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你是服務高手嗎?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期數 / 第95期

    你是服務高手嗎?


朗讀:

那些態度冷漠、不積極、缺乏服務熱忱的專櫃人員,是引不起顧客興趣的;相反的,會讓客人像蜜蜂見到花朵般圍繞的服務人員,大多具有親切、熱心、興奮與耐心等特質,喜歡聆聽客人的需求,並且懂得運用同理心為顧客解決問題。

打開對話管道
許多服務人員都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只懂自顧自的把該說的話一股腦說完,顧客的需求似乎一點也不重要,顧客的想法也不干他的事。要知道,顧客在購買一個產品時,其實買的是一種「渴望」,是一種整體的消費經驗,如果服務人員能夠瞭解顧客的消費期望,就能夠達到業務鼎盛的目的。
你的顧客需要的是什麼?是實質的產品?還是無形的服務?又是怎樣的產品和服務呢?能夠聆聽顧客需要的人,就能最接近顧客。但是,怎麼樣才能聆聽顧客的聲音呢?
首先,你必須打開彼此的對話管道,讓顧客瞭解到你是願意傾聽他們說話的人,他們能夠隨時與你聯絡、溝通、建立關係甚至購買產品。不妨想想以下幾個問題:1. 平均每個月你可以從顧客那裡,收到多少封信或電話?
2. 顧客和你聯絡的難易程度如何?
3. 你可以讓顧客每天24小時都找得到你嗎?
4. 顧客能直接與你聯絡嗎?
5. 顧客的問題你都會立即答覆或處理嗎?
6. 回覆問題時,你的態度如何呢?是親切還是厭煩?
7. 你會定期對顧客做簡單的問卷調查嗎?
絕大多數的顧客並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但是身為服務人員的你,必須要知道。要知道顧客心裡想的是什麼,服務人員必須懂得如何問問題,以將顧客心中的想法更確切的引導出來;但是,如果顧客沒有辦法感受到你服務的誠意,他對於你或你公司的意見,也不會輕易地說出來。
其實,多方蒐集顧客意見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又有多少顧客願意經由各種管道發表意見呢?這個時候,你必須用鼓勵或獎勵的方式,讓顧客願意發表意見,如:寄送免費的回郵信封、贈送免費的試用品,以鼓勵填寫意見表的顧客,當然,廣闢溝通途徑也可以達到多方蒐集意見的功能,讓顧客可以用任何他們喜歡的途徑來和你進行溝通,如:網路、面對面、電話訪問、傳真等,使消費者覺得和你對話是一件輕而易舉、輕鬆、愉悅的事。

用同理心和顧客交心
可能你也有這樣的經驗,花錢訂購了一些你想要的產品,結果什麼也沒收到,詢問的結果卻是:「我們早就已經將產品寄發了,有郵局的收據為證,如果你沒收到那應該不是我們的問題。」但是你就是沒收到產品,反覆周旋的結果,反而把自己弄得像小偷一般,好像明明收到了產品,卻想向公司詐財一樣。
如果你是服務人員,這樣的問題你會怎麼處理?其實在許多時候,服務人員都太把公司的規定當一回事了,要知道,讓客戶沒有抱怨的離去,才是公司的最高指導原則,別把顧客的行為解釋為斂財或惡意,更不要讓顧客覺得他正在接受這樣的對待方式,因為,如果你是顧客,也絕不會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不是嗎?
這就是同理心,就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意思;服務客戶時如果缺乏同理心,想要達到顧客滿意根本就如同緣木求魚,在顧客服務時,同理心的訓練,可以讓我們擺脫從自己的角度思考事情,以自己的方便與便利為優先,以及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前面等本能反應與惡習,而開始試著以顧客的利益為優先。
懂得以顧客滿意為優先,顧客當然會滿意,甚至顧客會感激你的諒解,覺得就像虧欠了你一樣,這樣的顧客,就是得到了超乎預期的服務,也就是所謂的「精緻服務」。因為你化不可能為可能的服務熱忱,為顧客解決了原本可能無法被解決的事情,這樣精緻的服務,值得顧客用忠誠的消費來交換。
一個很有名的例子,一位到比利時開會的乘客,坐上飛機後才發現他把一份重要的文件留在航空公司櫃台上,於是,機上的空服員立刻與在機場值班的地勤人員聯絡,找到文件後,馬上送往比利時該名乘客開會的地點,並在開會前15分鐘,把這份文件放到這名乘客的桌上。這正式沙比那航空(SABENA)的待客之道,值得全世界的服務人員參考。

把你的工作重新定位
從事所有與服務有關的工作者都應該有這樣的體認:服務的範圍應不囿於工作,而應包含所有的生活領域,也就是說,不只在工作的時候才有服務的態度,工作以外的私人生活就不再需要服務的精神,而是時時刻刻都將服務與自己劃上等號,因為你代表的並非自己,而是你所服務的公司。
曾經在公車上看到穿某某公司制服的員工,霸佔博愛座、不敬老尊賢;曾經在公共場所遇見某某企業的員工,用冷漠的表情面對路人懇切的詢問;服務如果只有在工作時才奏效,你的服務可能只有50分!
如果你的公司在某社區附近,社區服務其實是一種擴展人脈的好方法,你可以藉著與社區互動的機會,瞭解此一消費社群的特性與需求,不要想著這個社群能夠帶給你多少收益,只要你能以服務為出發,為這群潛在客戶盡心盡力,當他們有需要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會是你,服務所帶來的效益可以說是享用不盡的。
顧問型的服務工作近年來也得到許多重視,如果你是一名只懂得推銷保單的保險業務員,那麼你的發展就產生了侷促性;相反的,如果你是一名為顧客做保險規劃、財務規劃的保險經理人,情形就不同了,顧客會以顧問的角度來對待,認為你所販售的不只是產品,還有知識型的服務。
將自己的服務層次提昇到諮詢、顧問的角色裡,可以為你的工作加分不少,當然,這需要相當多的專業知識做後盾,所以,服務人員對於服務工作又怎可小覷呢?
服務的工作無所不在,但是真正將服務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卻非常少見。許多人做服務是為了有更好的業績,姑且不管追求的是什麼,「服務在哪裡,顧客就在哪裡」,是不變的道理,所以,在追求業績之前,何不先把你的服務品質做出來?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新世紀直銷人學習指標大公開

全腦e化,直銷才有明天

年輕族群,不容忽視的經營新銳

同質性競爭變商機,愛地球將紅海變藍海

謝昌杰:專業導向,每月賺百萬

你是服務高手嗎?

2005直銷品牌形象大調查

「後行銷」策略讓你留住顧客的心

善用個人網路行銷術,業績節節攀升

西進登陸:考察、設點、投資,檯面下動作頻繁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