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好水,保健康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190期
喝好水,保健康
朗讀:
炎夏期間,因為流汗造成人體水分流失,於是許多人便以大量進水來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以喝水來補充水分的做法雖然正確,但你知道嗎?你喝的水是不是好水,以及你喝水的時機及方法是否正確,都會影響到你的健康,本文彙集專業飲用水業者對水的深度探討,帶領讀者一窺飲用水的堂奧。
水是人類維持生命運作最重要的元素
有生命的生物都含有豐富的水。水存在人體細胞及組織中,水能調節體溫、攜帶養份,所以水除了在消化、吸收、運輸、排泄生理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外,水中所含礦物質,也是提供人體養份的重要來源之一,它可說是人類維持生命運作最重要的元素。
水約佔人體重量的70%,而人體細胞中一半以上是水份,水分流失與人體老化呈現正比的關係,也因此,年輕人體內的水分較多,且隨著年齡增長不斷遞減。
研究指出,新生兒體內水份約佔人體80%以上,而老年人體內水份則降至60%以下;此外,男女間也有差異,女性因身體所含脂肪較多,而脂肪內所含水份又較少,故女性體內水分普偏較男性為低,其差異大約為10%左右。
既然了解水在人體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人類生命的延續又必須以水做媒介,故飲用水的品質絕對攸關身體的健康。喝好水能保持皮膚濕度與彈性,能防止老化,是身體保健與青春活力的重要來源!
水與疾病
人體中有70%是水,所以改善體質首要先從飲水著手,同時亦要兼顧其中的礦物質與比例含量,因為只有真正地瞭解喝水的重要性,才可獲得真正的保健功效,並建立新世代飲水的新觀念。
因為水可以活絡血流、攜帶養分、抗體和血球到病灶,也可以攜帶廢棄物、病毒和毒素離開病灶,長期飲水不足的人,除了容易衰老外,也容易皮膚乾燥、患有胃病或神經衰弱等疾病,此外包括便秘、氣喘、高血壓及免疫系統相關疾病,都與長期慢性缺水有關。
至於水對身體不同疾病有哪些療癒功效,說明如下:
感冒、發燒:補充失去的水份,維持體內水分平衡。
結石性疾病:沖走結石,協助器官有正常的水含量。
氣喘:稀釋呼吸道分泌物。
便秘:潤滑腸道,避免腸道失水。
膀胱炎:沖走體內細菌。
痛風:可防止關節四周的組織堆積尿酸鹽結晶體沈積,並使尿酸自腎臟排出。
不好的水會致癌
現代人受環境、工業污染、食品添加物、藥物副作用影響,使化學物質長期累積在體內,引起各種慢性病變,甚至危害遺傳因子,因此如何將體內污染物排出體外,是相當重要的課題。如能飲用溶解力、滲透力較好的水,即能快速運送養分,並將體內老舊廢物與毒素排出,促進新陳代謝、淨化身體。
美國癌病協會指出「總三鹵甲烷」與人類癌症的增加有絕對的關係,更發現飲用氯水的人,罹患膀胱癌的機率是其他人的兩倍。
而早在1974年,美國醫學家達瑪提狄恩即發表一項聲明:「正常細胞周圍的水構造、水分子整齊的排列著,但癌細胞周圍的水構造、水分子卻紊亂而不穩定。」
日本著名的「新水會」代表林秀光博士更直言:「並非因為癌症而導致水紊亂,而是由於水分子紊亂才形成癌症。」
由此可見,喝了不好的水不僅不能讓身體健康,甚至有可能造成癌症的發生。
何謂純水?
純水是利用高科技RO逆滲透之滲透原理,可以有效過濾水中所含細菌、病毒及各種化學有毒物質,是一種極純淨、不含任何礦物質的水。惟使用逆滲透法應注意如果薄膜太久沒有更換,將可能使飲水含帶細菌;此外,純水最大的問題不在於未含任何礦物質,而是它的pH值呈酸性,是一種「酸性水」,且因為純水中不含任何礦物質,人體需要的鈣、鉀和鎂統統不見了,長期飲用亦有可能會對人體造成血管疾病、心臟病、骨質疏鬆症等問題。
何謂蒸餾水?
蒸餾水是利用加熱煮沸的方式,將水蒸發後凝結,以達到去除水中雜質的目的,所以沸點比水高的污染物,如重金屬、農藥、陰陽離子及其他溶解固體會被留下,而且在煮沸的過程中,也會殺死多數細菌,但是沸點比水低的揮發性有機物質,如三鹵甲烷就有可能隨著蒸餾水進入收集桶中。
真正的蒸餾水造水成本很高,國內學者曾就國產蒸餾水做過調查,發現多數業者都採用離子交換樹脂方法過濾而已,並不是真正經過蒸餾。
成人每天飲水至少2000㏄
對大部分的人來說,喝水保健絕對是好事,不過對一些特殊疾病的人,可就不能隨便多喝水了。
成人的尿量每天控制在1500c.c.左右,腎臟的負擔最小,功能狀態最好,不管是高於還是低於這個數字,都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如果是心臟衰竭或是腎臟病患者,本身排水功能已經欠佳,如果長期喝太多水,易導致心臟或腎臟超過負荷,因此有以上兩種疾病的人,喝水量必須請教醫師。
至於成人如何衡量水喝得是否太多,方法很簡單,只要大概估計自己喝的水量(每公斤x 30c.c.),跟排泄出來的水量比較,如果差距在1000㏄以內,都算正常範圍,因為流汗排出的水量不易估算。
醫界公認的喝水標準範圍是成人每天2000㏄,這包括平常喝的湯,或是固體食物中的含水量,因此一個健康的成人,每天吃喝的水,只要不低於2000㏄都算是健康範圍,但如果是有腎臟疾病的人,因為體內不容易代謝水分,飲水量最好請教醫師的意見。
另外,睡前、洗澡時水分最容易流失,因此洗澡後最好馬上喝杯500c.c.的水,如果有泡澡或是洗溫泉習慣的人,最好在浸泡前喝500c.c.的水,並避免在浴室停留太久,以免水分流失過多,否則容易發生呼吸困難、甚至休克的現象。
而人在睡眠中仍會消耗一至兩杯左右的水分,特別是夏天,許多人都會開冷氣睡覺,卻不知冷氣的除濕作用,會讓人體的水分更易流失,因此睡前最好也要喝杯水。
至於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的飲水相關事項,包括:
1.喝溫熱的水,夏天很多人都會選擇喝冰水,其實冰水對胃臟功能不利。
2.空腹喝水,因為水會直接從食道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體吸收。
3.常喝水也要注意常排尿,不要因為事忙而憋尿。
遵守上述這些飲水原則,及注意你所喝的水的品質,才能常保身體健康。
小檔案:
好水應具備的條件
1.不含對身體有毒、有害的物質。
2.應含有人體所需的均衡礦物質與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包括:鋅、錳、銅、鐵、鈷、氟、矽、硒、鍺、釩、鎵、鎳、錫、鑭、鋰等元素,人類對這些微量元素的需求量雖然微乎其微,但在極度缺乏的情況下,又可能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3.水分子團小,能迅速滲透細胞,使體內養分和氧的運送及代謝順暢。
4.沒有添加氯和總三鹵甲烷等有害人體的添加物。
小檔案:
什麼是軟水?硬水?
軟、硬水的區別主要在於含礦物質的多寡,如果水中所含的鈣、鎂、鐵、錳等較多,其陽離子和一些容易與水中存在的特定陰離子結合之後,便會形成硬度,亦即通稱的「硬水」,反之,即稱為「軟水」。
「硬度」是經由計算水中的鈣和鎂兩種礦物質含量總和而得。一般而言,水中含有少量的礦物質,硬度在100ppm以下即為軟水;水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硬度在300ppm以上則為硬水。
以硬水當作飲用水對人體沒有害處,有時反而有好處。在某些水質特殊的地區,甚至要在水裡添加礦物質,譬如加氟以防止孩童蛀牙,加碘化鉀以防止甲狀腺腫大。專家學者針對「飲用水中的硬度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水中硬度的高低與循環系統疾病的罹患率呈反比關係;換言之,鎂鈣較多的硬水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反而較為有利。
硬水的缺點是在煮沸時容易在鍋底或加熱氣的管線形成鍋垢,或以硬水洗滌衣物時,可能須用較多肥皂以去除汙垢,且有比較多的沈澱物;在軟水方面,長期飲用軟水會造成礦物質缺乏,其中尤以微量礦物質不足,即是導致各種慢性病和提早老化的主因。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