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台灣最流行的肝病---脂肪肝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廖彩雲
期數 / 第107期

    台灣最流行的肝病---脂肪肝


朗讀:

台灣民眾平均罹患脂肪肝的比率高達21~25%,探究原因,多為「肥胖」,它並沒有特別的藥物可以醫治,需從個人日常生活中著手改善,但若未經治療,日後將引發動脈硬化、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
「春出;夏好;秋惡;冬平」,在中醫傳統觀念裏,肝在四季中最忌秋天,許多有關「肝」的疾病,常在秋季引發,保肝變成這個季節首要的保健要項。據衛生署桃園醫院消化系內科主治醫師蕭敦仁指出,在眾多有關肝的疾病中,脂肪肝是台灣最盛行的肝病,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遠高於B型肝炎的15~20%和C型肝炎的2~4%。

最流行的現代文明病之一
實和診所腸胃肝膽科主任陳俊峰表示,肝具有合成、儲存、分泌、解毒、防禦和造血的功能,也是人體中重要的消化代謝器官之一,對於脂肪的消化、吸收、轉化,肝臟扮演重要角色,並且也能維護脂肪保持平衡。脂肪肝俗稱「肝包油」,病理上叫做「肝細胞的脂肪變性」,意味肝臟細胞內有過多的脂質蓄積,使得整個肝臟內的脂肪含量超過正常指數。
正常肝臟的脂肪含量,約佔整個肝臟重量的4~7%,這些脂肪的成分包括有中性脂肪的三甘酸油脂、卵磷脂和少量的膽固醇;但在肝臟異常下,脂肪含量增加,當脂肪含量超過肝臟重量的10%以上,即稱為脂肪肝,超過10~25%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50%為重度脂肪肝。
台灣因為豐衣足食,脂肪肝大部分的成因是「肥胖」、「營養過剩」和「酗酒」,但仍有許多原因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糖尿病、飢餓、藥物、中毒、懷孕、內分泌疾病,甚至是惡性營養不良、小腸改道手術和腸胃道疾病等都可能引起肝臟脂肪病變。
但要真正追訴脂肪肝成因,目前醫學上尚未有完整答案,只知肝臟對脂肪的代謝出現問題,與高胰島素血症有關,以至讓在肝臟堆積的脂肪轉化成「自由基」(free radicals)而傷害肝細胞,引發肝臟發炎,造成肝功能異常。
由此可見,脂肪肝病不是單一原因引起的疾病,罹患脂肪肝的病人,大都沒什麼感覺,肝功能也正常,然拜現代醫學技術進步之賜,運用腹部超音波檢查,既方便又準確,準確率達95%以上。

飲食控制是最好預防方法
脂肪肝通常是良性病變,台灣的成年人中約有1/3的脂肪肝患者,是因為高血脂引起,少部分是因為酗酒引發。因此治療脂肪肝並沒有特別的藥物,而是要從日常生活中除去形成脂肪肝的原因,如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減少攝取高脂肪食物、戒菸酒、減肥、控制糖尿病、不亂服成藥,適當攝取蛋白質食物、適量的維生素A、B、C和K等,就可預防脂肪肝出現,也可減少脂肪肝的程度。
陳俊峰說,罹患脂肪肝的民眾除了要注意飲食控制外,還要多做些「有效運動」,也就是做的運動要能有效燃燒脂肪,運動時間須持續15~20分鐘,每週3~5次,而且要達到最高心跳脈搏數目,如舒展體操、走路運動,都是有助於脂肪肝患者的運動項目,因為舒展體操可以長肌肉,而走路有助脂肪燃燒。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關節因應原料特集

保健食品“納豆”在日本紅極一時

別讓手腳洩漏年齡的秘密!

抗老化、提升免疫力,不生病的利器──負氫離子保健產品

能抑制軟骨老化,葡萄糖胺潛在需求擴大

吃油健康法

愛眼不要礙眼,眼睛常見疾病與養護之道---近視族矯正視力有一套

消費動向 持續成長的保健食品廣告

台灣健康產業市場

「痛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