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於接受啟發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蔣重光
期數 / 第118期
樂於接受啟發
朗讀:
這個笑話的意思是人不太可能在沒有鳥類啟發的狀況下,運用滑翔的觀念來飛行。不過航太專家不會同意這個說法,熟悉空氣動力學的物理學家可能也有意見,但這都不是重點。
我們要說的是,人本來擁有無窮盡的發展條件,但卻常受到環境影響,使得智慧才能無從發揮。
台灣過去有大量的學生赴美深造,學成之後一部份選擇留在美國,一部份則回到台灣。留在美國的大都從事研發工作,扮演提供技術的角色,回到台灣的人,則大都引進技術,走上量產的路。兩群人過去是同學同事,論經驗能力或聰明,並沒有明顯的差異,最後走向完全不同,基本上是受環境的影響,例如兩地的資本市場理念不同,便會影響技術擁有者的選擇。
台灣的發展模式,現在又普遍在中國大陸的專業人員身上出現。拜經濟開放之賜,大家現在所有的選擇比過去多,但是人總是安於現狀,很少去思考在山的另一邊,可以用另一種方式過日子。
人由鳥的生活中觀察到不屬於自己經驗法則中的東西,因而開發出不一樣的飛行方法;能做到這一步的前提,是人與鳥有機會共同生活,且人願意去理解鳥的行為,接受啟發。
在知識經濟的時代,擁有技術與知識的人,往往被自己的專業所限制,不能或不願去觀察其他的答案,最後路愈走愈窄,終至失去舞台。
我們有時看到媒體報導成功的故事,強調主角如何百折不撓;但有時看到的,則是報導主角如何通權達變。這兩類人沒有對錯,如果將時間座標調整一下,通權達變的人也可能百折不撓,重要的是一個你是否在有毅力的同時,也正築起一道圍牆,限制自己接受別人的啟發。
要做一個更有機會成功的創業者,一定要衝破限制你接受啟發的框架,否則任憑鳥語花香,你還拼命建造能一飛沖天的火箭,豈不是讓鳥看笑話嗎!
(本文取材自總裁學苑,http://www.ceo21.org/,作者為中外網際育成執行長)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