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直銷三新招
分類 / 世界直銷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20期
美國直銷三新招
朗讀:
美國「成功」雜誌(Success)經其1992年二月號中大膽預告:厭倦束縛又恐懼失業的上班族,將會在餘下的九十年代裡,大量地逃出豪華的辦公大樓,「奔」向「直銷」的懷抱之後,又有驚人之舉。
今年四月號的美國「上線」雜誌(Upline)洞燭先機,預先提出:將「終結發行」付諸行動的呼籲。
為什麼?究竟是什麼內容能有這麼大的魔力?讓上線越俎代庖的廣為宣傳呢?上線的總編輯佛格(John Milton Fogg)說:「終結發行很簡單,只有三個步驟:
1.趕快跑出家門,奔向每一個報攤,買下所有的五月號「成功雜誌」。
2.告訴你的上、下線,要他(她)們也都跟你這樣做。目的在於:讓五月號成功雜誌銷售一空。
3.要求所有你的重要幹部們也都這樣要求他(她)們的上、下線一起都這樣做。
為什麼?在這一本雜誌裡究竟有什麼內容?能夠讓大家都獲益匪淺呢?
佛格認為:幫助成功雜誌成功,就是幫助成功雜誌讓我們成功。一切,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在台灣,何嘗不是如此?唯有前驅的產業雜誌,才能引導直銷業越走越坦順。
直銷已成大趨勢,不少世界級的大公司,譬如:Applied Electronics、Service master、Yamanouchi等企業都已經悄悄的湧入了直銷的行列中。包括佛格在內的幾位專家認為:像直銷的行銷方式,是把高品質的產品分銷出去的最有效率的銷售方式。特別是在今日的美國─人人都追求方便與時間彈性的時代。
這些大公司,若不是買下其它直銷公司,便是開始在公司內部籌組直銷的部門。雖然進展很慢,聲音很小,但是,生意卻是大不相同囉!
不要小看自己這個行業,它,前進看好,行情正大漲呢!只是,任何行銷方式,被拒絕總是難免,該如何「破冰」呢?我們提供您若干行銷妙招,希望能幫助你悟出自己的「破冰術」。
1.作秀讓人印象深刻
人稱「抗冰」大王恰克.皮歐拉(Chuck Piola)他就認為自己不僅是直銷商,更是一個「作秀的人」。譬如,萬聖節前後,他會戴著塑膠製的青面獠牙到處幌,加深別人對他的印象。又如某家大醫院的院長幾個月來都避不見面,為了推薦產品,他坐著輪椅在醫院出現,他的另一個夥伴若無其事的推著他,不顧醫院其他人員的攔阻,直闖院長辦公室。
皮歐拉個人則最喜歡「耶誕老公公」情節,通常他在耶誕節期間穿著「耶誕老人裝」,可以暢通無阻的見到每個人,成功率更高達75%。這些應節應景的道具,有助於鬆弛目標對象的防禦感,較不致於造成雙方的對峙。
在行銷手法中,盛傳著一樁無法證實的故事。提起新聞媒體CNN美國有線新聞網的大老闆泰德透納(Ted Turner),可說是人盡皆知。但是泰德早期還不具今日般能夠呼風喚雨,為了說服可口可樂的高階主管在該台作廣告,可說是竭盡一切。只是當可口可樂的人員問到該台其它廣告廠商與預算時,泰德手中資料相當少,而且在該台作廣告的廠商名氣也並不大,當時的場面尷尬極了。
突然,泰德脫光了自己的衣服,全身赤裸的向全場可口可樂公司的人員說:「若你們不在本台作廣告,在這個市場上,貴公司可說是赤裸裸的。」事後,人人都公推泰德是全球使命感最強烈的行銷人員。
如何出奇制勝,一舉而攫獲現象參與者的注意力,使現場所有的人不得不「暫時停止呼吸」,倒值得推敲。當然,並非每個客戶都喜歡這樣荒謬絕倫的作秀手法。
2.訓練你面對問題
儘管「小白球」在各地製造話題,導致爭議紛起、風波不斷。「打高爾夫球」運動,仍隨著國內各地球場的開發而漫起一陣熱潮。除了象徵身分、地位的尊貴、崇高、是否影響環境保護、與球場的合法性等試題之外,您一定還不曉得「打高爾夫球」竟可以用來作為激勵個人成就的課程吧!
美國加州的培瑞(J. Mitchell Perry)先生所獨創的「三日高爾夫球訓練課程」之目標即在幫助參加學員讓自己的表現可以成指數性的躍昇。
為什麼選擇高爾夫球呢?身為心理衛生教育與訓練專家的培瑞先生指出:
1.打高爾夫球不需要運動員的體魄與技能,每個人都可以嚐試。
2.不需要和別人一較高下,真正面對的競爭對手是自己。
這個為期三天的訓練課程通常在鄰近海洋的渡假中心舉行,收費每人1500美元。參加人數每期以15至20人為限,無論是打高爾夫的高手或新人,活動以參加者針對自己寫下一份清單來揭開序幕。
在第一天的心靈/體魄熱身活動中,參加學員探索:人類如何才能言行一致。次日於更多的課堂指導之外,學員們可以在高爾夫球場上一展身手。打高爾夫球也不要去浪費精神研究過去表現如何,一個人真正值得專注的是:集中心血,揮好這一桿。
第二天課程的主題是RVOC(Ritualize, Visualize, Optimize, Copitalize)儀式化、形象化、樂觀化與利用。在揮桿之前,先想一想究竟希望把球打到那裡去?這就是儀式化與形象化的應用。作生意的原則和打高爾夫球的精神一致,反覆練習是邁向成功的不二法門。
即使是揮桿高手,也難免會有馬失前蹄的時候。這個時候,培瑞引薦了「決定性的顧問」顧念──每回正當自己試著要通過障礙好好的揮一桿的時候,一個嘮叨的聲音就會在耳邊響起:不要把球打進水裡。不要又打壞了。雖然你不能驅逐這個「決定性的顧問」,但是卻可以培瑞的另一妙招來化解僵局。NLD(Notice)注意自己所在作的事;(Learn)學習應該如何改進;並且觀察究竟(Different)不同的方法如何影響結果。
這套訓練教會了許多人;在面對問題時,不再忙著推卸責任的找藉口,而改為積極的尋求解決之道。
3.後勤服務創造更好業績
任教於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的拉福吉(Buddy La Forge)教授與三位同校其他教授共同研究一百四十個直銷組織之後發現:若以業績成長比率,獲利多寡與客戶滿意程度為標準來考量的話,較引人注目的成功直銷組織有以下的共同特徵。
1.超越佣金制度。有其他非金錢之獎勵的佣金制度。
2.訓練。直銷領袖與公司密切配合,大幅度地減低了直銷新兵投入時所需的成本。
3.節省資源。先把要推薦時,最適宜的前往拜訪次數預估出來,再刪減、調整,以提高效率。
4.服務。細心而綿長的服務,可以維繫人際網路。
拉福吉教授指出,能在後勤服務業務上著力較多的公司,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能創造更高的業績。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