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愛讓你接近人性更接近市場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170期
第三課
愛讓你接近人性更接近市場
朗讀:
愛非文字筆墨所能形容,因為它是一種感受,一種能量,很無形,不是用技巧所能巧扮,出自內心,所以要創造它很難,但是越是純樸的地方越是容易,越是年幼的小孩,越是存在。
經濟社會的發展及物質的需求是進化的一種延伸,但是技巧的大量使用或是過度使用,愛的價值就容易被忽略。早期人類,追求物質的豐富是為了保護家人或是部落,追求權力是為了有機會創造族群的幸褔,但是當這兩個追求,只是為了個人的利益時,結果就開始變了調。
愛的價值一消失,取代的只是個人慾望的延伸,所以看起來寬闊的偉大事業計劃及豐富的技巧,格局卻是狹隘,因為真愛本來是人生追求的價值,寬廣的格局及完美的技巧本來只是完成真愛的過程,不能反之成為結果,愛是你我要到達的地方,而物質只是過程。
*重點提示與加強:
1. 過度追求個人的利益,讓人失去了愛。
2. 追求成功如果是為了保護家人及利益眾生,也是一種愛。
3. 愛是我們到達成功的終極目標,而物質及利益只是過程的需求。
二.我們都需要愛的能量
從工業時代開始,資本社會的興起,帶動了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經濟發展,在物質面改善了多數人類生活,但是也因為追求金錢與物質,不小心就忽略了心靈上的重要。
所以,當社會經濟越發展,治安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的越緊張,但是你也不能因為害怕發展過度而失去了平衡,只追求感性的生命,放棄理性的思考,這個世界就會貧窮而不進步,會出現另一種悲哀。
此時世界追求財富是一個潮流,所以相對靈性的部份就會缺乏,不管是成功或是還未成功的人,對心靈的需求就會渴望。當然在宗教裡提供了這部份的需要,但是重點是,人最想要的是在自己的真實世界當中,擁有真愛的關懷與支持或是友善的互動。
*重點提示與加強:
1. 人很容易在追求金錢與物質的過程中,失去了心靈的豐富。
2. 感性不代表靈性,如果因為追求心靈而放棄理性的生存價值,也會創造貧窮的悲哀。
3. 不管人在物質上是否成功都渴望心靈的滋潤。
三.誰創造了真愛誰就得到永遠的市場
在市場上我們永遠在銷售別人所需求的商品,我們藉由行銷、廣告或是溝通在創造別人的需要。但是大多數的商品都會有被淘汰的危機,只是早、晚,唯獨「愛」永遠被需求,永遠有存在的價值。
在一個組織當中如果能創造出真誠的愛,這個組織就會有吸引力,而且很強,很有競爭力或是一個直銷商如果擁有靈性的愛,其人際關係就會相當好,甚至推薦與銷售就會更卓越,因為靈性的愛是很迷人的。
愛是大家所需求的,所以一旦你擁有一份真愛,就可以擁有這個市場,當然愛的表現不見得是一種浪漫的顯現,比如一個領導人用其生命在護航自己的組織,使伙伴們可以學到正確的知識及專業,放下自己的慾望,協助伙伴到達成功,這個也是真愛的表現。所以,不要把愛的解釋只局限在一般的柔和感覺,最重要的是來自人內在那顆心的真實想法。
*重點提示與加強:
1. 大多數「商品」都會被淘汰,只有愛永遠被需要。
2. 組織有愛就有吸引力。
3. 擁有靈性的愛,推薦與銷售都容易成功。
4. 一個領導人用其生命護航組織伙伴成功也是真愛的表現。
四.愛的能量
我們可以像呼口號一樣的去談愛,也可以外表模仿愛的樣子,但是內在的愛卻是無法掩飾,它是一種能量,也可以說它是一種頻率。一旦心進入這個頻率,愛就會發生,能量就會交流,人與人的心就會連繫。有人抱怨現在只要談到直銷,一般人都會有防心及抗拒,我說:那不是直銷的因素,是因為我們表現出來太現實,太匠氣了,少了那一份靈氣,只要內在愛的能量振動,是不是直銷已經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喜歡你這個人。我們這樣談好了,一個人會加入直銷,其因素往往是推薦者給的感受,或是推薦者的上線及組織讓他有好感。所以,不是直銷的問題而是在「人心」的問題。
*重點提示與加強:
1. 口號及模仿的愛都是沒有能量的。
2. 愛是內在的修行,創造出的頻率與人產生振動共鳴。
3. 人不是反對直銷而是反對那份匠氣。
4. 因為產生好感所以成交。
五.失去愛,組織就失去了秩序
在一組織當中,假使只是注入專業、理性、技巧的課程,自然人就來的比較理性,這是因為潛意識的作用。如果組織一再強調地位、利益、目標,那更要注意人心的平衡性。其實談理性的技巧或是談升聘、高收入,這些都是再自然不過的,只是我們也要更理性的發現,如果只談這個區塊,那潛意識會有那些變化呢?當然只執著在這些部份,長時間下來,當理性的慾望超越感性的愛太多的時候,平衡就會失去,危機開始產生。
20年的直銷經驗告訴我,接下來,搶線會出現、嫉妒會出現,當然隨之批判、是非也會出現,最後組織的倫理道德剎那瓦解,多年江山一夕崩潰。我說「一夕之間」,聽清楚,真的是...「一夕之間」,因為愛與靈性是維持一個組織和諧的重要元素。
*重點提示與加強:
1. 過度強調利益、目標,人心會失去平衡。
2. 組織愛的能量消失,搶線、負面...隨之出現。
六.組織如何培養靈性
在一般的直銷公司、組織中,業績永遠都是最重要的,我想在現實的環境這也應該是對的,但是如果過度強調業績,反而會失去組織的靈性,當組織失去靈性時,不僅向心力會減少,而且不容易吸引到好的人才。所謂人才是聰明、善良、積極,如果是聰明、積極,但不善良,那麼絕對不是人才,而且可能會產生很多傷害,所以要吸引到更多善良的人才,就必須讓組織進入靈性。
在宗教的世界裡,人們往往被要求每天要保持一種覺察的靈性,而宗教有一些辦法可以讓人心一直保持清明的狀態,如做禮拜、做早晚課...,也就是只要把靈性的活動頻率增加,而不是久久做一次,自然潛意識裡面就容易保持靈性的狀態。
所以依直銷而言,是非常需要靈性的課程,因為前面所提直銷是很強調聘階、成就、高收入的,而這些都是比較世俗的方向,有絕對其存在的必要,因為人會為了榮耀與金錢而奮鬥,這是合理的,只是當這類的觀念強調太多時,人性會變的比較現實或是容易對立,對組織的和諧有相當的風?。
增加組織的靈性課程是平衡的最佳良方。當然,也不能過度的不食人間煙火,否則就會產生過度的感性,而失去動力及目標,所以選擇什麼樣的直銷靈性課程及老師也是一門學問。靈性會創造愛,創造團結的氛圍;失去了靈性與愛,組織只會成為一個利益團體,一旦有些風吹草動,人心就會各自散去,這個在過去已經有無數的直銷領導者或是經營者品嚐過這些痛苦。所以,如果你能明白與覺察這些問題去改善它,自然組織搶線、對立、離去的問題就不容易發生,要知道事情還沒發生前就發現問題,處理問題,是管理的最上策。
*重點提示與加強:
1. 失去靈性,向心力會變差。
2. 所謂人才,是聰明、善良、積極。
3. 組織靈性的課程保持一定的次數,能量才能平衡。
4. 過度感性的人會失去目標、失去力量及鬥志。
5. 組織一旦有了愛及靈性,內部衝突就會減少。
七.培養愛的基本方式
如果你只重視自己的肉體與感受,那就不容易有愛,如果你不曾把孝順父母及養育小孩當做是責任,你就會失去愛。
年少時,我離家走它鄉,背著兩個包袱,一個是衣物,一個是父母的愛,前去憲兵學校報到的前一天,像電視劇一樣來到離別的車站,坐在興南客運隔著一面窗,看到父親落寞的身影,充滿不捨的雙眼,無語卻是他對孩子愛的無限表達,在那個操死人不負責的解嚴前後年代,咬著牙全然接受所有合理與不合理的訓練及刁難...,就是因為肩膀背著一份父母親的愛。
多年後有了孩子,雙手又多抱著一份愛,看著他笑、看著他哭,看著他睡著的可愛模樣...看著、看著,一股渴望成功的力量就靜靜的出現,我開始可以理解,當年我的父親為何一個人獨走黑暗的原始森林去打獵,依然如此勇敢。
一份孝順與照顧的承諾,雖未達發大願的激昂,但是卻是愛的學習基礎,當然我的意思不是人要愚孝或是溺愛小孩,我說的是一份心,而且真實去執行。當你買第一部車的時候是想到載父母親出去玩,或是載著你的男朋友、女朋友呢?當你賺到錢的時候,是想要讓你的孩子擁有更棒的生活環境,還是讓自己吃喝玩樂呢?慈濟的證嚴法師說過:「縮小自己放大別人。」如果只注意我們自己感受,會有剎那的快樂,但是久而久之,就會有很多痛苦,無法孝順父母的痛苦、無法照顧孩子的痛苦、或是無法滿足自己的痛苦。
能服務別人是一個很大的快樂,所以當你開著車載著父母到處走走,服務他們,你會從內在產生一股能量,有機會就多擁抱你的孩子,不管他幾歲,這樣彼此愛的能量就會昇華,有一天兒子孝試成績不佳,我緊緊的抱住他,告訴他:「你是很棒的,雖然這次成績差了一點,但是爸爸相信你還是最棒的...。讓爸爸來看看你這次錯在那裡,為什麼會這樣...下次一定會更好。」──你多久沒有擁抱你的孩子了?
如果你的孩子已經長大,千萬不要每天嘮叨念,一直在他面前說別人的小孩有多孝順,他多不孝,或是認為孩子要怎樣來服務你,照顧你。記住,縮小自己放大別人,那個別人也包括自己已經長大的兒女,關心與支持,比嘮叨好多了。
*重點提示與加強:
1. 縮小自己,服務別人利益眾生,可以讓你學習到愛。
2. 孝順父母,擁抱孩子可以讓你得到愛。
八.在直銷如何培養愛的能量
千萬不要搶線,因為這個行為不僅會失去愛,而且會造成組織的緊張,就算你搶到了,卻失去更多,尤其是失去內在的愛及組織的和諧。
不管下線友線,常常給予正面的鼓勵加油,把下線的成功當成自己的成功,把下線的未來當成自己的未來,而且在直銷的制度設計上,本來也需如此,下線的成功等於自己成功,而當下線能力及收入比我們還高時,要練習自己不嫉妒,多支持;如果你的能力及收入比上線還高時,要謙虛多感恩,不要自以為是,否則前途就堪憂。
對於沒有成交的案子,不可批判翻臉,要尊重別人的選擇,而且要檢討自己為何無法讓對方接受?這?不僅彼此還可以當朋友,來日還有機會,而且可以培養自己的包容氣度。
*重點提示與加強:
1. 搶線會讓你失去愛,而且造成組織的緊張。
2. 把下線的成功當成自己的目標。
3. 下線收入比你高時,不嫉妒多支持;收入及能力比上線高時要謙卑多感恩。
4. 沒有成交的案子要尊重其選擇而且檢討自己的缺失。
空無的愛
聽著水流的聲音 心靜下來
聽著風吹樹葉的聲音 心漸漸靜下來
聽著萬物的聲音 心全然靜下來
心靜下來 空無就會出現
空無是至高的智慧 因為心靜下來
忘掉自我 愛開始出現
愛開始出現 力量就會出現
淡淡的微笑
發現美麗的新境界
2007.3月 郭錫燦.高雄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