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菁英會客室每期邀請成功領導人來作客,透過現身說法,從直銷戰技出發,幫助讀者洞察性格差異的影響力,看見性格的優勢,讓事業經營、組織運作左右逢源。
誰來作客:雙鶴 張喬富、黃雅玲
有許多直銷領導人,為了維持自己傑出的能力表現,選擇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用成就來削減磨練中挫折的感受,如天地間的蒼鷹,接受成為王者的淬鍊,壓抑低落的情緒,以求發揮最大的功效。他們有強烈好勝心,可以不眠不休地為目標大步前進,是標準的工作狂。
這樣的人以「展現個人的最大價值」做為生活目標,他們具有強烈的企圖心和上進心,自我實現的動機十分強烈,也特別願意學習,所以很容易成為團體中的佼佼者。但如果團隊中有兩個相同特質的強勢領導人,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萬一,他們又正好是夫妻呢?讓我們聽聽本期來作客的張喬富、黃雅玲怎麼說。
不幹點大事,人生太乏味了!
問:您們當初選擇直銷創業的原因是什麼?
張喬富(以下稱富):是我母親先加入,她希望我能跟進。雙鶴是一家歷史悠久的公司,但是我當時對直銷產業半信半疑,既擔心她受騙,又顧慮拒絕她可能造成傷害,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去蒐證。
我對直銷的印象停留在:只要你一腳踏進大門,就會湧上一群人圍著不放,直到說服你,就是「關門放狗」的概念。但是我第一天去公司,就發現跟想像中落差極大,幾乎可以說是沒人理我。這種讓人很自在的環境反而引起我的好奇,於是決定上網做功課。結果找到的資訊讓我改觀,原來它的產品功效根本不需要老王賣瓜,是經過衛福部認證的。
心門打開了,我開始去聽公司的創業說明會,相形之下,經營這個事業遠比傳統產業成功率高多了!那時我大概24、5歲,曾經估算過,如果要成家、立業、購屋,以我的年薪大概要到88歲才能辦到,這還是在房價不漲的前提下。
這家公司讓我看到一個可以實現夢想的機會,而且這個機會沒有風險。所以在認真思考後,決定全心投入、一路往前。畢竟我不想一板一眼地平凡過一生,大部分人嚮往的穩定,對我來講是乏味,就像人生從一開始就決定了終點。
我內心一直有個聲音在告訴我:「人生不能只是這樣,應該要幹點大事。」從小我就想著要名留青史,就算不能撼動社會,也要在家族裡有一席之地。這個念頭讓我寧可選擇更多的冒險和挑戰去豐實人生的閱歷,我不害怕追求一個看似遙不可及的目標,怕的是從來沒有放膽去嘗試。
黃雅玲(以下稱玲):我是誤打誤撞,一開始是進入直銷公司做行政工作,看到那些優秀的領導人渾身上下充滿熱情和朝氣,生活多采多姿,令我非常嚮往。隨著工作轉換,我感覺自己的時間完全被綑綁,必須付出很多時間和心力,才能爭取相對的報酬;所以,我開始思考是不是該做些改變,直銷就成為我首要選擇。
問:在經營直銷過程中,曾經歷哪些艱辛?
富:沒有完成既定的計畫跟目標,對我來說是很挫折的事。我們做組織行銷,如果夥伴失去方向或心存放棄,那真是很沉重的一擊。大家已經說好要按照共識往前走,為什麼事與願違?這會讓我非常氣餒。
玲:做直銷剛開始一定會覺得比較吃力,但是不會比上班困難。老實說,進入各行各業,從懵懵懂懂到駕輕就熟的過程都一樣。所以我已經做好心理建設,既然決定要投入,就要準備面對經營一份事業可能的挑戰。我相信如果你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就有辦法耐著性子克服它。
自我調適是艱辛的。我清楚自己的目標,但是別人未必,我也沒有辦法把思想轉移到他身上,所以,必須藉由溝通引導,來幫助他們找到想要的目標,激發他們從無到有地累積實力、並且發揮出來。因此,選擇一家好公司真的很重要,把夥伴帶到公司,就能得到資源和推力。
我先繼續走我的路,你想好了再跟上來
問:在艱辛過程中,堅持下去原因是什麼?
富:我會回到初衷,回想自己進入這個產業時的起心動念,理性地分析當前的狀況。我很清楚自己不論怎麼努力,要找到脫貧、翻轉人生的契機太少。但是在直銷不一樣,大家起跑點是一致的。既然已經認定,難道要輕言放棄?如果繼續往前走,最差也可能就是目前的狀態,但也可能柳暗花明。
所以,在過程中就算遇到挫敗,也會成為我的激力和挑戰。我相信只要找到對的方法,就能把失敗化為養分、幫助我成長。最初,我看到所謂成功的領導人,他們的談吐、風範、待人處事的模式、或者隨心所欲的生活,都深深吸引了我。同理,如果我也想成為那樣的角色,去吸引身邊其他人,必須先自我成長。
玲:我的思考點跟一般人不太一樣,很多人遇到困境可能沮喪或者低潮,但我覺得遇到困境是再自然不過的事。困境是短暫的,我會把思考重點放在下一步該怎麼走,去創造點什麼或做點什麼來讓困境過去。所以,我不是「堅持」走下去,而是走在一個必然的過程。
這也許跟我成長背景有關,從小家庭教育就是教我要獨立,內心比較強大。當別人反應:「我沒有辦法做到像妳一樣!」我剛開始會回:「啊?不就是這麼回事嗎?」那時我沒有辦法體會別人的感受,但隨著時間推移我開始理解,必須懂得將心比心。遇到容易沮喪的夥伴,我現在會說:「沒關係,你有你的選擇,我先繼續走我的路。」我發現只要我走得穩,他們沮喪期過了自然會慢慢跟上來。
我比較少花時間去跟夥伴表達什麼,總覺得做就對了。每個人遇到的困境不同,有時並不限於一家公司、一個事業。我也逐漸觀察到,不是每個人都跟我們一樣能全力以赴,只期許自己做好榜樣、散發足夠的吸引力,這種方式對彼此來說應該是最舒服的相處模式。
鑽石起床了!每天用目標叫醒自己
問:在登上公司的高階之前,是如何激勵自己呢?
富:每天早上起床後,我會告訴自己:「我一定會是下一個鑽石!」包括我手機的鬧鐘鈴聲都是:「張鑽石要起床了!」
我注重儀式感,比如出門要開車前,我會看著車窗前的自己說:「今天我的身分就是一個成功者,我要帶給別人機會跟幫助。」只是短短幾秒鐘,就能讓我更確認真正要的是什麼,這就是我對目標的清晰度。年輕時我容易焦躁狂傲,經過時間的洗禮,我發現自己變得穩健內斂,因為目標具象化,一直推動自己進步。
玲:就像當初那些優秀的領導人影響了我一樣,我覺得最大的激發力量來自我們自身。我希望能把內心的渴望傳遞出來,自然地產生影響力。我不是要去改變任何人,而是以身作則,讓夥伴們有追隨的標竿。
問:回頭看這段歷練,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富:最大的收穫之一,我找到成功的規律。成功的架構和邏輯清晰可見,它是有方法、有軌道的。你必須以實際行動、體會大家口中所謂的困難跟挫折,接著透過每一次疑惑去了解、每一次經驗去成熟。而經驗的多寡,往往就決定成敗。當小成功累積多了,就聚足大成功的條件。
我不停地給自己設定目標,近程目標像希望月收入50萬、買下理想的房子。我們在去年完成帶長輩們去亞洲國家旅遊的願望,期許明年能赴歐洲旅行。如果我待在原來的職場,是不可能這樣的。
玲:當初只是一個單純的嚮往,希望跟那些成功的領導者一樣。可是當我全心投入後,發現整個過程所帶來的價值,絕對不只是一個光環。重要的是,我完成了自己當初設下的目標、擺脫受桎梏的工作環境,尤其經營的是一個保健的產業,可以照顧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更大的收穫在於,這份事業打開了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歷練。每段過程走完都有更大的目標出現,每完成一個目標,感覺又登上不同的層次。你不只是一股腦地在賺錢,而是能夠享受生活。我體會到原來命運可以由自己去創造,選擇了一個對的地方,就可以追求到想望的目標,這一切也始於最初選擇投入的勇氣。
這件事太有挑戰性、太有意思了!
問:當目標已經實現,還會有更進一步的自我要求嗎?
富:我會要求自己每天要充實跟事業相關的資訊,我本來是個不愛讀書的人,沒有耐心慢步調地從翻頁中去汲取知識。現在身為領導人,開始擬訂成長計畫。去年我要求自己一年要看完兩本書,今年這項挑戰變成每個月要看完一本書,這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進步。
你所設定的目標也許是一向不習慣的事,但是最後可能成為你的最強項。你會發現,原本最討厭的事有時帶給你的收穫反而最大。原先所排斥的,正是自己真正需要卻缺乏的。
玲:「自我要求」這4個字讓我很有壓迫感,我不喜歡用這種角度去詮釋,好像要逼自己做些什麼。我既然選擇了一家很棒的公司,有成功的指標、有可以依循的途徑,就把自己置身在那個環境,然後不由自主地,言行舉止各方面都會受到感染。好比公司有完備的sop,我就直接把它複製過來,照著走就好了。這就是我的捷徑,不需要刻意地自我要求,就只要融入這樣一個優質的環境,自然明白該怎麼調適自己。所以我才會一再強調,選對公司真的很重要。
問:創業過程如果無法達到承諾,怎麼面對他人的評價或者壓力?
富:壓力多半來自於自己,有一部分可能根本是自己想像出來的。實際上的壓力並不可怕,自己想像出來的壓力倒可能製造千倍的負荷。有人說:「你如果從來沒有跌倒或失敗過,那是你的運氣。如果你跌倒了,還能站起來繼續往前走,那叫做勇氣。」面對壓力,我們要懂得去接受它。只要目標明確,壓力就只存在於過程。就像你回首3年前曾經在意的事,現在還掛心嗎?那麼眼前在意的事,3年後不也就雲淡風輕了?
玲:有壓力是好事,才會驅策我們成長,我會跟壓力和平共處。隨著聘階越高,責任越重,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也更多,你不可能每一次都逃避或抗拒,我乾脆把它當作本來就會經歷的關卡,設法克服它,感覺就會很痛快。我會告訴自己:「這件事太有挑戰性、太有意思了!」壓力是一個過程,走過它,你就離目標更近了一些,在不斷迎戰中,也不自覺地逐步茁壯。
如果沒辦法做到100分,70分也是得分啊!
問:兩個強勢的人一起創業,是不是需要更多的調適?
富:我習慣按部就班從1做到9,她會覺得為什麼一定要照這樣的路徑走;我可能要求盡快做到最好,她會認為如果沒辦法100分,70分也是得分啊!我們曾經吵到要中止合作(哈哈),感謝公司的教育提醒了我,推薦人也告訴我:「你太太是十足的領導者,如果沒讓她發揮出價值,那是你的問題。」
我學習在衝突時低頭、抽掉情緒。當我們再一次決定攜手同行,雙方明顯都成長很多,也更了解彼此的性格,不是只有我準備好,她也準備好了。遇到各持己見的時候,我們不做無謂的堅持,也不干涉對方,就邊做邊看。在過程中,我們抱持一起學習的心態,也就能彼此相容了。
玲:他是比較夢想型的,而我習慣腳踏實地。他常常一開始就懷抱遠大理想,甚至連自己也認為有點天方夜譚。我會務實地幫他把目標拆解、一步步去完成。遠程目標依舊在,但我們不急著一下子就跳到那裡。
他的目標感很強、衝勁十足,這是讓人欣賞的特質。不只對我,對所有夥伴都可以傳遞出熱情。起先我們在共同經營的時候,因為各自用力的方式不同,曾經引發很大的摩擦,所以我一度退出,讓他自己做。但是歷經好幾年的磨合,現在我們達成共識,是非常柔和舒緩的感覺。
夫妻之間是會彼此感染的,以前我看他做事都過度用力,自我要求非常高,無形中會帶給周圍的人壓迫感。如果沒有快速完成,他會檢討自己是不是有所疏忽或失誤,但事實不是這樣。我會勸他很多事需要多一點時間去醞釀,好比有些人當下沒接受推薦,並不意味著失敗,也許過兩三天對方就回頭了。即使最後還是沒能成功,只要我們經歷了那個過程,就一定有所收穫。
有一部《靈魂急轉彎》的動畫,談到人活著都在追尋屬於自己的火花。但其實當下每一個瞬間,你怎麼看待它,它就是你生命中的火花,而不是因為追尋到那個終極目標才能讓生命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