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活得踏實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傅佩榮
期數 / 第138期
在工作中,活得踏實
朗讀:
我看她一眼,心想她先生應該是個中年人,怎麼會變成流氓,走上邪路呢?左邊的小姐緊接著問「不會吧!您先生年紀也不小了,怎麼會變成流氓呢?」這等於是替我發問了,所以我豎起耳朵,想聽清楚右邊的小姐怎麼回答。她不慌不忙地說:「我先生現在『留』在家裡幫『忙』」。原來如此,她把『留』與『忙』這前後兩個字,組成「留忙」,然後故意用諧音說成「流氓」,讓別人大吃一驚,也達到了自我解嘲的效果。
這是一件「中年失業」的個案。真正遇上了中年失業,恐怕很少有人能像這位小姐那麼豁達,如此幽默的口吻來描述。失業的日子不好過,我們有工作時,怎能不珍惜呢?
有一所養老院,曾經公布一項調查研究的結果,讓我們對於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院方將老人分為兩組,一組中,每人負責照顧一盆花;另一組的老人,什麼事都不必做,純粹只是休息養老。長期下來觀察所得的資料顯示:在身體狀況相似的前提下,第一組要負責照顧花的老人,平均多活兩年以上。由此可知,一個人有工作可以做,哪怕只是照顧一盆花,也會激發更強的生命力,活得更久。許多人在退休之後,主動到醫院或慈善機構擔任「志工」或「義工」,這時他們所考慮的不是薪資待遇,也不是社會地位,而只是單純的「有工作可以負責」,因為這樣將使生活變得踏實。
我有一位朋友,當了三十幾年公務員,退休之後一個月就覺得無聊了。原先真得沒有料到每天上班「居然」是個甜蜜的負擔。現在不必上班了,反而開始煩惱。他心生一計,就吩咐太太說:「以後你每天買菜之前,請先寫一份菜單,由我來批『可』之後才去買。」原來他上班所做的事,主要就是批公文,現在沒有公文可批,只好試圖批菜單了。
看到以上的說法,足以肯定工作是必要的。找到任何一份工作,都表示自己是有用的,可以發揮能力(心力或體力,知識或技能),對社會有所貢獻,並且取得應有的報酬(包括薪資與身分地位)。然而,問題在於:有多少人是「樂在工作」的呢?工作的壓力難道不是我們煩惱的來源嗎?我們最想知道的是:什麼樣的工作是沒有壓力的?譬如,我在大學教書,面對學生時固然沒有太大的壓力,但是學術界的競爭則是校際與國際的,並且好像永遠沒有盡頭,因為還要想到人類的過去與未來。有時我也幻想找個比較單純的小工作,朝九晚五有什麼不好呢?
面對工作,有兩個基本策略:一是在工作之中尋找樂趣,二是在工作之外培養興趣。譬如:一個老人負責照顧一盆花,看著花開花落都有定時,而自己的心血與自然界的造化可以互相配合,這不是莫大的喜悅嗎?我們認真工作,眼看自己推銷的產品對顧客有所幫助,業績也在逐步成長,這時領取待遇不是感覺很踏實嗎?
至於在工作之外培養樂趣,可以選擇的項目就很多了。譬如:美國藍球界的麥克˙喬丹來訪問期間,許多球迷細數他們收藏的球鞋、球衣以及相關商品時,無不喜上眉稍,津津樂道,連我們這些在電視機前的觀眾也分享了他們的快樂。個人的嗜好未必要花費大量的金錢與時間,只要能使自己偶爾靜下來,在悠閒中恢復繼續努力的勇氣就夠了。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是人生沒有工作將會變得空洞而乏味。因此,我們首先要從工作中體會一種「踏實」的感覺。沒有這種落實感,幸福將顯得更為渺茫。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