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人物

檢測「體適能」,身體好壯壯


分類 / 直銷人物
作者 / 孫羽萱
期數 / 第82期

    檢測「體適能」,身體好壯壯


朗讀:

運動有益身心健康,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的事情,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的體力和自己的年齡,是否和從前一樣年輕、有活力呢?
或許,當你不再像過去那般地,輕輕鬆鬆的走完兩百公尺的上坡路,或是一口氣爬上五層樓階梯、一下子游個百公尺泳道時,這才赫然發現:自己的體力已經「不復當年勇」了,但這─剎那往往「來不及」囉!
長久以來,醫學界一直有一個發現,忙碌工商社會的許多身心疾病,很可能是因為現代人的體能不足,或是心理狀況不佳長期累積所導致;如果一個人能定期進行運動,改善其體能、強化健康、身心愉快,那麼很多人將會遠離疾病糾纏,健健康康的過日子。
另一方面,我們的社會常常忽而流行迴力球或網球或溜冰、直排輪或搖呼拉圈等運動項目時,你知道自己到底可不可以因為要跟得上潮流而貿然投入嗎?或是到底哪個運動才適合自己?會不會因為錯誤的選擇某些運動,反而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呢?
透過體適能,徹底瞭解自己的體能和耐力
幸好,拜現代科技所賜,現在你可以來一趟「體適能」檢測,仔細了解自己目前的體能狀況,據而進行適合的運動項目,以回復「往日雄風」,不再惋惜「時不我予」。

什麼是「體適能」呢?
顧名思義,就是根據每個人身體的體能狀況,選擇適合其身體能力的運動,以增強體能,改善體質。
如同身體健康檢查一樣,每個人在經過完整的體適能檢測之後,應該每隔三個月定期再檢測自己的體能,才好調整相關的運動項目,徹底讓個人的身心狀況都保持在顛峰狀態。
統一馬武督鄉村俱樂部襄理趙震東表示,「體適能檢測」含括體能的六個方向:(1)型態測定:包括身高、體重、血壓、脈搏、體脂肪等生理徵象與基礎檢測。
(2)肌力測定:注意的是這個人肌肉的力量到底有多強,譬如能舉起幾公斤重的東西。
(3)肌耐力測試:屬於肌肉力量的持久度,像是舉重能舉多久時間。
(4)柔軟度:就像一個人能否柔軟的彎腰一樣,關係到的是他的背筋、腰力、平衡感等。
(5)心肺耐力:舉凡心跳、肺活量等項目都包含在其中。
(6)爆發力:指的是這個人在瞬間的爆發能力到底有多大。
檢測結果出來後,就可以依這個人的居住環境、年齡、性別、職業、平日的運動狀況等基本資料,對照全國體適能平均值(正由體育學院進行全國普查中,現今國內的參考值多半來自體型、生活型態類似的日本),再由電腦來設定適合的運動處方與建議,含括了他在家庭與職場較適合的簡單、和緩運動,以及在運動場上的運動項目。

根據測值,貫徹333運動
趙震東襄理指出,就各類型的運動項目來看,有個很簡單的「333」原則,那就是:每週3次、每次運動30分鐘、讓心跳達130下以上。
舉個例子來說,一個不常運動的人,他的某些肌肉就很可能很少有活動的機會,萬一一下子動到了這部分肌肉,說不定立刻造成某些運動傷害(扭傷、拉傷、肌腱損傷等)。所以,在體適能檢測過後,一旦發現這個人的體能在某部份有所不足的話,就可以利用適合的運動項目來改善體質,譬如要用哪幾種運動搭配組合、每週要運動多少次及多久時間等。
舉例來說,伏地挺身、仰臥起坐這兩個大家最熟悉的運動,就是一種肌肉的局部運動,可以強化一個人的肌力、肌耐力;至於柔軟度不夠的人,比較適合選擇一些輕鬆的體操、舞蹈等;而有氧舞蹈,對於促進個人的基礎代謝有良好的效果,是強化心肺耐力非常好的方法;
籃球、羽球、網球等球類運動,能夠加強個人的瞬間爆發力。
趙震東襄理表示,在檢測「體適能」之前,如果再加上個人的身體健康檢查,更可以協助其明白身體上的種種問題,以及最適合的運動組合,譬如有個人的膝蓋已經受損了,那麼他可能就不適合經常要跳躍的運動(如跳繩),免得沒多久就出現關節裂開、關節炎之類的毛病。
值得欣慰的是,「體適能」並不是像上健身房一樣,需要向苦行僧般地在健身教練的指導下,訓練出腹部六塊肌或是厚背窄臀的健美先生,而是人人有機會在電腦設定的運動處方中,選擇一些既喜歡、又適合且被自己所接受的運動項目,才不至於「三天曬網、兩天打魚」的又回復到過去不動的日子。
而且只要遵照處方持續性的運動,3個月下來,體能勢將大有改善,之後再進行一次的體適能檢測,尋求更進一步的的運動處方,一步一步地改善現代人日漸退化的體能與體質。
雖然說,四十歲的中年人體能,不能和二十歲的年輕小夥子相提並論,但讓體能一直保持在這個年齡層的顛峰狀態,甚或是較身分證年齡少上十歲,是可以做到的,一旦達到又是你的一項雄厚本錢。
「體適能」,就是根據每個人身體的體能狀況,選擇適合其身體能力的運動,以增強體能,改善體質。
如同身體健康檢查一樣,每個人在經過完整的體適能檢測之後,應該每隔三個月定期再檢測自己的體能,才好調整相關的運動項目,徹底讓個人的身心狀況都保持在顛峰狀態。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TML系統崛起台灣覆蓋全球的致勝秘訣 專訪台灣天獅第一位銅獅領

你是痛風危險群嗎?

體驗死亡 深刻反省 重新出發

余光中博士 普妙師父 陳國展教授

追求一個讓自己卓越的機會點

張騰輝:全然改變、全力以赴

吃對了就不胖

陳益芳投入生技十年有成 致力創造健康 產業雙贏

安穩的軍職人員如何挑戰和創造自我

王緒:在直銷,我看到希望!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