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係的裂縫,來自於你相信的「理想」,在現實裡被背叛了;但每一段信任的崩解,都可能是一次修復與成長的機會;尤其在直銷這門與人連結的事業裡,你怎麼處理衝突,就決定了你能帶多大的組織。不完美的修補,也是一種選擇前行的勇氣。
兒子近來突然額頭與背部狂冒痘,兒子表明沒有看醫生的必要性,但我仍擔心是否身體有什麼異樣才造成這個現象,三番兩次的溝通,兒子心不甘情不願地被我帶到診所,才確認這正是進入青春期的典型狀況。
醫生細心跟兒子說明:「這段時間是決定你身高可以長到多高的關鍵期,你想長高到180公分,就要每天有8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跳繩運動與補充蛋白質。平日臉部做好清潔,可以改善青春痘的問題……」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AI
回家路上,兒子說:「我之前問過ChatGPT痘痘問題,ChatGPT回答的內容跟醫生說的沒什差別,再不久,ChatGPT可以取代醫生問診開藥方,我們再去藥局買藥就好,可以省去交通與排隊掛號看診的時間。」
兒子這段話讓我第一次深深感受到AI科技已經進入我的日常生活圈。α世代是被數位環境養大的世代,他們的學習來源、互動的主要對象變成ChatGPT或DeepSeek後,所謂人際圈的定義也將重新被調整,與AI關係的交流與管理,是這個世代的課題之一。
有句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有好的人脈,在生活或工作會有一定幫助。未來這句話將變成:「在家靠父母,出外靠AI」,會運用AI且會判斷AI提供訊息真偽,將是讓自己生活得安全與有效率的關鍵點。(註:《行銷5.0》書中載明,α世代為西元2010年後出生的數位原生世代之子女,每個世代都是由不同的社會文化環境與生活經驗形塑而成)
減脂變瘦身顧問,改變自己影響他人
「菁,母親節快樂!我傳給妳的照片,有看到我減脂的成效吧!」
我回傳Line訊息:「兩張照片看起來最明顯的是,妳的臉蛋瘦了一圈」
「這過程讓我覺得瘦得很健康,各個健康指數都有進步,我們下周三下午2點在老地方見面,心中有事碰面聊。」
「妳不用上班嗎?」
「見面再說。」
傳了一個「ok」的貼圖給阿月。
如期赴約碰面,「阿月,妳本人看起來比照片的體態更輕盈,氣色也比以前好。」
阿月眉開眼笑回覆:「調整飲食、搭配健康食品、每天每餐上傳餐點內容,營養師秋姐會給到明確分析食物的熱量、蛋白質、身體質量數等指標,也會建議如何吃得更健康。」
「這對我來講是需要花心力與時間,而且要注意東注意西的, 很佩服妳的毅力。」
「剛開始我半信半疑照著營養師的話做,心中打的算盤是我自己先試,有效的話就可以說服女兒一起為健康瘦身,沒料到每周每月健康指數都有改善,而且我是個活招牌,親友看到我的第一個反應,就會問怎麼減重,就這樣持續將近6個月,半年後我把銀行的工作辭掉,轉換成經營健康食品的直銷商。」
我驚訝地問:「妳是家中的主要經濟支柱,辭掉工作後,收入的穩定性有考量過?」
上線跨線挖人,組織倫理的信任裂痕
「算命師父說今年運勢好,可以轉換事業,但最近營養師秋姐,也就是我的上線,對我招募的會員小陳特別好,我經營的瘦身群組有20多位會員,秋姐在上個月的月聚會時認識小陳,就私自把小陳邀請到她自己的瘦身群組,直到這月初,我通知小陳5月培訓課程的時間,小陳說秋姐的群組上有公布5月的行事曆了,當下我才知道小陳在秋姐的瘦身群組中。這件事讓我對秋姐的為人打上問號,也很生氣,這個上線說一套做一套,明明說這個團隊的組職倫理是我們的第一準則,卻自己打破這個準則,我可以申請換上線嗎?」
我問:「好奇秋姐為什麼私自邀小陳進入自己的直屬會員群組中?」
「喔!當天我知道時,就打電話給秋姐,秋姐竟然說小陳是個很積極學習的人才,是明日之星,邀她進入她的群組可以學習輔導會員的內容……解釋很多,但如果這是對我好,在邀請小陳入群組前,怎麼不事先跟我打招呼?」
生氣,不一定是壞事
「阿月,妳有讓秋姐知道妳在為這件事生氣嗎?」
「沒有, 因為我已經不在乎這件事了,我會等我業績做得比她大時,再告訴她對我的傷害,現在我沒有做得比她好,她不會把我當一回事。」
「妳因這件事是生氣正常的,這事影響到妳對秋姐的信任度也是正常的,若我是妳,我也會跟妳一樣的反應。同時,我會讓秋姐知道我生氣的原因,這是生氣的正面效益,至於秋姐是否會調整,那是秋姐的功課。反之,生悶氣是傷己傷身。
「阿月,妳若已經不在乎這件事,就不會約我聊了。當遺失行李、航班延誤發生時,航空公司會運用一些方式修補旅客的心情,如補償餐券。有時候,人際關係也需要這樣的修補工具。與秋姐的關係有裂縫的存在,是可以修補的。」
經營直銷事業猶如經營人際網,一粒米養百樣人,在發展過程中多多少少會遇到與某人因為某事而造成關係的縫隙,這個縫隙的原因通常就代表「妳所認為的正確之道在妳眼前遭到否定」,換個說法就是「妳的理想在現實中遭到背叛」。就如阿月認為的組織倫理之道,在現實中遭到秋姐的背叛,兩人的信任關係產生了裂縫。
關係裂痕的三步修補法
以下提供幾個步驟為人際裂縫修補法:
- 勇敢表達生氣:告訴對方什麼樣的事實或行為讓妳生氣了,造成了什麼樣的傷害。
- 接受事實並調整期望值:承認沒有人是完美的,即使對方從來沒有想傷害妳,對方也不可能符合妳所有的價值觀或滿足妳的所有需求。
- 雙向溝通重新建立信任感:彼此討論出哪些方面需要調整,需要做些什麼可以對關係加溫。
雨再大,終會雨過天晴;再生氣,也終會度過。下次遇到生氣的人事物時,可以試試以上的修補法,妳將會發現,生氣可以產生正面能量,讓自我心智再提高了一個層次。
已逝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說:「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永遠不跌倒,而是每次跌倒後都能重新站起來,別一直躺在地上舔傷口。」親愛的,有什麼樣的關係曾讓妳感受到生氣或傷害嗎?再不完美的修補行動,也勝過完美的等待。
重點字設計:
人生最重要的事,不是永遠不跌倒,而是每次跌倒後都能重新站起來,別一直躺在地上舔傷口。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