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內在的小孩找回來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郭錫燦
期數 / 第189期
把內在的小孩找回來
朗讀:
說好了不哭,小兒子的眼淚還是像珍珠一樣一顆一顆往下滑落,卻又堅強的舉起手說再見,有如生離死別的悲涼畫面,令人牽腸掛肚的感傷元素,這一幕在幼稚園的教室門口上演,小兒子初上幼稚園的第三天。
愛的能量越強,恐懼就越少
這幾天,有些機會帶他上學,遠遠望著他的身影,背著小書包走進吵雜的教室,他的表情總是略帶著一股嚴肅,面對陌生的環境,總是特別的小心。
他的個性就是小心,前陣子大兒子騎腳踏車載他,小腳一不小心就滑進了後輪,撕了一大層皮,挖去一小塊肉,那一段時間,他特別保護他的小腳,整整一個星期,坐在沙發不肯下來;平常家人出門忘了帶東西,也是他在提醒,有一次我走出家門要去上班,他慌張的追了過來,手上拿著我的手機。
望著他小小的背影,靜靜的坐在教室裡頭,有條有理的整理餐盒、水壺……,回想起他這個小生命,在懷胎時還差點失去,我太太「臥床」近五個月的時間,才把他保了下來,等他出生的時候,醫生才鬆了一口氣說:「其實當時真的很危險!」
當時確實危險,每天擔心有沒有流產的跡象,而外面的世界,SARS也正腥風血雨的流行中,如今,這一切也已經過了五年了。今天上學時,坐在我的車上,很安靜,在寧靜的空氣中,他說:「我要聽陳昇的歌,第三片第一首。」這是他的特質,喜歡聽有內涵的歌曲勝過兒歌,而且邏輯清楚,當有點滄桑的情歌正在飄揚的時候,靜靜的他又像大師一樣,幽幽的又誠懇的吐出一句話:「爸爸,我今天好高興哦!」
以前在軍中服役時,聽過一個說法:「戰場上的年輕士兵,受重傷陣亡前,都會哭喊著爸爸媽媽,喊著要回家!」孩子對父母的愛是一股很深的依賴,而孩子本身也常被教育著要堅強,所以他也會強忍著眼淚去接受挑戰,而他願意接受挑戰的信念,其實也來自於對父母的愛,因他知道必須要勇敢,才能完成父母的期待。
作戰的士兵勇往直前,其內在仍存在這一份元素,尤其作戰的後方就是自己的家鄉,父母及孩子住的地方,這份勇猛更加強烈,而恐懼當然是一種存在的力量,但是愛的能量越強,恐懼就越少。
與家人的親密關係,是愛的能量來源
我知道您在直銷的道路上,會充滿著很多的考驗跟挑戰,有時難免會興起一些負面的念頭,這幾乎是絕大多數的直銷商都會面臨的狀況,只是每個人的選擇結果有所不同,有人選擇了繼續奮鬥,有人選擇從此放棄。
一個人要選擇接受考驗繼續前進,需要相當大的勇氣,而且這個勇氣是必須要持續才能支撐,多年的觀察心得與你分享。
回去孝敬父母親或是回去抱抱孩子,如果孩子已經長大了,那就跟他們談談心,傾聽他們的內在,或是跟孩子一起看電影,一起分享彼此的觀點,或是在接他上學、放學的時間,聊聊在學校有趣的事,這些是建立與孩子親密關係的方式,因為親密關係的建立,是讓你產生愛的能量來源。
如果你的孩子不太想理你,那麼可能你平常太嚴肅、太嘮叨或太冷漠了,你必須成為他的朋友,與父親母親的互動其實也是同樣的概念。
父親近日身體有些不適,人居住在鄉下,晚間打了電話回去關心,互動的方式就像朋友,過去父親一直是安靜的人,後來,我常跟他互動,距離就拉近了,愛的能量就產生,我十八歲離家後這二十幾年來,我的內在仍是個孩子,有時內心依然會頻頻回首,看看當年教室長廊外面有沒有爸爸媽媽的蹤跡。
十八歲的冬天在外地擺夜市,吹著凜冽的寒風,想著媽媽的飯菜,十九歲進入憲兵學校,在全身痛楚的深夜醒來,突然像孩子一樣,強烈的思念著父母的懷抱。
退伍後來高雄奮鬥的這幾年,挫折時、傷痛時,我閉上眼睛望向爸媽的背影,望著望著,有一天媽媽的影子突然不見了,但是卻把愛留下來,就在我下筆的此刻發生!
你我依然是個孩子,不管年紀如何,只有在走進父母的身影,這個孩童才會出現,而當這個內在孩子重新出現時,你的愛才會真實呈現。
在最痛的時候,對愛的感覺會特別強烈。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