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世界直銷

客觀的資訊——直銷業者的社會責任


分類 / 世界直銷
作者 / 楊謙
期數 / 第143期

    客觀的資訊——直銷業者的社會責任


朗讀:

關於直銷的消息越來越多。特別是中國大陸準備開放直銷的前夕,討論直銷是十分必要。但是,有一個傾向卻是我們在討論直銷的時候必須注意的。那就是我們討論的直銷到底指的是什??直銷業者應該向社會發出什?樣的資訊。在大陸,直銷的資訊已經混亂到難以附加的地步。一方面,從政府那裏得到權威資訊的渠道不是特別的暢通,信息量極少;另一方面,我們卻看到大量的小報和地方媒體湊熱鬧,資訊發佈極?混亂。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值得業者注意的一點,現在到底何謂直銷都是?說紛紜。這當然是大陸直銷立法的主要任務,也是直銷業者的責任。直銷概念的混亂,不僅影響到人們的認識,而且必然帶來未來經營環境的惡化。作?業者,我認?有責任給世人一個明確的資訊。
我每天都能接到一些詢問,問我什?是直銷,甚至讓我判斷他身邊看到的、聽到的直銷。從他們那裏,我感到了目前大陸直銷資訊的混亂。更加讓人擔憂的是,我們還經常從媒體上感受到直銷資訊的混亂。最近,我看到一篇載自《經濟參考報》的文章,其題目就非常醒目:《美國直銷業動搖商場地位》。?了說明問題,我在這裏摘錄一些文字:
“美國企業?了追求效益,不惜裁減冗員和削減中間環節。在商品銷售領域中,?減少商品銷售的中間環節,直銷業近年來在美國有了長足發展,直銷額每年已達到2萬多億美元,而且還將以年8.5%的速度繼續增長。
直銷業如此迅猛的發展勢頭,使人不得不發出疑問:美國最終會告別商場,一切?品的銷售都將改成直銷嗎?
美國是世界頭號直銷大國,年直銷額是世界第二大直銷國日本的3倍多。據美國直銷商協會公佈的數位,2003年美國直銷商的銷售額預計?2.2萬億美元。該協會還預計,2007年這個數位將達到3萬億美元。
美國直銷業的發展速度在過去幾年都大幅超過同期經濟增長速度,今後幾年增幅仍將高於同期經濟增速。美國直銷商協會提供的數位從直銷業的銷售額和雇工人數等方面都說明了這一點。
據美國直銷商協會統計和預測,在1997到2002年間,直銷商的銷售收入年增幅?9.5%,同期美國全國銷售收入年增幅?5.0%;在2002到2007年之間,直銷商的銷售收入年增幅預計?8.5%,而同期美國全國銷售收入預計年增幅?5.5%。在1997到2002年之間,直銷商雇工年增幅?5.1%,同期美國全國雇工年增幅?1.3%;在2002到2007年之間,直銷商雇工年增幅預計?3.5%,而同期美國全國雇工增幅預計?1.1%。美國直銷商協會指出,由於在2002年至2007年間,直銷商雇工人數的增幅低於銷售額的增幅,直銷商的毛利可望進一步提高。

《經濟參考報》

在大陸也算是一張經濟大報。但很遺憾,它顯然發出了一個極其錯誤和無知的資訊。文中的直銷,在英文應該是Direct Marketing,大陸翻譯成直複營銷,與我們所講得直銷完全不同。但經這樣的媒體報導,就可能把一個目前在世界上不過800多億美金的行業放大成幾萬億美元的行業,對直銷這樣一個經濟影響有限而社會影響廣泛的行業是非常不利的。
這個錯誤是媒介的錯誤。但是對業者來講,我認?也有教訓需要吸取。現在在大陸,直銷已經成?一個資訊不太真實的行業。這包括它傳遞給消費者、直銷商和社會的資訊。這樣的行業形象對於獲得優勢的法律地位極?不利。如果再深入到直銷行業內部去看一下,其資訊的混亂更是無以復加。例如,在大陸有多家海內外公司聲稱他們公司的制度是我設計的,甚至把幾十年前在直銷行業流行的制度設計都安在我的頭上。這樣的傳播,對行業的殺傷力是巨大的。稍微有些頭腦的人都不會相信。
目前大陸資訊混亂的情況,說明二個問題:一是直銷行業沒有一個清晰的資訊傳播計劃。這有客觀情況,因?大陸目前沒有直銷協會,只有小企業之間缺少在資訊傳播上的溝通。因此每個公司的個別計劃難免帶有一些浮誇的成分。我真擔心我上面引述的資料被某些企業發現會去大量的傳播,以證明直銷是一個極?有前途的行業。二是直銷?業資訊傳播系統存在著天然的死角。直銷人員之間資訊的傳播完全沒有制約,甚至完全沒有規則,法律已很難約束。這個問題對直銷行業來說絕對是致命的問題。因?,在大陸,虛假資訊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其震蕩會相當大。不解決好這樣的問題,大陸直銷即便開放,也會出現嚴重問題甚至反覆。
我知道臺灣的學者最近準備在大陸組織研討會,討論直銷的發展。我認?,這種討論一定要向社會傳遞真實的行業資訊。最好不要局限在談論直銷的社會意義、作用之類的話題,不要擺出一付推銷直銷價值觀念的架子。希望能夠透過研討,給政府提供一些行業的真實發展情況,例如目前在發達國家對直銷的爭議是什?,問題是什?,怎樣解決問題。哪怕請一些不認同直銷的專家,聽一下不同意見。其實如果在網上瀏覽一下,我們不難發現很多網民的觀點十分犀利和切中時弊,如果學者們不疼不癢,那就會貽笑社會的。我想,客觀公正的資訊傳遞也是直銷業者的社會責任。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市場經濟的脆弱與直銷的發展

品牌、價格、大型零售店與直銷

尷尬的巧合 難料的未來

立足俄國 轉戰歐洲 圖破非洲

立足吉隆玻、輻射東南亞

一樣的期待 不一樣的準備

健康產業四條永續壯闊的道路

大馬拿牌照,孰易?孰難?

東南亞直銷市場──後花園的寶藏

Amway印尼為什麼被泡麵直銷打敗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