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智集團2024直銷菁英共學營,第三場講座由傳智集團馬來西亞分公司總經理傅興漢主講「大馬風雲再起——搶佔東南亞商機,一定要懂的新戰略」。做為全球第6大、亞洲第4大直銷市場,馬來西亞一直是全球直銷公司積極插旗的據點,傅興漢從台灣公司的角度出發,與學員一起討論進軍馬來西亞市場的要點。
‧攝影/康霽、林忠成
以國內生產毛額(GDP)來看,馬來西亞的經濟規模在東南亞排名第5,世界排名36,今年最新統計出的全球競爭力排名則居第34位,鄰近新加坡、印尼、汶萊、泰國、越南等國,地理位置的優勢也為馬來西亞發展跨國市場帶來利多。
根據台灣駐馬來西亞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經濟組資料顯示,馬來西亞政府2022年發布的「第6次全國人口和房屋普查報告」,2020年馬來西亞全國人口約為3,245萬人,其中馬來西亞公民為2,980萬人,有2,060萬名馬來人,占69.4%,690萬名華人(占23.2%),200萬名印度裔(占6.7%)。
為數龐大的華人人口,成為台灣直銷商熱愛開發的據點,更間接讓許多美商公司也將台灣視作進入東南亞市場的跳板,立足台灣、邁向大馬,馬來西亞已成為發展跨國公司必經的一站。
先思考:為什麼要去馬來西亞
進軍馬來西亞市場前,傅興漢請大家先思考:為什麼要去馬來西亞?
「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在馬來西亞,而是在台灣。」傅興漢表示,要到大馬發展,應該要先認清楚「我們的位置在哪裡?」他以台灣的出版集團「城邦閱讀花園」為例,為什麼城邦要在1998年進軍馬來西亞市場?「我認為,第一個原因是馬來西亞的消費比台灣便宜,開公司的成本較低。」城邦旗下眾多品牌的出版品數量與類別,可以滿足當地華人市場的需求,多語種市場也適合集團國際市場拓展、分散單一市場的風險。
回到直銷,全球前10大公司都沒有忽略大馬市場,「如果我想進全球10大,卻沒有做馬來西亞市場,要怎麼進入10大呢?」傅興漢強調,先從自身思考發展大馬市場的理由再出發。
再思考:種族與宗教兩大議題
根據統計,2021年馬來西亞直銷年度業績58億美元,三大主要銷售類別為:保健品佔比45%、家庭用品和耐用品21%、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用品20%。女性加入佔比為64%,而華人佔比54%,與馬來人33%,印度人5%,有明顯差異。而參與年齡層中25~54歲的青壯年人口佔比高達70%,更與台灣偏高的年齡層有很大的不同。
台灣直銷領導人拓展馬來西亞市場的最大原因,通常是為了開發當地華人,不過,總人口占比約7成、在直銷人口佔比僅33%的馬來人才是市場增量的主要來源。傅興漢過去的輔導經驗常會被問到:「要在當地請經理人還是從台灣派去?」、「交給哪種類型的經理人管理較適合?」
這些問題的解答,往往因公司屬性不同而有所差異,現場就有學員分享了其公司的管理,華人、馬來人、印度人各設一位專業經理人,每個族群也都各有專屬的說明會,因為,「馬來人不會來參加華人的說明會。」
與種族問題密切相關的,就是 宗教。今年初,在大馬有超過800家分店的本土連鎖超市集團KK Super Mart,因販售印有「真主阿拉」字眼的襪子,被穆斯林集體出征,影響所及,讓公司的上市計畫也擱置。
「這件事情真的是禁忌嗎?」傅興漢表示,穆斯林的地毯上也印有相關的宗教圖騰,都是踩在地上的,為什麼地毯可以、襪子不行呢?「因為賣這雙襪子的是華人,而非馬來人。」很多時候,宗教禁忌又可能是政治操作,要在大馬市場發展就必須了解這些禁忌的細節,避免踩到紅線。
最後,傅興漢強調,外資在大馬設立公司有明確規範,直銷牌照發放事務也有《直銷法》管理,能夠透過當地人脈協助處理的設立相關事宜,就不需要交給代辦公司。「沒有跨國經營這件事,只有跨文化經營,」傅興漢笑說,跨文化,不就跟直銷一樣,處理的是人的事嗎?

傅興漢表示,為什麼要前進大馬?答案要從台灣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