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流感自保之道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江晃榮
期數 / 第202期
新流感自保之道
朗讀:
認識新流感
新型H1N1流感(之前稱為豬流感),屬於A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可分為 A、B、C 三種形式,後兩種類型病毒只感染人類,而且從未造成全球性的大流行;而A型病毒廣佈在人類及許多種動物身上,包括家禽、豬、馬、人以及其他哺乳動物等,一百年來造成的大流行都屬於這類病毒,例如1918 年的 H1N1 流感病毒造成全球約4000 多萬人喪命(當時全球有11億人),1957 年的 H2N2 流感病毒使
1.0~400 萬人死亡,1968 年的 H3N2 流感病毒導致
1.0 萬人喪命。現在全世界每年因流感併發重症人數約 300~500 萬人,平均有 25~50 萬人死於流感(包括A、B、C型),其中台灣流感死亡人數每年估計 3000~4000 人。
A型流感病毒的分類方式是由病毒表面的血球凝集素(HA,共16 種)以及神經胺酸?(NA,共9 種)兩種蛋白決定,不同的HA 與NA 可以組成不同的病毒株,H1N1的H 即是指 HA,N 則指 NA。
HA、NA 分別與病毒的複製及感染能力有關。HA會與某些宿主細胞的表面受體結合,讓病毒得以進入細胞內複製,而這些受感染的細胞多半屬於哺乳動物的呼吸道以及禽類腸道;當病毒在細胞內大量複製後,NA 會切斷病毒與宿主細胞的連結,讓新製造出來的病毒自由離開原細胞,去感染其他細胞。
新流感並非藉由空氣傳染,而是藉咳嗽或打噴嚏飛沫傳播,也可藉由握手或身體接觸傳播,一般人在症狀出現前一天到發病後七天,均具傳染性。
新流感與一般季節性流感一樣,都會突然發病,症狀包括發燒(病毒在體內細胞繁殖所導致)、咳嗽、喉嚨痛、肌肉痠痛、疲倦等,一般人難以分辨,可藉由快速篩檢試劑區分。若出現類流感症狀後四周內,又呈現以下臨床症狀一種:肺部併發症且住院、神經系統併發症、心肌炎或心包膜炎、侵襲性細菌感染,若無上述症狀,而病患須住加護病房治療或死亡,便是重症,新型流感的感染力雖然強,但致死率卻低,所以不必過度恐慌,以平常心將之視為一般季節性流感即可。
病毒突變速度快,疫苗不一定有效
A型流感病毒大小約100 奈米(1奈米=10-9公尺),其構造是一個脂質構成的球狀膜,膜上嵌著蛋白質(包括HA 與 NA),膜裡有八條獨立的遺傳物質RNA,病毒進入活細胞後,就會指揮細胞合成大量的病毒蛋白質並複製RNA,之後這些蛋白質與RNA組裝起來成為新的病毒。由於病毒RNA的複製過程中沒有修正錯誤的機制,因此相當容易突變。
從過去近百年的大流感分析發現,第一波疫情及死亡率都不高,但第二、三波疫情的死亡率通常會驟升。隨著流感時間拉長、流行區域擴大,再加上即將進入秋冬,二波流行可能提早到來。
政府單位一直宣導防治新流感最佳方式是打疫苗,筆者在1983年是台灣第一批參與新生物技術研發B型肝炎疫苗人員之一,對疫苗有相當認識,筆者認為非不得已千萬不要施打,理由如下:
1.病毒不斷突變,製造疫苗的病毒可能是原始種,有效性令人質疑。
2.人體安全性試驗時間及樣品太少,安全性有問題,可能會如同衛生署長所言, 打疫苗後會往生。
3.台灣並沒有像樣的疫苗研發及合格的疫苗廠,充其量只是疫苗分裝廠,產品品質有問題。
濫用克流感藥物後患無窮
克流感是一般流感藥物,並非H1N1特效藥,但在感染的前四十八小時仍100%有效,?孩童吃下克流感以後最容易出現的副作用是噁心,其次是胃痛及失眠,有40%的孩子有噁心、嘔吐、腹瀉、胃痛和抽筋等副作用,有五分之一的孩子則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思路不清、失眠、目眩等症狀。
目前政府對於藥物使用,採取大量投藥的政策,一經檢驗發現為H1N1陽性,即給予抗病毒藥物,以期有效控制疫情。然而日前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卻對此政策提出質疑,並主張克流感應保留給有呼吸困難等重症跡象的病患,否則不僅造成醫療資源浪費,更會加速抗藥性病毒株出現。CDC發布的抗病毒藥物使用準則,也再次強調了治療的重點在於重症和高危險病患。
國內不分輕重一律投藥的方式犯了幾個基本的錯誤:克流感圍堵疫情,須於疫情早期、病例可以有效偵測與掌控,才能發揮功效,但目前疫情早已過了可全面圍堵的階段。現今防疫的重點,應該在於降低患病者的死亡率,也就是將重心放在重症的高危險族群,如慢性病患與孕婦的積極治療照護上。
大量用藥不但效果有限,更令人擔心的是,此舉可能帶來難以估計的災難,不僅抗病毒藥存量不夠如此的揮霍,抗藥性的產生更是可預見的危機。新流感病毒的突變速度很快,不審慎的投藥,危險性相當高,所以任意服用克流感並非治療新流感的好方法。
新流感自保DIY方法
1.平時多用肥皂洗手,出入公共場所戴口罩。
2.遇到有人咳嗽打噴嚏或自己咳嗽打噴嚏,請務必掩住口鼻,並且與他人保持距 離;用過的衛生紙或口罩要妥善處理,不要亂丟,然後趕快去洗手。
3.自己、家人或朋友有出現類流感症狀,要勸他就醫並且多休息,不要亂跑。
4.洗澡沖水前毛巾沾溼再擰乾後磨擦身體前胸及兩手,直至稍通紅,接著後臂及背後,最後是下肢,此動作係藉由刺激皮來增強免疫力,已由醫學證實。
5.曳手功:赤?站在草皮上(其他地面亦可),兩?與肩同寬半蹲,舌尖輕觸上顎,頭正,兩手同時曳向前45度,向後15度,有空就做,這是中國古老傳下來簡易抗瘟疫法之一。
6.服用有理論根據的保健食品,如天然植物萃取綜合液或免疫強化保健品等,但勿任意聽信偏方。
7.心情保持愉快,正向思考,使身體正能量提升,任何情況下千萬不可負面想法。
8.每天都要運動,可強化體力並增加抵抗力。
9.長遠之計可以學氣功、太極拳、打坐或其他養生保健功法等。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