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上帝的決定,基因改造食品知多少?
分類 / 直銷人物
作者 / 張曉晰
期數 / 第95期
改變上帝的決定,基因改造食品知多少?
朗讀:
都是基因改造食品嗎?食用基因改造的食物,將對身體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些
與你生活息息相關問題,你了解多少?
內文: 不久前,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針對國內食品做了一次基因改造成份的檢驗,
送檢的食品包括豆腐、豆漿、洋芋片及玉米罐頭等共16個樣本,並協同香
港綠色和平組織委託一家獨力檢驗室「香港DNA晶片實驗室」進行檢驗工作。
結果發現,其中只有5家業者的食品,沒有基因改造的成份。
這項檢驗結果,證實了基因食品已經入侵台灣,特別是豆類製品,不
管是知名品牌、或是市面零售自製的產品,幾乎無一倖免。
何謂「基因改造食物」
所有的生物,從人類到花草,都是由細胞所組成,細胞中的DNA排列組
合成基因;每一個基因都控制著一種特徵,同時也彼此交互影響;這樣的機制
構成每個生物的獨特性,所以即使是雙胞胎,也不可能完全一模一樣!
而基因改造食物(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簡稱GMF),是透過生化過
程,把某一種生物的特定基因取出,再把它植入細菌基因作大量培植,然後透
過病毒或細菌對動植物的感染,把這些特定基因植入動植物的細胞中,改變原
有生物的基因,這整個過程稱為「基因轉殖」。這種轉殖過程,打破了自然界原
有的定律,突破近親品種、動植物間的限制,可以隨意把所需的基因選出,植入
其他生物體內,就可把所需的特徵遺傳至下個世代。
對改造基因食品的疑慮
從九O年代開始,生物科技已經將基因轉殖技術,應用在生產食物方面;
全球第一種基因改造食品-Flavr Savrtm 蕃茄,早在1994年就已經在美國市
場上銷售。所以,人類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吃了至少6年的基因改造食物。目
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基因改造產品,以大豆、玉米、棉花、馬鈴薯及蕃茄為主。
改造食物基因的目的,不外是延長儲存期、減少除蟲劑的使用、控制雜草、改善品質及對抗自然災害如乾旱、蟲災等。然而因為基因改造食物所採用的方
式,儼然與自然界原有的定律相反,因此引起不少人士的疑慮。除了特定宗教
者,對於動物基因植入植物基因中,產生食用的困擾外,不少環保人士還認為基
因改造生物,極可能擾亂生態平衡;也可能會導致農作物出現人類無法控制的「
超級害蟲」或「超級病菌」,引起生態浩劫。更多人對於把從不雜交的動、植物
的基因轉移,是否會造成地球物種的大改變,也存在很深的恐懼!如同消基會名
譽董事長邱清華所提出的看法:基因食品對人類的影響研究是近幾年的事,尚無
長期研發的結果作依據;短期內看似無影響,但就長遠來看,好壞尚未知曉。
基因玉米可能是殺死帝王蝶的兇手
基因改造食物對生態及人類影響的研究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其中,在1999
年5月美國自然期刊所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發現帝王蝴蝶的幼蟲,在食用這些
基因玉米的花粉後,死亡率提高7倍。同樣的研究結果,也出現在今年7月的
美國國家科學會期刊。
基因改造食品所發生的問題還不止於此,紐西蘭的鮭魚養殖公司所從事的
大鱗大麻哈魚(世界上最大的鮭魚)變種培育計劃,因為在培育過程中,鮭魚
長出畸形的頭,並出現其他異常症狀而中止。而德國耶拿大學的一名教授亦研
究發現,被用來改造油菜的基因,已經移轉至蜜蜂腸內的細菌及酵母菌中。這
項結果發現,經過改造的基因,可能會經由攝食該食物而轉移作用;雖然無法
證實此一細菌是否也存在人體腸道中,但這項結果,引發人類對基因轉殖的疑
懼,更成為環保人士大力反對基因食品的有力佐證。
基因改造3倍β胡蘿蔔素的蕃茄
然而支持基因改造這項新造科技的仍大有人在,其中也不乏成功案例。
根據「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生物科技期刊的報導,倫敦大學的科學
家布萊姆力,利用採自細菌的基因注入蕃茄中,使複合性植物元素轉換成蕃茄
素,使得此種基因改良的「新世紀蕃茄」蘊含比普通蕃茄多3.5倍的β胡蘿蔔
素。
由於胡蘿蔔素被身體吸收後會轉化成維他命A,能有效防止冠狀動脈疾病、
癌症與視網膜剝離,因此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預測,如果兒童能夠多攝取一點
維他命A,或許可以降低1至4歲兒童,一年平均100~200萬名死亡的驚人數
字。此外,基因改造也幫助不少苦於蟲害、乾旱的地區,免於飢荒的恐懼,中
國大陸就是一個重要的例子,從地方各省及中央政府都支持基因工程的研究,
可得知許多基因改造的擁護者認為,基因改造食物,可能是開發中國家確保食
物不虞匱乏的唯一辦法,特別是人口數居全球一半比上的亞洲。
建立「標籤制度」保障消費者權益
目前基因改造食物的主要產地以美國、阿根廷及加拿大為主,中國大陸則
正迎頭趕上;據統計,1999年,全球種植基因改造食物的土地面積已超過3990
萬公頃。
因為基因改造食物仍存在許多不確定的因素,連科學界本身也爭論不休,
所以,目前尚無一套國際認可、完整的標準,但許多國家仍傾向保障消費者的
「知情權」及「選擇權」,因而制定「標籤法」,規定含有基因改造成份的食物均
須附有標籤。
目前已有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等17個歐洲國家已完成立法;而日本
、新加坡、韓國等國也即將推行。唯台灣目前尚沒有明確的動作,更由於台灣
過去並未針對食物原料來源的規範辦法,有很多業者要追蹤基因來源時都不知道
出處,因此,有專家建議加拿大的一套IP制度,從農品買種子開始到銷售都簽
約保證,以利基因來源的查證,進行品質控管,可以引進台灣使用。
建立一套完整的基因改造食品標籤制度,是目前急需做的事,消費者本身
也要多注意,以免淪為實驗品尚不自知。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