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十大名師致勝絕招大公開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湯蕙華
期數 / 第108期

    十大名師致勝絕招大公開


朗讀:


形象創業管理法則─.

打造成功者的形象
「從你穿上衣服的那一剎那,就已決定你的命運。」泉弘企業管理顧問公司

總經理陳麗卿講師如是說。
6年前她在美國攻讀服裝設計學位時,發現許多中國人常被嘲笑,多是穿著談吐不得體的緣故,因此體認到穿衣哲學其實也象徵一個國家的文化,由於一股使命感使然,她毅然決定放棄自創服裝品牌的機會,而選擇設立形象專業公司,

這也是她改變自我命運的實例。
「我可以在10公尺以外觀察別人與客戶的互動,雖然聽不到對方的聲音,卻可從肢體、表情、外表與互動過程,就能看出他們會不會成交。」為什麼只觀察外在形象就能知道成交結果呢?陳麗卿說這就是所謂的「7385」法則,其中7﹪是講話內涵,38﹪是講話口氣、手勢,55﹪是外表儀態。其中將38%的肢體語言加上55﹪的儀態,整個外在形象就佔93﹪,當外在形象完整時,成功機會也高達93%,而且整個外在形象提昇時,內涵也會隨之提昇,連7%的內涵也擁有了,因此可說是百分之百的成功。
陳麗卿曾經有一個客戶雖然熱愛公司產品,卻因不會打扮,常讓人以為「氣色不佳」才要用保健產品。經過她的輔導後,在穿著上配合膚色再輔以配飾,現在整個人穿著變得十分漂亮,走在路上都有人詢問是哪家公司的產品?也因此提高成交機率。
另外,有個學員在辦公室常被當成小妹般使喚做雜事,為了讓自己受肯定
她決定改變外表,結果不但國外大老闆回公司後只跟她說話,還讚美她的打扮非常「SMART」,也從此不再做粗重的雜務。
陳麗卿強調,經濟不景氣時,更需要提昇自己的專業形象,當客戶面對兩個業務員銷售同樣產品時,同樣的實力,客戶會選擇哪一個呢?當然是會挑形象較好的人。所謂「物以類聚」,想與月薪10萬的人接觸就必須有月入十萬的樣子,才容易與之相處;有實力後更需加強外在形象,就能益發提升成功者的形象。

行銷捷徑法則─

以小博大的行銷戰略捷徑
面臨不景氣及台灣加入WTO後,可見的新趨勢是競爭愈加白熱化。盟亞企管顧問公司特聘顧問林志誠表示,因應之道是行銷人的「本質學能」要更好,所謂「本質學能」就是包括表達、談判、心態、形象都要再加強,才能在行銷上不被淘汰。
林志誠建議,身為行銷人,在這種態勢下需要重視的是:1.積極地面對困難:不論什麼難題,只要心態積極就能降低受挫感。2.重新定義商品:就是創新。譬如臺灣鐵路局不再侷限交通事業,也開始銷售觀光紀念品。台鹽銷售的不再只是鹽巴,現在也研發洗髮精或是美容商品。3..新的方式增員:直銷業不能再用舊方式,以打散彈或做陌生開發增員,必須深耕顧客做專業服務。
那麼如何深耕顧客呢?根據目前的時代潮流趨勢有「三化趨勢」,就是全球化、知識化、資訊化。
林志誠強調,在愈趨精緻化的生活型態下可做專業服務,以深耕顧客做延伸,以「專業」、「服務」、「品質」、「熱情」特質來做行銷事業,即是針對原有顧客再做銷售,像中國信託銀行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以刷卡10次送趴趴熊系列商品的活動吸引卡友,等到卡友口耳相傳後,即能再度開發新客戶。
一般銷售人員以為把東西賣好即可,但若懂行銷則層面更廣。行銷是要將東西變得好賣,涉及形象、態度、策略、市場等問題,也是永續經營的關鍵,而銷售卻單單只有賣東西與服務的問題。
所以要成為一個成功的行銷人員,必須多加進修行銷課程。至於要進修怎樣的行銷課程才能夠真正修鍊呢?林志誠認為,行銷課程要精彩易懂,就要配合新鮮生動的案例,讓行銷人「從做中學」,以實務經驗切入就能輕鬆上手,即使是在不景氣的寒冬,仍能賣出一片長紅。




業務戰術法則─

贏得多數的業績突破戰術
在不景氣中,你是否會覺得生意難做?現任美國金克拉國際教育訓練機構首席講師曾國安表示,在不景氣時業績要突破,最好經常做自我分析,將重要的事先做,而時間管理就是第一要務。
曾國安說「企業管理」上常說的20-80法則,將80%的精力時間用於20﹪重要的事,很多人熟知這個原理卻很少運用。比方說我有10個客戶,花時間集中在重要的2個客戶,效果就很好。但有些人10個客戶都想牢牢抓住,所以時間平均分布,結果卻贏得一些沒有績效的客戶,大客戶因不受重視而跑掉。他強調,若要提升業績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1. 提高績效:有些直銷商擔心自己若挑選客戶,就會忽略真正的大老鷹。實
際上,若自己擁有大老鷹的魅力,自然也會吸引老鷹型的下線。要塑造自己是成功的大老鷹,就得多加學習。
曾國安記得10多年前他擔任潛能開發協會理事長期間,有位知名日本潛能開發老師曾緊緊握住他的手說:「投資自己有100倍收入的就是學習」。這10幾年來他一直將這句話奉為圭臬,也因為曾國安不斷學習,所以他始終不受景氣影響,依然天天有人邀他講課。
他認為,學習的成功秘訣是「重覆為學習之母,行動為學習之父」,不斷運用簡單觀念重覆練習,以行動實踐學習成果。當經驗累積越來越多,就越能抓住成功的訣竅。當自己能力超過,目前的職位工作就能做的有效率,也能為更高職位做準備。
2. 增加使命感:當一個業務人員有高績效之後,仍需有使命感才能永續經
營。他認為對生命充滿熱情及對未來抱持希望,就會擁有更多充沛能量。即使別人批評攻訐,仍執著像大黃蜂般,雖然體型笨重,只要永不放棄便能振翅高飛!

溝通談判法則-

業務談判的致勝要訣
東方人說是「商量」,西方人認為是「談判」,不論商量或是談判,都是一種解決衝突的技巧,也是一種思維方式。因此,現代人都應具備說話談判技巧,尤其是業務人員更要懂得善用。享譽國際的談判專家劉必榮認為,「談判是賺對方的心,辯論是贏對方的口」。
業務人員如何善用談判技巧,讓雙方皆大歡喜,又能獲取利益呢?劉必榮表示,有七個要素可以幫助業務人員做好談判前的準備:
一、關係:你喜歡和熟人或陌生人談生意?一般人希望和「有一點黏又有不黏」的人談。因為一般的人際關係思考面向,經常含括著「交情」與「要求」的天秤衡量,又非得與「面子」扯上關係,為避免提出別人認為過重的要求,最好的方法就是簡化交情。
如何簡化,就是公私分明,談判的關係是屬於,「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業務關係;再者可用「讓步養關係」建立你與消費者之間的關係,如以低價、產品贈與等方式建立關係,為日後產品鋪路;或者以分享資訊、研究成果,讓你和顧客在一起長知識而不是賣東西。
二、溝通管道:可分為「聽」與「看」兩種,執行的層面則有面對面、打電話、寫信等,這些方式都需主動、清單和持續不斷的追蹤。
三、利益:了解自己到底要什麼,哪些是MUST,哪些是WANT。一般來講,談判結果有贏、和、輸、破裂等4種,業務員要先了解自己想要的結果。
四、正當性:為何認為自己可以對客戶提出這些要求?相同的理由同樣可運用到客戶身上,當與客戶談判時,為何提出這些要求,原因不外乎需要、先例、(迫使對方就範)能力、期待和證據。
至於如何解決客戶要求?需要則提出別的方式,滿足客戶的需要;先例則以特例說明緣由;權力以製造僵局的方式,讓客戶明瞭你沒有這麼大的能力;期待則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不讓客戶有過高的期待;證據則以提出另一套數據,證明客戶所提的證據是錯誤的。
五、方案:方案是為利益服務,要先具備多種方案。如業務員去談判時不是下命令,不可能一個口令一個動作。
六、承諾:就是何時,明確時間。
七、退路:即是萬一,萬一此次談判行不通時,應該怎麼辦?

人際開拓法則-

人際網路開拓的七大策略
常以「人要偉大,思想要先偉大」這句話自我勉勵的基德福來企業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王時成認為,新世紀個人在人際開拓上,必先在「思想」上自我突破。他以慈濟證嚴上人為例,「上人 手無縛雞之力,身無分文」,卻是力量最大、富有的人,她靠的不是雙手,而是思想願力。
王時成指出,個人思想突破事業才有轉機,想法不能以「直線」思考,而要「跳躍式」靈活運用,「思考在不同環境,如何運用不同的資源」;自我突破是積極的心念與行動,因此首要「設定目標」、「廣結善緣」。
在「廣結善緣」方面,王時成指出,拓展人際關係的七大黃金法則:
1.��「勤」:有時間與耕耘之意。從未聽過懶得與人互動的人,會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更別談擁有寬廣人脈資源;人脈就是錢脈,想成功的人,先要勤於與人建立良好互動關係。
2、「善」:是處處廣結善緣、時時佈施助人。如何做?首先,與人溝通時都要做到「善意解釋」,不做出負面反應;其次,與人往來要能「善解人意」,善於察言觀色,運用同理心與人交往。
3、「廣」:源自納百川而成大海之意,不論什麼行業都應該廣交人脈,
而且要主動與人「造緣」。運用技巧是從廣闊人脈關係中,找出有交集的一群人,將他們與你個人的資源進行交叉整合,從中創造成功機會。

4、「精」:是運用義大利經濟學者帕爾度的80/20重點理論,從100個人際關係當中挑出20%重要有用的部分,進行密集往來發展深度關係,提高人脈經營的效益。
5、「真」:想廣結善緣,你本身必須具備有「真」才實學的本領,還要有一顆「真」誠的心,才能養成個人的人際魅力。
6、「美」:「美言一句三冬暖」、處處讚美別人,「美」就是互相肯定、讚美、鼓舞;人際溝通最忌諱批判毀謗,須知「惡語一言六月寒」,說不好聽的話,人際關係必然蕩然無存。
7、「惠」:拓展人際關係需要成本,「惠」是「略施小惠」與「雙方互惠」,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略施小惠」技巧,如節日卡片、共同進食,給對方多一點等;若是對方主動施惠於你,必須立即回饋對方,運用互惠法則,人際關係必能維持長久。

潛能發揮法則-

創造最高績效的潛能開發法則
成功人生國際企業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吳德淳認為,擁有「正面」想法是,激發個人潛能最好的方式。他說,目前景氣低迷,許多企業面臨縮編、裁員,造成部份民眾失業。如何讓自己東山再起?關鍵就在「想法」,例如失業時,千萬不可有「景氣不好,頭路不好找」的想法,而是要有「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自信認知,再以「窮則變,變則通」方式,將生活「轉變」。
找工作和做任何事一樣,需先「設定目標」,吳德淳說,要以積極的態度和行動,設定自己一個月要有多少收入、何時上班,再去找適合條件的工作,他表示,找工作的「方法」很多,看報、上網和擅用人脈等都可增加機會。
在課堂上總以遊戲方式創造學習環境,而帶動學員實習的吳德淳指出,新世紀個人如何發揮潛能?有下列方法:1. 積極心態:無論大環境的景氣如何,或者是個人遭遇的起伏,擁有主動、
正面的心態,是邁向積極人生的第一步。
2.了解自己:一般人對自己的優缺點總是模模糊糊,明確了解優缺點,日常
中學習強化自我優點、減弱缺點,是發揮個人自我潛能的要點之一。
3強烈信念:在自我內心時常反省,我會成為「

○○」怎樣的人、我會做到


○○」什麼事,給自己強烈的信念,不斷自我提醒。
4有自信心:個人自信心的表現,常展現於對外的人、事、物,因此需以強

烈信念自我強化。

5.良好人際關係:從肯定自己、肯定別人(I am O.K., You are O.K.)做起。
6.規劃藍圖:將人生的目標明確化後,再思考執行的方法。
7.善於利用時間:了解自我目標,就要利用時間努力實踐。
8.懂得自我激勵:將想做的事目標化,一可以用「文書化」的方式,設定實踐目標的時間;二是運用「口語化」的方法,在內心不斷自我宣示,以激勵行動。

積極心態法則-

戰勝逆境的成功者心態
面對困境,一般人常以藉口、責罵人、抱怨和否認做為責任的脫逃,事實上卻無濟於事,實踐家知識管理集團董事長林偉賢指出,面對生命中眾多的不可能,可以運用了解、接納、肯定、喜愛和發展挑戰5個步驟,克服困境。
他以在大四時,因參與過多課外活動而慘遭退學為例。當時他思考為何會遭到退學?不顧學生本業,接收太多副業是因素,探究原因是不專心學習。在了解原因之後,能夠接納、肯定,更能喜愛這個學習課題,也因此成就他日後獲得16張國際講師證書的發展動力。「面對困難,消極的人把它看成是挫折就會逃避;積極的人則視為挑戰而正面迎向。」林偉賢說。
因為心態的不一樣,所得的結果也不同,據統計,全世界有95%的財富,集中在5%的人手中;而95%的人則分攤剩下5%的財富,全世界的人體構造沒什麼不同,唯一的不同點,在於「思考模式和行動投資」,因為思考內容與行動不一樣,所以結果也會改變。
如何培養戰勝逆境的心態?林偉賢認為一般人可運用以下心靈程式:
一、 積極面對所有挑戰:在紙上畫一個9宮格,在最中間的格子上填入「我的挑戰」,其餘8格寫上自我的毛病,一般而言,毛病(缺點)都是一些想要改變而沒有改變的習慣;或是想要培養而沒有養成的能力。
二、 預見負面最大痛苦:如其中之一的毛病是,我是一個經常遲到的人,在另一個9宮格中間一格寫上,我是經常遲到的人,日期寫上3年後的今天,其餘8格寫入可能遇到最壞的情形,可能是被裁員、生不了官、留在原地等。看了這些結果如果你有一點害怕,那麼可進入第3階段。
三、 享受正面最大喜樂:同樣的,在另一個9宮格中,寫上我是一個凡事準時的人,3年後最好的結果可能是,升官、客戶很多、業務皆不完等,如果這是你想要的,就進入第4階段。
四、 立刻行動終身堅持:9宮格的日期寫上今天,為三年後的目標努力,應該要怎麼做?每天做一點,改變指日可待。

用人識人法則─

提高5倍溝通與領導效能識人法
你是屬於擅交際的八爪魚還是乖乖牌的企鵝,是不可一世的老虎、活力十足的海豚亦或是勤勞執著的蜜蜂?
研發這套識人技巧的日月知識公司總經理侯喬騰說,在不景氣中要掌握命運就得先掌握自己,掌握自己之前就得先開發自己,於是有以下問題可思考:
1.了解自己的位置:一個人的想法透過科學化工具更精確,譬如透過電腦測試,可對自己的快樂度、潛力、價值觀重新定位。
2.預測自己未來怎麼走:可請教專業顧問來幫助自己。
3.開發自己:思考現在自己欠缺之處可多充實,譬如覺得學歷不夠則可增加學位。
侯喬騰與歐美行為科學家交流,實地觀察動物行為而推出「心智模式診斷」,他表示透過識人的技巧,可做到個人化、多感官、經驗化、體驗化、國際化、互動式、生活化,只要運用短短3分鐘的問句就可迅速了解自己、別人,他說在不景氣時行銷更要清楚「因人銷售」,不能再像以前只依賴經驗、技巧,這樣做只是使用勞力並沒有付出心力。例如他曾輔導過一個公司,當員工了解自己的才能而更換職務後,不但不畏懼改變反而很開心。而另一家保險公司則是平均業績提高4倍,在產業中的排名更由14名提高到第4名。
侯喬騰說,就像開車必須到駕訓班學開車,要與人交際就必須先學「識人術」,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科技運用法則-

運用數位行銷工具的致富秘笈
從前的直銷人都是靠著一支電話、一張嘴和一雙腿來做生意,現在呢?時代不同了,網際網路及其他科技工具的誕生,已經徹底改變所謂「勤能補拙」的法則。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系教授盧希鵬呼籲直銷人,不能再「愚公移山」了!而應該抬起頭來,思考如何善用工具來移除眼前的障礙,更速便、有效的開拓寬廣的商機。
盧希鵬說,從小他便對愚公產生質疑,疑惑他為何耗費三代的光陰以鏟子挖山,卻不花一點時間來發明其他更適用的工具?「如果當初愚公能更有智慧,花一點時間去思考工具的改變,也許只要一代的付出,便可完成他的宏願。」。盧希鵬認為,「懂得善用科技工具、加上智慧和勤勞」,才是直銷人最聰明的成功法則。
直銷產業當中有個「2080原則」,盧希鵬說,10個客戶中,可能只有2個需要親自做面對面服務;但其他多數的8個,卻可以運用科技工具,DIY(do it yourself)管理和溝通,將更有效率。以網際網路為例,因為具有超越時空、自動化傳遞、自動化複製等功能,還能針對下線或客戶不同的需要,藉由電腦產生大量複製的效果,不管是在時間、成本或效率上都比一張嘴、兩條腿、四個輪子或電話來複製來得更速效有利。
對直銷商而言,網際網路這項劃時代的工具,存在的最大價值不在解決直銷過程中所發生的問題,而在於思考利用這個工具能產生什麼樣的機會?盧希鵬指出,網路工具的應用,有兩個層面,一是「拉」, 像是設置網頁,當下線夥伴或客戶有資訊上的需求時,可以隨時上網察看。一是「推」,像發email,是由經營者主動出擊,進行聯絡、拜訪等工作,只消按enter,即可同時通知客戶群,不但無須影印、節省郵票、時間,更進一步還能將客戶過去的消費資料,利用電腦產生不同的信件,寄給不同的人。網路的其他妙用,還包括:傳真e-fax、call out、手機傳簡訊等功能。
數位工具的形式其實是相當多元的,手機、PDA早已不稀奇,電腦寬頻上網也急速普遍,盧希鵬說,12月18日公開招標第3代3 G手機後,無限寬頻通訊的時代也正式宣告來臨,加上數位電視、數位家電工具即將出現,就算不會電腦的人,也簡單到按按搖控器即可上網。若每一個從事直銷的組織夥伴,都能配備此類科技工具,屆時勢必產生更有利的應用效益;資料平台互通的便利性,將引爆更寬廣

的商機。
想運用數位行銷工具致富嗎?方法很簡單,就如盧希鵬自我激勵的名言:「Just do it!」and「Learnning by doing! 」現在去做就對了!

財富管理法則

全球轟動富爸爸賺錢原理
「高薪不等於致富!」陳三榮以轟動全球的「富爸爸」理財觀,做為個人財富突破的指標,他認為,財富突破的主要觀念,不在於「賺多少錢」,而是「能留下多少錢?」、「留下的錢能再賺多少錢?」。他認為,財富管理相當個人化,每個人應該為自己量身訂做一套理財法則,前題是必須先學會理財方法,當自己懂得正確理財時,便是財富突破的起跑點。
從錄音帶銷售業務、直銷工作、專業講師到創辦「富爸爸國際機構」的陳三榮,談到他個人的財富狀況,從沒錢、到富有、因不懂理財又急轉直下、最後因自我學習與突破而止跌回升,如此親身經歷,遇上「富爸爸」理財觀帶來的震撼,讓他對突破財富困境的秘訣,更加精確而自信。
陳三榮表示,想突破個人財富瓶頸,就別做錢的奴隸,而是讓錢為我們工作。他說,「財富突破」不能只單單冀望理財工具,個人本身的突破更是主導成功的重要關鍵。以行銷人為例,他認為需先做到三方面突破的工夫:
1.��際關係的突破:從事銷售業務,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網絡之後,要讓別人把錢從口袋裡掏出來,就更容易了。
2領導的突破:業務員銷售能力即使再強,如果缺乏領導的藝術,便無法帶人,無法順利拓展組織規模。
3.充實相關知識:遇到困難時,先取得相關的知識,同時請教已成功者的解決之道,將能獲得寶貴的建議。
不管是從「個人」到「財富」層面的突破,陳三榮以「下定決心」、「不斷投資自己」、「選擇環境」及「善用科技工具」四個方法來勉勵大家,他認為,當你面臨問題時,應該回到最初決心的原點,持續不斷的進步;他主張應該去接觸成功人士,從事推銷業務的,就多去請教業務高手,從接觸的對象身上,將反射你未來的命運。
另外,他鼓勵大家,想要在財富上做突破,就不要害怕學習新科技,電腦網路潛藏的無限商機,是有力的致富絕招。他更強調「富爸爸」的觀點,認為投資自己的腦袋永遠有益,以他自己為例,為了克服領導及理財上的障礙,半年他在自己身上投資了300萬元,後來證明,他所獲得的價值遠遠超過3000萬元。
「投資自己,是全世界最具價值的投資。」他如是說。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直銷業2000年總產值成長6.58%

直銷大演化──消費者時代來了!

CEO論壇 2008將是直銷業大有作為的一年

服務不打折,顧客不走人

寓教於樂,結合休閒渡假多功能組合!

學習是人生與事業的驅動程式

提升競爭力,就從開放學習起步

預約成功,做不敗的直銷人!

數位直銷---e化從「電子郵件」開始

直銷數位化──一場無法避免的管理、行銷大革命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