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與領導有約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姚淑儀
期數 / 第100期

    與領導有約


朗讀:

如果在網路搜尋引擎中打上「領導」兩個字,會出現看也看不完的相關話題與報導,事實上,「領導」(Leadership)這兩個字,是一直到近代1990年以後才出現的新興名詞,有關領導的各種現象,也是近30、40年來才被社會學家們研究與討論,這表示領導是一種現代社會產物,因為與過去幾世紀中的社會不同,現代人大多生活在群組中,不論工作、玩樂或者學習事物,而所有的群組都需要一個帶領群體行為與態度,甚至影響工作效能的人,這個人就是領導人物;也有人將他稱之為領袖。

領導人物無所不在
事實上,領導人物或領袖人物,並非字面上所見,那麼的嚴肅且罕見,而是普遍存在我們的周遭,甚至自己的生活經驗中。就拿目前國內最「ㄏㄤ」的娛樂界當紅炸子雞吳宗憲來說,他也可以稱得上是今時的領導人物。
吳宗憲早年在演藝圈並不受到重視,原因是當時的演藝環境,流行的是偶像歌手與明星,如吳宗憲般其貌不揚的外型,無法得到多數觀眾的青睞。由於面臨演藝生涯可能中斷,為了生計,吳宗憲曾經主持牛肉場(脫衣秀)以餬口,後來更走遍全國各大專院校,主持校園演唱會,在主持經驗的不斷累積下,終於成就了今時今日的吳宗憲。
吳宗憲的領導風格,就在主持校園演唱會中形成;直到現在,即使如吳輩般的表演方式,仍然受到許多質疑,但是,支持吳宗憲的閱聽人絕大多數仍是學生群眾。吳宗憲知道他的一言一行對年輕學子有極大的影響力,但是目前看來,這位足以撼動新聞內容與標題的人物,卻不敢擅自運用這股力量,他曾表示:「雖然我和政治人物一樣,可以運用個人言論影響大眾,但不一樣的是,我現有的一切都是觀眾給的,沒有了觀眾,就沒有我。」
領導人物最怕的就是「權力的傲慢」,就這點而言,吳宗憲對於領導背後所帶來的威權運用,顯然比國內許多政界人物還要高明許多。

以身作則成就團隊目標
再把眼光移到國外。已然退休的NBA籃球賽公牛隊主將麥克喬丹(Michael Jorden),可以說是近10年來運動界的奇葩,多少運動周邊產品、電影、廣告均因麥克而生,而喬丹的成功故事,也成為近年來最引人矚目的勵志作品。也許你會好奇,如麥克喬丹般的球場風雲人物,每場球賽都可拿下該球隊2/3以上的得分數,如此傲人的成績,他還需要與其他隊友合作嗎?
當然需要,而這也是籃球比賽的魅力,它必須靠著團隊無間的合作,才能成就一個共同期待的完美結果,英雄人物是無法在籃賽中獨自出頭的。麥克喬丹當然深諳這個道理,所以他非常懂得運用其獨特的領導能力,來帶領球隊邁向高分。喬丹曾在他的書中表示,他的領導方式沒有別的,就是身體力行與苦幹實幹。
「To set a standard」(以身作則)就是麥克喬丹的領導風格。許多人都只看到喬丹驚人的球技球、場上的表現以及豐厚的收入,但是,喬丹卻時常帶傷上陣,以他的成就大可不必如此賣命,這樣的舉動都是為了四個字-以身作則。無怪乎人說要瞭解團隊合作與領導的真義,就去運動球場上走走,而麥克喬丹則可說是把領導二字發揮得最淋漓盡致的運動球員。

廣納人才,唯才是用
從歷史上來看領導人物,可以說信手拾來就一大堆,似乎過去的環境中較容易造就領袖人物,即使從現在來看,過去歷史上的領袖人物,有許多都是備受爭議的人物,但是,在過去的時空下,卻仍然成就了一個能夠領導當時社會環境的領袖,他們的爭議,事實上,並無損於他們的領導才華與成就。
如:被時人視為一代奸雄的三國曹操,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多是貶過於褒,但是曹操知人善任、唯才是舉的領導風格,也成就了歷史上對他的另面評價。曹操曾在建安十五年專門下了一道「求賢令」,明確的提出了唯才是舉的用人方針,因為他認為,自古以來的君王,沒有一個不是因為得到賢才才能得天下的,而賢才往往不出里巷,可見這些賢才都是當政者走遍里巷求訪以得,所以他不但頒發求賢令,又下了「舉賢勿拘品行令」,強調只要是人才即使有缺點又何妨的觀點。
女皇帝武則天也是歷史上備受爭議的人物,傳說她在晚年唐高宗過世之後,身邊進了許多男寵,但是她從來沒有把男寵與大臣等同視之,光這一點就讓許多歷史上的皇帝人物汗顏了。事實上,武則天納諫知人的專才,歷代君主沒有幾位可以和她相比,所以為政其間,文、武大臣、安內攘外、各盡所能,可以說是繼真觀之治後的開元盛世。
廣泛接納人才,這一點就連秦始皇也不例外。領導人物如果不能是用唯才,組織的運作必然會在缺乏人才的情形下發生問題;為了達到組織的整體利益,廣開吸納人才的大門,是古今中外領導人物不變的領導方針;而吸納人才不能以善惡的標準來評價一個人的價值,而要懂得發掘人才所具備的寶貴能力。

精神領袖可撼動天地
再來看看國外的古人是怎麼發揮領導才幹的。現在在民主國家中,絕食抗議、遊行抗議都已是稀鬆平常的事,在過去,尤其是在非民主國家中,領導抗議的領袖人物,如果不死就有成為英雄的可能,但是機會非常的小。
絕食抗議的始祖非甘地莫屬,他曾因為領導印度人民對抗統治國家-英國,而發起了舉世聞名的「不合作主義」(satyagraha),並不斷運用個人的絕食抗議,來作為不合作運動的手段,爾後,更為了推翻印度的階級不平等種族主義而奮鬥。
甘地的所作所為,從不為個人著想,而是以群體的利益為出發,他的捨身與親身實踐,成為一種帶領群眾的領導力量,使得群眾不自覺的心悅臣服,與一般領導人物所採用的紀律與命令式的威權領導大不相同。於是,當英國終於無條件將政權交還印度人後,印度人在甘地的帶領下,才能夠在沒有流血的情況下重獲自由。
無可置疑,精神領袖是許多領導人物所追求的,但能夠做到的,多是運用宗教達到統合組織力量的宗教領袖,大時代下往往成就時代領袖,而他們所塑造的領袖風範,也成為現今社會中,領導人物自我期許的力量。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把握2007

年輕人 直銷寶貝篇

找出移動力新元素 Neways日本第二

越南政府決心抓住全球化的黃金時期

第五屆亞太直銷論壇

出奇致勝─引爆21世紀直銷經營新思維

開發993萬台灣苦悶族

寓教於樂,結合休閒渡假多功能組合!

橋樑角色篇

周冬心:用家的模式、付費制度 RUN 中心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