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危機!危機!危機!妙手成轉機?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51期

    危機!危機!危機!妙手成轉機?


朗讀:

危機!乍看這兩字,莫不令人觸目驚心,危機事件、危機意識、危機管理,也成為企業組織內人人自危的迷思,因為,對於大多數的管理階層或組織團隊而言,如何處理危機事件,境培養平日的危機意識、未雨綢繆地做好危機管理的動作,也許仍是迷惘一片。
在談及危機管理之前,首先必須對危機二字,有正確的認知。所謂危機,意指某事件的發生將損及企業的商譽、營運,甚而品牌的忠誠度,而將危及企業之整體形象,或傷害企業市場營收等之事件;進一步地說,當這些危機將損及企業的發展時,就堪稱為危機事件;至於危機管理,便是將危機事件化為轉機,且不損傷企業的商譽甚而市場的營收。

成立後勤支援系統
了解危機、危機事件暨危機管理之後,現在即可規劃出危機管理的後勤支援系統,暨平日的準備動作,以因應萬一發生的危機事況。
1.成立危機管理小組:小組的成員必須包括各獨立部門可負責任的主管、與相關的專業人員(如律師、醫師、公關人員、文宣企劃等),並由小組成員推派主導政策的Key-Man,以做為危機管理小組的最高仲裁者。
2.設立發言人:發言人應是常設的窗口,亦即他是唯一可以公開對外發言、代表企業團隊聲音,並可面對消費者、媒體之「公開」人物。發言人的位階宜高,但企業的領導者卻不宜擔當窗口的角色,除了企業領導者有其專業形象,需與媒體保持適度距離之外,更在遇有事故時,發言人與領導者各居恰當的角色,一前一後不僅互補,且有轉寰的餘地,更有助於事件的處理。
3.明定企業的政策:建議由危機管理小組共同協商訂定危機管理手冊,小組成員必須嫻熟、演練各類危機事況其標準化的處理原則,換言之,若有狀況即能快速反應(包括發言人、領導者可能休假、出國開會而群龍無首等等),不致於延誤最佳的處理時機。危機策略與危機管理手冊,是危機管理成員手中的兩大法寶。
4.常態與定期性的溝通活動:以直銷公司而言,定期的記者會、產品發表會、媒體午餐會,與系統領導者的經營會議(或是各種具有價值、意義的會議),都應善加利用。與媒體溝通的記者會除了主動與傳播媒介建立正確的溝通方式之外,更進一步讓傳媒得知,若要尋求真確的資訊,必須透過的正常的管道,如此方不會因小事而「以訛傳訛」;而與系統領導者之互動溝通,則在於隨時隨地均可無誤地傳達公司的立場,並了解廣大市場的回應,隨時調整應修訂的規範,以更進一步增強企業體的應變能力。

應急動作不可不備
不過,當有危機發生時,若平時的準備不周,常會發生緩不濟急的窘況,也有可能是所發生的事件,並不在危機小組的計慮之內,唯小組成員仍須當機立斷地做出反應,這個時刻請熟記下列幾個處理要則:
1.承認應承認的事實(或是錯誤):已經發生的事實不應規避,事實上也不能規避,因此若是既成的事實切不可否認,若有錯誤也應勇於承擔。如果大家不健忘的話,喜美泡水車事件就是在企業坦承的確為泡水車並全數回收之後,才免於商譽毀於一旦的危機。坦承事實不僅表達企業的勇氣,更能令廣大的消費者信賴企業負責任的態度,有時,反而激勵消費者對品牌的信賴感。
2.開誠佈公與主動告知:在資訊社會,只要是公開的產業活動,就不可能是靜悄悄無聲無息的,有些事況即令不告知,也會產生餘波盪漾的周邊效應,反倒增加誤導的可能。
為了建立企業於傳媒的信賴度,以及給予千真萬確的資訊,國外諸多大企業,往往主動將資訊告知媒體,例如年前美國某玩具公司全數回收其'95年所製造的迷你玩具車,因為該公司發現這些玩具車的輪子容易讓兒童誤食而造成窒息,這組玩具車曾造成兒童6起窒息事件,當公司得知前述案例,隨即全數回收並主動向媒體發佈消息(6起兒童窒息並未造成事端,在於兒童未受到傷害,因此媒體並不知情)此舉除表示業者負責任的態度之外,開誠公佈的處理原則,更能攫獲媒體的信賴,反激勵其實事求是,不做擴大事故的報導。
3.文件資料的齊備,可隨時提供於社會大眾:所有的文件資料包括;媒體資料袋、新聞稿、相片、公司簡介、領導團隊介紹等,這些文件可於必要之時全數公開,以提振社會大眾對公司的向心力,進而幫助社會大眾暨媒體不致誤判。這對於危機事件的處理有著隱藏的助力,因為齊備的文件與龐大(或整齊)的企業團隊,將使消費者相信,企業組織擁有化解危機的能力。
4.具有隨時召開臨時記者會的能力:假使不幸發生事況,企業體系若無常態搭配的公關公司,那麼,更需具備召開臨時記者會的能力。危機小組成員可透過公開與正確告知的管道發佈消息,說明公司的處理方式,此舉不唯可以消除雜音,記者會中也同時規範了消息內容,危機小組成員當然容易掌控整體的狀況。
5.命中打擊點,轉移輿論壓力:有時,事件的發生常因處理不當而模糊了焦點,例如,某直銷商販售商品予某消費者,這名消費者或因使用不當、或其身體原本就是過敏體質等等因素,而產生不適用的狀況,如果直銷商或公司處理不佳,不幸衍生訴訟事件,這對公司的商譽當然有負面的影響。
此刻危機小組成員須真確地了解發生事況的原因,必須將危機的焦點自產品轉移到銷售不當、或使用不當、或消費者原有的過敏體質等等;此舉並非規避責任,而是命中核心,抓出真正的問題,除了不讓優良的產品遭無妄之災外,更是負責任地向社會大眾釋疑,進而得到消費者的支持。
當然,如前所言,若有錯誤必須勇於承擔,這仍是不二法則,此處提及所謂的命中打擊點,則在於瞄準靶心,找出事件的癥結,這個舉措旨在於將傷害減輕到最小。

建立正確危機處理動作
培養危機意識,及了解簡要的危機處理方式,其最終的目的仍在於備而不明,並以其敏銳的判斷能力來判知「某」事件若處理不當,反而會演變成危機。消費者若對產品有不適用的反應,如能快速且正確地處理(例如退貨並退費等等),這當不致於演變成擴大的事件,但若延誤了處理時效或不小心給予疏失的指令,那麼,這可能就會擴大為危機事件了!
由於直銷產業其獨特的業態結構,使得直銷公司並不能完全掌控直銷商於銷售動作時所做的承諾,而往往有鞭長莫及之歎。建議直銷公司務必設立常態性的客戶服務中心,提供細慎、周觀的服務,且若有無法於電話中處理的事況,必須快速反應至危機小組成員,方能給予真確的判知與回應。
切記,千萬別讓一線的銷售人員(如直銷商)或外圍的工作同仁(如客戶服務中心的成員)代替領導階層做出不當的承諾,反倒應訓練他們了解何時「應」適時的處理、何時「應」快速反應,如此危機小組成員才能疏而不漏地掌管全局。
直銷產業數年來快速竄起,直銷產品、直銷商的觸角無遠弗屆,雖然正派經營的業者與直銷商兢兢業業,難免有掛一漏萬之處,年前直銷公司幾起的事件,除了可茲業者與直銷商警惕之外,正確的危機管理動作,也成為業者甚或直銷商應具備的能力了。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迎接學習革命時代,打造全新直銷版圖

直銷事業永續經營的三要素

直銷界入門招數

直銷必勝的創新思維

競爭力大賽,策略掛帥

新直銷通路─人員直銷之死?

邁向成功的標準流程

革命實踐研究院舉辦「第一期直銷業工作研討會」

突破直銷─經營的十大迷思

人際管理---笑話下的玄機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