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世界直銷

日本直銷業界'95年10大新聞


分類 / 世界直銷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38期

    日本直銷業界'95年10大新聞


朗讀:

日本直銷業的專業媒體「訪販新聞」於1995年12月28日刊出該刊評選的業界年度10大新聞。儘管'95年日本經濟景氣受天災人禍影響,呈現相當低迷的景況,但今年度所選出的新聞,較諸於往年,是正面傾向最濃厚的一年,值得國人參考,特譯全文,以饗讀者。
1.修訂直銷法(訪問販賣法),對於直銷的規定更為嚴謹。
通產省為求電話訪問銷售以及直銷交易的正常化,正著手進行直銷法的修正,至今已召開了5次產業結構審議會與消費經濟部會,以檢討修法的各種可行性。
修法的目的主要是針對近來引起諸多交易糾紛的資格講座電話直銷設備,同時提升現行直銷法中對直銷交易條款的實效性。
直銷交易的修正要點為:定義明確化,禁止行為對象者的擴大,行政處置權的擴大,冷卻期的延長及資訊開放等。
2.同步採行世界行動規約,退貨制度明確化。
日本直銷協會於95年6月7日的理事會上同必採行直銷協會世界聯盟(簡稱WFDSA)所發起的「直銷行動世界規約」。該規約是於1993年9月在德國柏林召開的第8次直銷協會世界大會上提出的草案,再經檢討修正而成,主要焦點集中在對直銷的約束。
規約內容分為「消費者的行動規則」及「直銷人員、直銷人員之間及企業之間的行動規則」兩大部份,值得注意的是直銷部份,它規定凡直銷人員脫離組織(停止該項業務)時,其手邊的庫存品只要仍可再供銷售,便可以原價90%的價格退還給公司。另外,對於公司間的規約禁止「以體系式的方法網羅其他公司的直銷人員」,也規定「不得對其他企業的商品、及其銷售方法予以不當的中傷,也不允許自家公司的直銷人員予以不當的中傷。」
3.PL法7月份開始實施,產業界或消費者均投注極大的關切。
製造物責任(PL)法於7月1日開始實施,日本對於產品相關災害的損害賠償責任,從以往的「過失」責任轉變為「缺陷」責任,產業界對於該法均甚為關切。中小企業針對「PL」所投保的責任險,4月到7月之間便高達82,061件(金額為45億3500萬日幣)。
各公司亦積極進行各項產品安全的檢驗,從設計、製造輸入品的安檢、說明書的告知等等,莫不一一重新查核,以確保產品的安全性。
消費者對該法也相當關注,據指出,7月~10月4個月之間,產品危害糾紛的案件多達2,580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50%。
對於小額被害的調解,產業界及行政系統均設有申訴管道。產業界於10月份成立了「家電產品PL中心」、「化妝品PL相談室」等15個申訴、調解的PL中心。至於政府行政部門,則在各都道府縣均設有申訴處理委員會,來擔任調解的功能。
4.直銷人員教育的新制度,第一次資格考試有52家公司的124人通過。
為了提升直銷業界直銷人員的素質,日本直銷協會於'94年開始實施「直銷人員教育指導者資格考核制度」。以往該協會針對協會會員公司或團體的需要,施予直銷人員教育,此次該協會針對會員公司內從事直銷人員教育工作的人員予以考試,並授予「直銷人員教育指導者」的資格,使其得在自己公司內進行教育工作。
第1次考試於2月~3月間在東京、大阪、名古屋及福岡4個都市舉行,會員中有59家的185人應試,其中52家,有124人合格,取得第一批教師資格,合格率為67%。
試題比例:直銷法知識(通信販賣除外,指一般直銷及直銷)佔70%,割賦販賣法、一般商德、直銷人員教育指導者之知識則各佔1成。今後每年實施一次,預計會有愈來愈多的會員公司取得該項資格。
目前該協會委託會員公司發行的「直銷人員登錄證」作業,要收回由協會自行運作,或委託具有直銷人員教育指導者資格的會員公司來發行,以提升「直銷人員登錄證」的權威性。
5.健康食品陸續核准新規格,業界一致提出放鬆限制的要求。
由於健康意識的抬頭以及高齡化社會的來臨,'95年度健康食品業界獨獨未受景氣欠佳的影響,呈現一片榮景。而一些被做成健康食品的新素材,在業界團體─日本健康、營養食品協會的運作下,今年6月訂定出品質規格基準。新納入基準的有最近大受市場歡迎的魚油等所含的DHA及採自蜂巢黃酮類等的蜂膠,使得具有品質基準的健康食品共達43種。
另外,日本健康營養食品協會、健康及食品懇話會、全日本健康自然食品協會、未來食品技術研究會、藥業健康食品研究會的5個食品相關團體,於11月一致上書厚生省,希望能放寬健康食品的規定,及修正藥事法等,以符合民生實際的需求。
健康食品業界團結一致共同上書,在業界還是首創之舉,因此大家莫不期望主管機關能正視並正面回應。
6.24小時浴池的安全檢查,從安全的檢驗標誌著手。
24小時浴池市場近年來顯著成長,並成立有24小時浴池協會。該協會為呼應市場熱況,特展開一連串活動,其中最受矚目的要算是導入「安全標誌」的辨識系統,藉由標誌來提升24小時浴池的機能及性能。
安檢標誌主要是針對「浴池水循環過濾裝置的規格及技術基準」做一評定,凡通過該項基準,即貼上「合格」的標誌。
導入這安檢標誌的背景在於24小時浴池上市已10年有餘,出廠產品15萬台以上,但並未納入電氣用品取締法的查核商品之列,為此,業界特導入安全標誌,希望藉由自我全面提升品質,進而獲得電氣用品取締法之認可。
7.淨化水業界也積極尋求PL法的應對之道,在淨、整水器上張貼「警告標識」。
製造物責任法(PL法)實施以來,淨水器及減離子整水器兩業界亦積極尋求應對之道。
由減離子整水器廠商及銷售公司等40餘家會員公司所組成的減離子整水器協議會,率先於2月份擬訂「減離子整水器安全標識飲用原則」,並通知各會員公司。
之後,由60餘家大小家庭用淨水器的廠商及銷售公司所組成的淨水器協議會,亦於4月制訂出同樣的「飲用原則」,並通知各會員公司。
整水器協議會所制訂的飲用原則是參考財團法人家電製品協會或社團法人日本家庭健康機器工業會的基準而成。對消費者的警告內容為:「以減離子水服用藥品、患有缺氧症或治療中病患、肝腎功能不佳者,在飲用減離子水之前請先告知醫生」等。
淨水器協議會的「飲用原則」除參考家電製品協會的基準外,並參考調查會員公司過去所發生的理賠糾紛案例而成的。警告內容有:「若有健康上之疑慮,請飲用符合自來水水質基準之飲用水」。
8.首都圈發生多起訴訟糾紛,被害人多為「社會上的弱勢」。
近年來,各大百貨公司寢具業績均呈現下滑的傾向,而相對的,無店舖販賣通路在寢具的業績量則一路攀高。但在不景氣聲中,有些不肖的銷售人員為達業績不擇手段,引發多起買賣糾紛。
其中一起最令輿論嘩然的是東京一名30歲的主婦,被11家銷售人員強迫推銷了近25件商品,總金額高達1500萬日幣,而這名主婦竟是一名痴呆症的患者。消費者中心所委託的律師認定該主婦為「準禁治產者」,日本警視廳並展開調查。
而這11家公司中,有7家是寢具直銷協議會的會員公司,甚至有一家還是理事公司,不得令人質疑協會的功能性。
另外,神奈川縣警亦針對數家寢具直銷業者展開強制搜查行動,從收押的資料中,過濾出多重強迫推銷的受害人名單,希望受害人主動出面指認。
9.亞洲地區相繼對直銷提出嚴格限制,繼韓國、中國大陸之後,日本亦修定法規。
韓國及中國大陸去年先後針對直銷提出嚴格的限制。
韓國政府於7月間,做全面修改直銷法,對於「直銷」做出嚴格的規定,如:(1)登錄實質資本必須超過3億韓圜(約1200萬台幣);(2)董事級的銷售可能商品上限額為每件商品100萬韓圜(約4萬台幣);(3)對消費者實施保證金交託制度;(4)法人、本社員工不得入會;(5)對銷售人員報酬之限制;(6)禁止組織及銷售人員身分的讓渡移轉;(7)冷卻期從14天延長至20天;違反者得處以7年以下或2億韓圜(約800萬台幣)的罰鍰,罰則大幅地提高。
中國政府亦於去年10月針對直銷發出強制性政策的適令,主要內容為:(1)禁止新直銷公司的設立;(2)既有業者必須由地方政府重新審核,以確立是否為老鼠會或有銷售劣質商品等不法情事;(3)既有業者經審核後,得以繼續營業,但只能在該地方行政區內活動,不得擴及其他地區或全國;(4)現有業者必須徹底登錄。
10.宣傳講習銷售最大公司改弦易轍,全面廢止宣傳講習的通路。
宣傳講習銷售業界的龍頭老大─Natural Group公司去年4月進行組織變動,5月份起全面廢止宣傳講習銷售通路,此舉震驚了直銷界。對該公司而言,宣傳講習銷售的年營業額為170億日幣,佔該公司總營業額500億的三分之一左右。
該公司社長於4月份接受業界媒體採訪時,談到了退出宣傳講習銷售的原因:「為配合時代變化的腳步,故不願再依賴業績不穩定的講習銷售,而希望致力於業績穩定的店舖銷售上。」
該公司組織大幅調整的同時,也力求店舖經營型態的改變,也就是將原本直營的店舖逐步改為加盟店。最早期該公司的直營店舖為70餘家,主要產品為健康、自然的食品;8年前陸續收購店舖,使原先的經營者成為員工之一。但由於直營店舖的經營未盡人意,5年前再以實驗性質將虧損店轉為加盟性質,至12月份計有264家店轉為加盟,其中129名員工成為加盟店的老板。
廢除了社會評價較負面的宣傳講習銷售,雖然將驟然減少三分之一的業績,但該公司預計可藉由直營店的加盟化,降低人事費用以及新事業的開發來補足。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馬來西亞體系中心面面觀

台灣與馬來西亞的直銷規範比較

韓國直銷業態最新報導

亞太地區─全球直銷產業目光的焦點

日本直銷市場體質革命

馬來西亞:面對挑戰規畫前景

馬來西亞為2020發宏願

馬來西亞的直銷空間無限寬廣

馬來西亞健康市場概況

日本直銷業傳單戰術合法嗎?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