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好不一定叫座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173期
叫好不一定叫座
朗讀:
專家未必是贏家
如果不懂得行銷,那麼在商場上,商品很可能就會滯銷,叫好不叫座;如果不擅長溝通,那麼在人際關係上,人脈絕對不廣,人緣必定不佳,那麼即使擁有專長,也未必能受人賞識和提拔。
經營一個企業,有兩大使命必須完成,一是開發、生產優良的商品或是提供卓越的服務,以解決人們的問題、痛苦,或帶來方便和歡樂,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欲望,甚至搏得眾人的尊敬和讚嘆,不但在人們心中,也能在歷史上留下令人難忘的一頁。
其次就是要能賺取合法、適當的利潤。松下幸之助說:「經營企業若不能賺錢,就是罪惡。」因為每一個企業,無論大小,都有為數不等的員工、股東、經銷商以及上下游之間往來的合作夥伴,如果公司虧損甚至倒閉,那將會造成多少人的生計大受影響,甚至是引起社會問題。
因此,在企業的經營上,如果商品不但能叫好,同時還能叫座,那一定是所有執事著的夢想,因為如此一來不但能顧到現實、必須求生存的一面,同時,也能實踐本身的理想,造福人群,獲得大成就。
同樣的,相較於企業,個人也是如此,我們除了要不斷增長本身的能力和經驗,將才華發揮到淋漓盡致,並且能在工作上一展長才、脫穎而出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環不能忽視,就是能不能適度地行銷自己,讓別人知道、了解與接受、進而獲得支持,爭取合作。我們經常看見許多人雖擁有專業技能,但在人際關係上卻是一團糟,以致在職場上寸步難行、到處碰壁。
如果企業犯了「叫好不一定叫座」,而個人遭遇到「專家未必是贏家」的下場,那麼追根究柢,真正的原因是對於行銷觀念不正確、態度不良以及素養不足所造成的。這在商場上叫作行銷,但是在人際關係上就叫作溝通,其實二者是一致的。
輸入什麼 輸出什麼
那麼正確的行銷觀念和認知有哪些呢?二十年來,我訓練出25000名優質的行銷人員,同時也整理出有助於導正行銷工作,發揮銷售潛能的一些觀點,特列於下與讀者分享:
*生產減掉銷售就等於廢物。以往我們都認為廢物是指有缺陷的、不堪用的,但其實不對,例如我們生產出100個商品,卻只銷售出80個,剩下的20個就叫廢物(即使那仍然是完好的商品)。換言之,一個東西,當然也包括人在內,被生產出來只是其中的一段過程,不是真正的目的,最終仍然要「物盡其用」,完全發揮其價值。既是如此,行銷素養的重要性可見一般。
*每個人都在推銷,即使你不是推銷員,你仍然在進行推銷的工作,因此,只要你能學好如何推銷的藝術,可能什麼事都能做的好;反之,若不精於推銷,很可能商品會滯銷、才華會被埋沒,計劃永遠胎死腹中,甚至孤軍奮鬥,缺乏奧援。
*顧客喜歡買東西的感覺,但討厭被推銷,因此好的行銷人員,一定是在協助客戶購買,以滿足客戶的需求為主要考慮因素;失敗的推銷員則是一心一意想要將東西賣出去,而無視於客戶是否真的需要。
協助購買 以客為尊
*在心理上,有個叫作神奇的矛盾點,也就是說,你越施壓,對方的反抗就會愈大;你越急於銷售,對方就會越想拒絕;你越自私,只想到自己,那客戶是絕對不會對你有好感的;當然,如果你缺乏智慧,又急於追求成功,成功也會離你愈來愈遠。所以,從現在開始,不要一味的追求自己所想要的,應該是去協助他人得到他們所想要的。
*請把推銷員改成推銷人,因為這個字能提醒你最重要的銷售核心以及成功的秘訣,那就是,不要忘了在每一筆成功的生意背後,都有人的因素。你是在和人打交道,必須去了解和掌握人性,如果你把焦點完全放在商品上,那你只不過是一名小販或賣匠而已。
*銷售的目標和目的並不相同,但是可以相輔相成。行銷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客戶;而銷售的目標,則是要賺取利潤。前者能讓你感覺有意義,會快樂;而後者則讓你有成就感、能生活,而要想達成推銷目標、能賺到金錢,達成頂尖成就最好的方法,就是完全融入到銷售目的的領域之中。
*比成功更高的境界叫做喜悅,而這只有你不再促使別人去做他不想做的事,回到銷售目的,也就是協助客戶這個核心議題上時,你的壓力才會減少,你的喜悅才會油然而生。外在的成功是以一個人能贏得或佔有什麼來做評價,而內心的喜悅則是端看一個人能付出、貢獻多少而定。
*人的大腦常常分不出來是實際的還是想像出來的,因此是否能運用老天爺給我們無價又無限的心智潛能,有助於我們的成就表現,這就是成敗的關鍵。無論你是想增加銷售的動力、或是想提升客戶購買的感覺,你都必須學會運用心理的觀想法或冥想法,因為好的想法會帶來好的感覺,而好的感覺則會帶來好的行動;反之,許多推銷員在出發拜訪客戶前,都是在自己嚇自己,任憑自己的大腦充塞著以前失敗的陰影,結果不但軟化了自己的鬥志和信心,也增長了顧客購買的阻力。因此,當務之急,你必須學會如何只花一分鐘的時間,就能使自己的心思進入一種巔峰表現的狀態,若能如此,你幾乎無往不利。
*要了解客戶。在沒有找到對方需求之前,在未明白他的購買動機和利益之前,不要一味賣東西。在你從別人的角度和立場去想之前,首先,必須先放棄自己的角度和立場,否則,你很難充分地了解對方。既然如此,又怎麼可能賣的出去呢?還有,即使你是商品專家、銷售專家,不要忘了,在去了解客戶之前,先忘了你自己是專家,否則你會太過主觀、自以為是,而這些都是能令銷售事業致命的錯誤。
*當你覺得銷售很困難時,只要換一個角度去想,你和其他人喜歡些什麼?喜歡如何購買?喜歡什麼樣子的銷售人員?將心比心,抓住問題的關鍵就不遠矣!
*人們不是買商品或服務,他們是買在想像中產生的感覺,所以,你要謹記在心,不要賣牛排,而要賣牛排端出來時的那種玆玆聲。要相信真正能觸動一個人行動的是感性,而非理性;要知道推銷員和型錄對客戶而言之所以不同,不是因為你說的不同,而是因為感覺不同。因此,如果一位行銷人員不夠感性、甚至不懂人性,那我們會建議他,還是及早離開這個行業算了。總而言之,購買是一件令客戶愉快的事,而幫助別人正是讓人覺得快樂的所在。我們的職責就是要延伸這種美妙而又快樂的感覺,的確,行銷不只是商業行為,還是一種藝術的境界呢!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