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中國式管理為什麼不主張事必躬親?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曾仕強
期數 / 第159期

    中國式管理為什麼不主張事必躬親?


朗讀:

要坐以待斃不成?我們不贊成事必躬親,因為這樣一來,部屬得不到成長的機會,久而久之,就會造成人才斷層,以致無人可用。
我們只是不主張事必躬親,意思是除非萬不得已,千萬不要這樣。事必躬親,並非完全沒有好處。在事業初創時期、變革 時期或重建時期,領導者為了激勵士氣、培育自動自發的良好習慣起見,可以短暫為之,見好就收。如果長期沉溺其中,或者被迫非如此不可。那就是三國演義看到下半段,諸葛孔明六出祁山的故事,令人愈看愈傷心。除了感慨萬千之外,還有什麼樂趣?
事必躬親,是領導者的癌症。很多人談癌症而色變,在實際戰場中,卻深深陷入事必躬親的漩渦而樂此不疲,真是不知從何說起!沾沾自喜地自我解嘲:並不是不知道這樣不好,而是不這樣就會一事不成!竟然不知道自己正在嚴重地警告自己,豈不是自作自受?
為什麼找不到合適的人?為什麼能用的人都跑掉了?為什麼能幹的人都袖手旁觀?這些問題,是所有事必躬親的人士,必須反省的。當年楚漢之爭的項羽,值得我們借鏡。英勇無敵,卻四面楚歌,是什麼原因?
無人不可用,可能理想過高。用人之所長,應該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單打獨鬥,已經證明不符合時代潮流。事必躬親,與單打獨鬥,又有什麼不同?
此事非我不可,是事必躬親的原動力。主管的心中,認定在團體之中,人人都不如我,或者都靠不住,才有這樣的想法。部屬看出主管的心態,知道在這樣情況下,勢必多做多錯,因為再怎樣做,主管都看不順眼,也都不能放心。不如少做少錯,甚至於不做不錯。逐漸形成風氣,能做的也不敢做。累死主管事小,有力量不敢使出來,才是最大的成本浪費。
若是膽子放大一些,先讓部屬表示意見。再順著部屬的想法,推進一步,拉他一把。讓部屬有信心表現,或者在實際的操作當中學習,自然一回生兩回熟,愈來愈順乎,也愈讓主管放心,豈不是提升組織力的有效途徑?主管捨不得把機會讓出來,恐怕才是最大的障礙。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是命運還是決定(下)

許鴻慶,因為用「心」,所以他值得

誰才夠資格實施中國式管理?

超越「一試成主顧」,做到「一邀成家人」

修鍊推薦的能量

直銷P字訣

大馬直銷公司進軍海外市場概況

步伐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方向

攻心銷售

ETF大觀園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