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5大認知讓你遠離失敗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期數 / 第87期

    5大認知讓你遠離失敗


朗讀:

我從來不曾在這些經驗交換中,聽見一個直銷商承認自己的過失,更甚者,大部分有關直銷業失敗的討論,多半都將責任歸咎於公司或直銷概念,而未檢討直銷商本身的責任。
究竟,失敗的癥結何在?以下是我們分析發現的直銷業5大失敗原因,在閱讀時,不妨作個筆記,看看真正的緣由出自何處!
1.缺乏知識: 許多人並不把經營事業當一回事,或根本不將直銷視為事業,他們只是將這份事業當作投機致富的機會,當這個機會不如預期理想時,便很快將之棄如敝屣。然而,任何一個成功的直銷機會都是一份認真的事業,與其他事業並無不同,但並沒有任何一所名校有相關課程教導這份自由行業,直銷商必須自我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的努力比直銷手冊中的守則更為珍貴。

學習是成功的根基
如果你想在直銷業中一展長才,並獲取利益,你必須用功;閱讀相關書籍、聆聽卡帶、參加訓練課程和會議、學習任何與產品和服務相關的知識、了解你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打電話與你的上線討論問題等等,總而言之要勤作功課。
我並非主張你必須廢寢忘食,然而,擁有一些專業知識,你便可以躋身成為業界頂尖的5%,並獲得可觀的利潤,何樂而不為呢?
你加入直銷業不正是為了要尋求成功嗎?這些功課正是要幫助你成功,有朝一日將成為你的謀生技倆,若一切都順利發展,那你將一輩子以此為業。人們花許多時間和金錢讀書,然而,從事直銷工作的朋友卻很少花錢購買直銷書籍或花點時間去閱讀、吸收直銷知識。
2.跳槽症候群: 我相信只有不到10%的直銷商在開始的第1年內留在第1家公司服務,大部分的人可能換了好幾家公司,當然這並不一定就是「跳槽症候群」的預兆,我自己本身也換了5個公司(那是多年前的事,當時我並不用功作功課),但許多人卻是離開了直銷業。
我認為這些患有直銷跳槽症候群的人可分為兩大類型:第1類是那些相信「如果我1種產品可賺得1000元,那我參加10種產品計劃就可賺得1萬元」。這些人就是那種同時參與10項產品銷售的直銷商;第2類則是相信「籬笆外的樹叢一定長得更青翠」的人,這些人聽到什麼錄音帶就加入什麼產品計劃,他們可以在10個月當中換10家公司。
直銷事業就像是一場馬拉松賽,不管速度快慢,所有人都必須完成長達20哩的距離才能抵達終點。然而每到1哩的位置,總會出現一個人,偷偷告訴你回到起跑點與他碰面,因為他知道1條捷徑,你可以省去5哩路。通常,這樣的嘗試總是失敗,他只是要你重蹈覆轍,而你卻失去那些原已完成的哩數。

這樣有趣的現象會不斷重複出現,不管是1哩、3哩、或到中途,引誘你又重回起跑點,於是,在起跑點上就糾集了一些失意的直銷商,抱怨他們一直沒有成績,他們抱怨鞋子、抱怨天氣、抱怨裁判,抱怨所有的事情,除了他們自己。
3.提高數量: 我所指的是,從自己口袋裡掏出錢來增加個人或團體的銷售配額,另外也包括增加新加入下線成員的負擔額度。這幾乎是阻礙直銷業成功的最大殺手,不只是那些新入行的新手深受其害,許多資深直銷商也一樣難以倖免,甚至有些直銷公司也因而受害。
我曾與一位直銷商閒聊,她非常積極地遊說我參加一項每個月500美金的產品計劃(這是每個人晉級的基本需求配額),當然我還需要每月2000美元的團體配額,還要吸收5位下線成員。
當時已經是那個月的25日,但她並沒有提到這點,她所關心的不過是如何增加個人收入,這樣的行為大大影響了我對她的信任度,而無故增加下線負擔,其實是非法的行為。

切莫自己掏錢買配額
當然,公司並沒有要求新加入者一定要付出多少錢來買產品,但這些直銷商已經被訓練成收取暴利的高手,除非購買250美元的產品,否則不讓任何人加入組織。我同意一個新入行者必須多少買些產品,但必須是他自己認為合理的數量和時機,而非遭人強行要求。你想成為什麼樣的直銷商?是那些創造1000美元業績卻在一、兩個月後就離職的人,還是每個月賺100元、卻終身為之的人呢?
我認為,導致直銷業失敗的惡習之一是累積銷售量:有許多人可能因為懶惰、過度憂慮或天真,他們覺得,只要從自己口袋掏出錢來購買每月配額,便可解決問題,或稍後便可達到所需的銷售量。
有些人不願腳踏實地、一步步累積應有的銷售量和下線數量,所以將自己的大筆積蓄拿來買產品,這種方式若只是一、兩個月,用來因應突然有一群下線集體離開,倒無可厚非,但我曾聽說有個人每月付3000元來維持每月5000元的配額,因為他所有的8個下線全棄他而去,當他囤積了將近5萬元的貨物時,他宣稱必須要放棄這項事業。
我的想法是,他為何不努力去使那8位組織成員回心轉意呢?或許他不能再拖延、或許他辭去原先的工作,而無法依賴過低的利潤過活。因此我的建議是,在你的銷售狀況尚未穩定前,千萬別辭去工作,我並非叫你腳踏兩條船,而是要說明,這些失敗的個案都是因為做了錯誤的事業決定。
最壞的情形是,當這些直銷商因為那堆積如山的存貨而宣稱失敗時,他們詆毀這家公司、他們的贊助人、甚至是整個直銷產業,所有的直銷工作者都因此而受害。
4.懶得行動: 各行各業中最明顯的失敗原因莫過於不行動,尤其是直銷業。許多直銷商相信,在直銷業成功的秘訣便是讓其他人為你賺錢,在很多公司的計劃中,甚至包含上線為你募集下線。但有些人生性懶惰、缺乏動力,他們只相信直銷業可能為他們成就偉大事業,卻不願意付出相對代價來實現這些夢想。
當公司或其直銷商不斷以「輕鬆」、「簡單」為號召來吸引組織成員時,極有可能募集到的是一批懶惰的工作者,因此當這公司充滿這樣缺乏戰鬥力的下線,我們便不需懷疑他們是難以有所作為的。
5.我放棄: 直銷業是所有行業中,最能夠理直氣壯的說:「當我失敗夠久的時候,我將獲得成功!」我常聽人說:「直銷業裡,只有放棄沒有失敗!」,我相信這句話幾乎是真的,我是說「幾乎」。

對自己負責不輕言放棄
我曾經遇見一位女士,她告訴我她正準備放棄,因為在她加入的4個月中,真是慘敗到底了!我問她何謂慘敗到底?她說,在第1個月時,她吸收了2名組織成員,但第2跟第3個月都交了白卷,而第4個月也只不過又多了兩個跟她一樣慘敗的人。
於是我在白板上畫出組織圖,告訴她在1年內她可能建構出的組織成員概況,那將會有20個人,平均每月為她賺得大約120美元。若假設每個組織成員都像她一樣「無能」,兩年後她的組織又將如何?她答說那當然是40個人。這答案似乎合理,但其實是錯誤的。於是我又問她,在她加入的第1天,她的上線擁有多少組織成員,她不假思索的答說:「1個,就只有我1人!」
那麼這個人的第2年將有多少組織成員,她又答:「20,除了我之外。」這就對了,因為你的組織成員也同時在建構自己的組織,所以即使你的下線跟你一樣「慘敗」,第1年只吸收20個人,那你所擁有的數量也應該是20的20倍,也就是400人,為你帶來每月2000美元的財富。
記得,在這個狀況裡我們排除了所謂特殊例外,雖然現實世界有些難以預料,但數學的道理是不容懷疑的,這位女士的結果可以變化萬千呢!所以請切記,千萬不要放棄!
仔細注意以上幾點,究竟失敗的問題在哪裡?不在公司、不在產品、不在行銷計劃、也不在直銷組織,而是直銷商本身。是的,公司或許可能有其影響,但如果你確實做了努力,你成功的機會便大幅增加,很多導致失敗的狀況都可能避免,即便發生,也只是稍稍耽誤了你邁向成功的腳步,而非奪去你的事業機會。
直銷的機會就好像是投資股市般,如果你是一個積極勇猛的人,便衝鋒陷陣、殺入底線吧,你的獲利自然會大些,但別忘了這是一項冒險;而如果你是一個保守的人,便選擇那些穩定、已經存在20年左右的事業機會,如果你堅持要投機冒險,試試那些所謂「發展中」的新契機,那是你的抉擇!
直銷業中一開始便失敗的原因其實也不是秘密,有96%是因為缺乏知識。如果有個人辭掉工作,花了5000元購買一屋子存貨,除了賣出一個給他母親之外別無所獲,然後他加入抗議行動指控這家公司,他真的被騙了嗎?他一點錯都沒有,是嗎?如果有人拿了槍指著他、強迫他加入,那或許又另當別論了!否則,那是誰的責任呢?
這樣的故事不斷發生,很多直銷商做了錯誤的事業決定,卻只一味尋求一個代罪羔羊。
在資訊發達的時代,有許多資訊來源可供新進者參考,直銷商已無藉口因不明就裡而加入任何事業機會,只要問幾個問題、打幾個電話、閱讀相關訊息,就可以明白,加入直銷業需要做些什麼基本功夫。直銷是如此運作,而好的事業機會到處可見,你所需要做的功課也明顯易見,至於其他我們還需要再加進去的元素則是努力、耐力、知識、誠實和承諾,這是我們必須具備的,所有直銷工作者,我們都有責任!
(本文譯自美國The Network Trainer雜誌,作者為Leonard W. Clements)
TIP:直銷事業5大失敗主因:缺乏知識

跳槽症候群

提高數量

懶得行動
我放棄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成功飛行你條件夠嗎?

境外基金大觀園

因材施教,「家族」擴充無障礙

不完美的英雄

誰是直銷領袖

網上互動,架構無國界經營空間

滾石不生苔

直銷領袖如何做好激勵與領導

年收入千萬的秘訣

你就是「健康食品」認證制度的推廣專員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