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傾聽、只是傾聽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游松基
期數 / 第225期
傾聽、傾聽、只是傾聽
朗讀:
你是否曾經因為溝通不良而受苦或吃虧?在親子關係上、在親密關係上、在工作上、在生活上……每個層面都必須溝通,即使獨處時也要對自己溝通。溝通得好可以讓你賺錢賺得更快更輕鬆,可以讓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是可以讓你快樂。溝通可以是工作伙伴之間的會議、商業上的談判、親人或朋友之間的閒談、對客戶的銷售、面對群眾的公眾演說、甚至自己內在的對話,我們從一出生就開始溝通,然而你是否持續精進溝通的意願和技巧呢?
溝通的品質決定生命的品質
Zoltan是我生命中的一個重要導師,他是溝通領域的頂尖教練,曾受聯合國之邀到中東舉辦一個特別的課程,參加的學員全是來自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婦女,因為兩國之間的戰爭或恐怖攻擊,她們有些人失去了丈夫、有些人失去了孩子,你能想像這二群來自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甚至可以說是世仇國家的婦女,聚在一起上溝通課程會是如何的場面?這二群彼此仇恨的婦女在課程中彼此叫囂、咒罵,場面非常火爆,然而課程結束時,雙方卻互相擁抱、哭泣,最後帶著諒解和平和的情緒回家。
是什麼力量造成如此戲劇性的轉變?溝通可以使人改變想法、改變決定、改變行為,這就是溝通的力量!Zoltan告訴我們這一場溝通課程中的關鍵技巧就是──傾聽。
深刻的傾聽建立深刻的連結
溝通的目的是達成共識、得到雙贏、滿足雙方的需求,然而大多數人都不善於表達自己的需求,有時害怕說了也得不到,因此乾脆不說,更多時候連自己也不知道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卓越的溝通者可以「聽見」對方沒有說出來的需求,甚至在傾聽的過程中已經滿足對方真正的需求。
溝通是否有效,取決於雙方的連結強度,如同網路的連結,過去撥號連線只有56K的速率,資料太多就會造成阻塞或當機,我們需要如同光纖寬頻的連結,才能接收對方的大量資訊,尤其是對方沒有用語言表達出來的資訊。
傾聽是溝通的根本,是為了「聽見」對方的需求、滿足對方的需求,而且每個人都想要被聽見、被看見、被接受,傾聽是打開自己的頻道,接收對方的資訊,當你開放的頻寬越大,越能快速接收對方大量的資訊,越能了解對方,如此才能真正滿足對方的需求,當你滿足對方的需求,對方也會想辦法滿足你的需求。
生命的動力來自連結
許多人都以為自己是很好的傾聽者,其實他們只是等著要說話、想表達自我,他們想到的是自己的需求。真正的傾聽是主動的而不是被動的,要付出很多能量,很少人教我們如何傾聽,因為他們也不是好的傾聽者,而且他們也沒有學習過如何傾聽,多半人會學習表達而不是傾聽。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一個卓越的傾聽者,只要持續地學習和練習。在此提供你一種有效的傾聽技巧:
首先讓自己專注於當下,你可以做幾次深呼吸,也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體感受或周遭環境正在發生的一切,聲音、影像、溫度、味道都可以,這個步驟把你的注意力從腦中的想法或思考轉移到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情。
接下來,把所有注意力放到對方身上。
再來,注視對方的眼神,但不是瞪對方,眼睛所傳遞的訊息是既快速又直接的,這個動作或許會令你感到不自在,可以用深呼吸來化解這種不舒服的感覺,這需要長期的練習。
傾聽時,同時感知對方的說話內容和對方本身,語言內容只佔10%,對方本身所傳遞的非語言資訊佔了90%。
放下批判,放下自己的信仰、觀點、價值觀,無論對方說什麼都接受,單純地接受,不反對也不用贊同,配合深呼吸。當你開始判斷或分析對方的話時,你已進入自己的世界,斷了和對方的連結。
克制提供建議的欲望,只是傾聽。我們都難免會想要幫助對方解決問題,然而當你思考著如何幫忙時,你又進入自己的世界,切斷和對方的連結。
真正的傾聽是專注於對方的一切,放下自我意識,乍看之下好像是危險的,然而當你和對方建立真正的、深刻的連結,對方會感受到彷彿和你是一體的,不再是對立的,你的利益就是他的利益,你的苦痛就是他的苦痛。
如果溝通過程中感受到不舒服的情緒,多用深呼吸並在心裡說「謝謝你」。
請記得每個人都希望「被聽到」、「被看到」、「被感受到」並且「被接受」。
或許你已經注意到,真正的溝通技巧其實就是「愛」。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