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消費行為的時候,職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變項,甚至於比性別和年齡這種天生的變項來得強大,在此將之稱為後天的變項亦無不可,一個人在完成學業進入職場後,可說是一天至少3分之1的時間都會待在職場,有時還會加班超時工作,若是那種有工作狂的人,那更是在生活中全都是工作,縱使是那種按時上下班的人,也無法下班後就將一切完全拋之腦後。其實職業不只是佔據我們的一天大部分的時間和心思,更重要的是在不同行業別打滾也會造成我們對事情不相同的思考模式,同時跟經濟收入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古有諺語說,「郎怕入錯行」,說得一點也不錯,當然在這個時代此諺語是男女通用。
所以在瞭解消費者的時候,我們不能小看職業這個影響變項,職業一定跟消費行為有很大的關係,當然直銷應該也不會例外,從事不同職業的人對直銷商品的接受度應該會不一樣,像購買考慮因素也會有所不相同,此乃理所當然可想而知之事,只是看了數據更可瞭解其不同之處為何。以下我們將運用2006年版E-ICP行銷資料庫,透過職業與直銷有關的題項進行分析,以探究此一有趣的職業變項之影響力。在此有一點要先加以說明,直銷工作的者大多是兼職,也就是說除了直銷的工作之外,還會有另一份所謂的正職工作,以下所取的職業應該是正職的工作。
藍領與直銷絕緣?
首先將E-ICP行銷資料庫的7大職業別放在橫軸,並將「過去一年內買過直銷商品」和「本人從事直銷」放在縱軸,進行交叉分析,結果如表01所示,就比例而言,購買直銷商品的職業別之比例大小以家庭主婦26.5%、事務職24.8%、服務銷售職23.5%三者比較高,而從事勞務職者其購買直銷的比例就相當低,只有7.3%,同樣地看從事直銷的各職業別的比例,勞務職也是相當低為0.5%,這個現象似乎顯示,從事勞務職者對直銷產品的接受度相當低,若說直銷商品是創造更高生活品質,顯然勞務職在此是比較不在意。

再仔細看表01,亦可發現購買直銷商品比例高的職業別,其從事直銷事業的比例也會比較高,這兩者之間似乎有一定的關係存在,可是從事事務職者卻完全不一樣,在過去一年內購買過直銷商品的比例高達24.8%,可是其從事直銷事業的比例卻只有0.8%,不像服務銷售職是3.3%,顯然是偏低,由此數據結果大致可以這樣推測,從事事務職者即一般所謂的內勤工作,在個性上大概比較不善於銷售,可是當有人介紹購買直銷商品時,一般從事內勤工作者又比較「惜情面」,因此其購買直銷商品的比例反而會比較高。
在表01中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從事專門技術職者,雖然其在過去一年內購買過直銷商品的比例有19.8%,此比例在各職業別間並不算最高,可是其從事直銷工作的比例又特高為4.7%,由此亦可這樣推測,這些從事專門技術職的人,像工程師之類者,一般都是具有專門的技術知識背景,對於強調專業的直銷商品自然會比較有興趣,除了購買自己使用外,會更樂意將商品介紹給他人使用,因此從事直銷工作的比例比其他的職業別高,也是理所當然的事。
服務銷售職是直銷最好的銷售對象
由以上的分析,大致可以看出各種職業別在購買直銷商品和選擇從事直銷事業的差異,確實有些不一樣。也由於直銷商品以女性為主,因此接下來將探討女性各職業別在購買各種直銷商品的差異,以此即可呈現各種職業別的目標市場分佈狀況,為求專門技術職之樣本數大於30,乃將E-ICP行銷資料庫2004年和2005年的資料加以合併進行交叉分析,其結果如表02所示。

在表02中,就直銷產品的最大宗「彩妝品/保養品」而論,在所有職業別中,以服務銷售職的購買比例最高為35.0%,其次才是自營業者30.3%,以及專門技術職的22.7%,家庭主婦的購買比例卻只有17.2%,不過這是以比例計算,若算整體的量,家庭主婦的人口數應該是服務銷售職的2.6倍,所以家庭主婦的市場以購買人口計還是服務銷售職的1.2倍,但家庭主婦的分佈應該會比較廣,因此服務銷售職應該是最好的銷售對象。
至於家庭清潔用品這一項,在各職業別中以專門技術職的購買比例最高,這與我們先前的推測,從事專門技術職的人比較喜歡專業的產品還蠻一致的,縱使是女性也不會例外。所以從表02中大至可以看出,從事專門技術職的女生相較於其他行業別,與服務銷售職相當,只是其市場大小以人口計偏小,只佔女性人口的3.5%。
同樣地我們可以用相同的交叉分析方法,探究各職業別選用各主要直銷品牌之差異,如表03所示,各職業別所購買的直銷品牌的比例還是有差異存在,例如自營者和專門技術職就特別喜歡購買美樂家的產品。

結論:職業別是找銷售對象的良好指標
職業是一個相當重要而且實用的市場區隔變項,職業不但是一個消費者的社會身分辨認,也是一個自我認知的標準,當然消費行為就會受其影響,從以上有關職業別的解析,已經可以看出各直銷商品的銷售對象之職業別分佈,對於實際在尋找直銷商品的銷售對象,當有很大的參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