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直銷業每天進帳一億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趙凡誼
期數 / 第112期

    直銷業每天進帳一億


朗讀:

談到創業選擇,若說直銷業有什麼勝出之處?那麼,整體市場表現,可說是相當重要的關鍵。直銷產業在台灣,雖還屬小眾產業,但在經濟震盪、景氣低迷的年頭,傳統產業營業額隨波動下拉之際,直銷業卻表現出極佳的抗跌性,創造每天1億多元的產值,而且持續小幅成長中。
根據公平交易委員會2000年直銷事業經營概況調查報告顯示,2000年直銷業整體創造出380.86億元的年營業額,等同於每天創造1億多元的產值,比1999年357.34億元增加23.52億元,成長幅度約6%。在加入比率上,2000年台灣地區加入直銷率為12.76%,平均每百人中就有將近13人曾參加。

數字會說話,直銷業邁入穩定期
當然,在經濟混亂重整階段中,劣者淘汰的定律,也反應在直銷業中。調查顯示,2000年實際營運家數已由209家衰退至191家,也就是說當年所創造的產值,是由這191家所締造,不因家數減少而降低整體營業額,所以說,家數的多寡並非與產值成正比。中華民國直銷協會理事長劉明雄就認為,目前國內直銷業已出現大者恆大的現象,穩定營運的公司,業績持續增加,便帶動起整體產值表現,這也提供給有意從事直銷工作的人士,極明確的選擇標的。
2002年,直銷市場的表現又如何呢?就「直銷世紀雜誌」在今年1月針對50家直銷公司的高階經理人所做的「2002年直銷經營趨勢大預測」問卷調查顯示,各公司經理人對今年的營業額表現街持樂觀看法,多數人預測成長幅度在10%以內,劉明雄更預估整體產值也將與89年一般,呈現6%的小幅成長。
目前一般的傳統就業市場,人浮於事、一職難求,甚至大學畢業生都創下高達15.92%的失業率,這般窘境,恐怕是短期內無法改變的事實。而直銷業進入無門檻、成功無階級的特性,給了每個人均等的機會,在失業浪潮中,吸引了許多失業者和失意者投效其中,職場專家看待此效應,多予正面的肯定,認為從事直銷業,是開創個人職涯的一項新契機。如台北市勞工局就業服務中心主任郭吉一就曾提出,由公立機構開辦直銷訓練研習營的構想,藉此可輔導弱勢族群進入直銷市場,並提供給失業者重返職場的就業通路。
再來看看中時人力萬象網近日所做的「2001年各職務類別全年工作機會分月比對分析資料」調查發現,業務銷售類是2001年榮景最好的業類,其次是人事總務類,其餘多半呈現下滑趨勢。再對照公平會的調查,1999年底約有352萬1千人次加入直銷行列,2000年底則有355萬人次,1年2萬9千人次的增加率,由此可看出,直銷業的整體表現,愈來愈能獲得就業人口的認同,在失業率居高不下的今天,擁有持續加碼的優勢。
對於常有人認為直銷業的銷售方式將達飽和的說法,劉明雄認為,直銷業販售的物品多為日常用品,屬於跨業界的競爭格局,除非消費者已認定某個達到顛峰的品牌形象,否則直銷業者便有可耕耘的市場空間。
雖然,直銷業進入台灣之初,風風雨雨事件不斷,連帶合法的公司也被牽連誤解,而今社會觀點已不同以往,在公平會於1992年訂定「直銷管理辦法」及直銷協會與各家公司簽訂的「商德約法」後,不但保障了消費者及合法直銷業者,更導正了社會公聽,加上業者不斷的開拓國內據點和海外市場,直銷業當前與未來的整體市場產值,勢必將有更值得令人期待的前景。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退休潮 失業潮 貸款潮

解構五大直銷企業拿牌神通

感動消費者的客服是留人最佳的投資

智慧讓生命重新定位

領導時代新趨勢、放眼全球大未來

學生做直銷專題報導之業者篇

許自己一個成功的未來

新競爭優勢──教育訓練系統

數位直銷---e化從「電子郵件」開始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