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化學精神戰勝物理性格─認同感經濟學下的典範轉移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詹偉雄
期數 / 第115期

    化學精神戰勝物理性格─認同感經濟學下的典範轉移


朗讀:

小時候,如果有位同學家是開工廠的,那可是一件幸福的事。我們可偶而搭上接送這位好友上下課的黑頭車、動輒吃到他請客的冰棒,還可以到他有冷氣的家裡,聽那白馬牌的八聲道音響。那是一個商品拮据的時代,有了可以生產的工廠,幾乎就保證你「現在」是個有錢人,「未來」也仍將是個富翁。
時代變得好快,現在開工廠的老闆,跑經濟部「中小企業紓困」專案似已成家常便飯。原因很簡單:人人都吃得起冰棒、家裡停車比買車更難,這是一個供給過剩的時代,幾乎每一類商品都有個數十、百種可供選擇,它們價格低到差不多、品質好到差不多;經過這幾年競爭後,連贈品都差不多。
這幾年四竄的全球化熱浪,真是讓人「破產不眨眼」的兇手。在《A Future Perfect》(中譯本書名《完全大未來》)一書中,美國知名薪資專家Graef Crystal就指出:「跨國企業」、「企管顧問公司」、「商學院」、「企管大師」就像是跨國的「病毒」一般,正快速改造世界的工廠和企業,大家不只製造成本愈來愈接近(都買Oracle的資料庫,都裝上SCM、ERP……),連行銷手法都愈來愈雷同(定位、市場區隔、明星代言……),當商家再也找不到差異因子時,哪種產品可以活下來?
也就在這種共同的愁苦中,去年和前年不景氣時極少數「熱賣」的產品,卻隱隱然透露了一些線索,為了統稱方便,姑且叫它「認同感經濟」。有一些商品售價和同類一般高、品質和大家差不多,但卻賣得一枝獨秀,它靠的是讓消費者感受「同一國」、可以相濡以沫的品牌或商品性格,例如濱崎步、周杰倫的唱片;可口可樂的「酷兒」(Qoo)飲料等。
有位高中生幾乎所有音樂都是「拷」來的,唯獨周杰倫的唱片,即使已經買過專輯,曲目相同的精選集他也要再買,「我們要齊心協力幫助他繼續做音樂」是他的回答。這種認同式消費的力量愈來愈大,大到幾乎每一種商品新上市都成立一個「官方網站」(Official website),網站上的內容幾乎不是價格和品質這些老套廣告,而是「我的奮鬥」般的商品血淚故事。
這是不是一個商業的典範轉移?很可能!歷史上幾乎每次經濟大蕭條,都孕育了新的做生意方式,沒倒閉的公司都明白:用大家都會的技術去製造銷售產品,只會帶來供過於求的衰退,每一家企業都是「侏儸紀公園」裡的恐龍,「生命會自己找出路」。當產品的「物理性格」再也拼不出差異點,產品的「化學精神」開始成為「暢銷貨」和「庫存品」的分野,換言之,由老闆到員工的核心知識,必須由MBA邏輯式的教材,進階到理解眾人情感的同理心訓練,糟糕的是:你不是那一「國」的幫眾之一,你還真做不出那種產品。
(本文取材自工商時報經營知識版,作者為《數位時代》雜誌總編輯)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網路時代離不開人性關懷

服務優劣存乎第一線人員能否施展魔幻般的魅力

新世紀企業經營型態與組織發展趨勢

公民的品質

可貴的良心

交友的考量

謙虛納百福

知性溝通---酒後不亂

女性商品泉湧消費熱潮激昂

直銷產業公益活動新紀元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