對雙胞胎也在各自的職場奮鬥,互動就少了。陳幸過著一個人的生活,在上班的公司做總機直到68歲,期間也幫別人帶帶小孩,教教打毛衣賺取微薄的收入。
去年11月,原來擔任美術老師的朱沛緹來到了台北市福德路的營養俱樂部實習,這家營養俱樂部的開辦人,大家都叫他們黑龍、丸子的胡國偉、卓雯瑛夫妻,教導沛緹走出去發傳單,開始宣傳的工作。當沛緹走到公園發傳單的時候,看到陳幸坐在長椅上面織毛衣,就走近發了一張傳單給她,當面邀請她來營養俱樂部試吃早餐。
陳幸走進營養俱樂部馬上就喜歡上這個溫馨的環境,跟黑龍、丸子和沛緹聊了起來,說她以養育這對雙胞胎小孩為榮,因為從懷孕後肚子就比別人大,生下來後更辛苦,常常一天睡不到2個小時,許多事家人也幫不上忙,只能靠自己。此外她還有織毛線的天分,從小學五年級自學學會織毛衣,還可以教別人,許多媽媽去百貨公司學不好的,她一教就會。聊著聊著她整個人都開朗起來了。
第二天陳幸來吃早餐的時候,帶來了雙胞胎小孩的照片,分享她以前的日子,從以前的黑白照片到彩色相片,訴說了為人母的辛勞與喜悅;到了第三天,沛緹以為她會像其他客人一樣轉成月卡會員,天天來吃早餐,開始長期的營養改善計畫;然而,因為長年節儉的習慣,加上對財務缺乏安全感,陳幸平常就有意不吃早餐,經常等到中午再一起吃,隔天就沒有再來了。
健康是最大的財富
一個多禮拜以後,營養俱樂部舉辦健康講座,同時邀請鄰居參加「一人一菜」的聚餐,沛緹不減熱情的邀約陳幸一起來參加,結果陳幸做了一道以木耳調理的拿手菜來,大家吃得讚不絕口;在這個聚會中,陳幸聽到許多客人分享了吃早餐對健康改善的成效,又發現隨著年紀增加,這一陣子肚圍也變大了,所以決定加入月卡會員,開始天天來吃早餐了。
原來到了下午時間就覺得身體疲累的陳幸,經過了三個月的營養調理,陳幸發現自己精神變得很好,心情也整個開朗起來了。她開始邀約朋友來吃早餐,也在營養俱樂部裡教大家打毛線、做蔥油餅跟各種美食。所有來到營養俱樂部的人都發現她的笑容變得開朗燦爛,就連穿的衣服也從黑灰色系變得色彩繽紛了。
當黑龍、丸子與沛緹跟陳幸聊天時,從她分享出來的話語,得到許多感動。
「我到50歲就已經覺得自己老了,到了70歲以後就只穿灰黑色的衣服,來到營養俱樂部跟你們在一起,我都忘了年紀,感覺自己跟年輕人一樣,出門要化妝,也可以穿粉紅色的衣服。」
「那天我來教大家做蔥油餅,來了18個學生,我站了一個下午又一直講話都不覺得累,晚上回家才發現自己『鐵腿』了。」
「以前我都是為了小孩而活,感覺很累,沒有自己,現在小孩已經長大了,我要開始為自己而活。本來我有什麼委屈都往肚子裡吞,現在我發現能把自己的心情說出來,像倒掉垃圾一樣,感覺很好。」
「年紀大了更要照顧自己,讓自己健康是最大的財富,這樣就不用麻煩別人。來這邊跟店家還有其他會員都能夠交心說話,也能做一個學生來學習營養與健康;本來每天早上起來都不知道要去哪裡,現在有目標,有地方可以去了。」
原來一個溫馨的早餐店,充滿關懷的營養俱樂部可以成為每天想去的地方,每天生活的重心。
這個社會本來就不太重視年老一代的生活目標,或是他們也想要在退休以後做一些事情來打發時間,貢獻自己一份力量的想法,加上近來經濟環境比較不好,每個年齡層都面對無薪假跟失業的問題,老年人更是被忽略掉了。
藉由營養俱樂部的環境,可以讓這群具備手藝、廚藝,甚至人生智慧的長者找到自己人生的新目標,藉由他們沒有所求的分享與付出,來提升整個社區的「幸福指數」。
(本文同步刊登於作者網誌 http://www.wretch.cc/blog/gatien)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