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銷售力

抓住不同客戶的需求曲線


分類 / 銷售力
作者 / 林裕峯
期數 / 第298期

    抓住不同客戶的需求曲線


朗讀:

我們都知道,客戶不買東西,會提出各式各樣的拒絕藉口,藉口再怎麼「多樣化」,歸根究柢一句話,就是:「沒有打動他的需求。」那要如何打動客戶的需求呢?本文歸納出常見的6大類型客戶,確認客戶屬於哪一型,就可以大致上抓到該型客戶的需求罩門。

 

每個人心底都有無數條屬於自己的「需求曲線」,這些線條就如同指紋般,人人都不同。別的不說,光是同住一個屋簷下的兄弟姊妹們,雖然生長環境相同,但需求曲線卻也是各有各的組合。

 

需求曲線的兩個極端,一個是只要能得到、代價再高也在所不惜;需求曲線的另一端,是完全不屑一顧,就算免費倒貼,他還會拿去丟掉。

 

同樣一張名模林志玲的親筆簽名照,有人可能一聽到就眼睛一亮,願意付出5位數字的鈔票來買;有人則眉頭一皺:我拿她的相片幹嘛?送我還不知道要放哪呢!

 

問題是,這些需求曲線都隱藏在深深的內心裡,只有真正業務高手才懂得挖掘。

 

如何慧眼識罩門

從事業務工作10多年,我發現有一件事,古今中外到現在還沒有被打破的。那就是:這世界上,每個人都一定有罩門,只要找到罩門,沒有一個人是無法被銷售的。

 

找到罩門,賣日用品的可以把梳子賣給和尚;肉商可以把豬肉賣給素食者;賣女性用品的可以把性感內衣賣給壯碩男子。

 

聰明的讀者一定知道,以上的每個例子,產品都不是被依照原本消費者認知的定義賣出去,而是針對買方的罩門來銷售。

 

和尚會買梳子,不是為了愛美,而是為了可以變成廟裡的紀念品,進而賺觀光客的錢。出家人四大皆空,他的罩門不是為己,是為了幫廟宇籌措資金。

 

素食者會買豬肉,這個更簡單了,因為她是一家主婦,自己不吃肉,但總要買肉給先生和子女。她的罩門也不是為己,是為了家人。

 

壯漢為何買性感內衣?當然是為了讓心愛的老婆穿上。穿給誰看?當然穿給自己看。

 

人人都有罩門,或者講罩門太負面了,好像把每個消費者都當做被測試的肥羊似的。那麼換個說法,這世界上每個人都至少有一個東西或一件事,可以讓他願意不計代價,接受你的買賣。

 

找出最多人內心的需求

一個成功的行銷人員,懂得去找出最多人內心的需求,創造商品大賣。台灣史上一個知名的行銷案例,某款口香糖開創新局,打造暢銷佳績。

 

原本口香糖的定位就是「口氣清香」,以及「讓嘴巴有東西嚼」。然而平心而論,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口氣清香」雖然重要,但不會被列入需求曲線的高需求品項,所以口香糖主要賣給正準備和人約會的年輕人,可是銷路有限,且競爭者多。

 

然而該品牌口香糖行銷別出心裁的攻向人們的另一個需求,並且在當年建了奇功,這個需求,就是「讓自己變得不一樣」。的確,對許多人來說,他們不一定要擁有豪宅名車,但他們很希望自己能夠和別人不一樣。這不只是某個人的罩門,而且是許多人的罩門,因此,當年那個廣告一炮而紅,成為廣告史上的經典。

 

當然,時移事往,這一招後來被其他商品都學走了,該品牌口香糖「不一樣」魅力大減,最終消失在市場上。只不過,年復一年,月復一月,各家商品行銷主管,仍會絞盡腦汁,想出可以打破消費者罩門的切入點,只要能找到,就算花再多的廣告費,成本也都賺得回來。

 

自古以來,3大高居不下的需求曲線,也是許多商品經常會主打的3個訴求:第一是青春健康美麗,第二是命運與心靈空虛,第三是性的魅力。

 

多數人在這3項裡,至少有1項需求曲線會偏高。所以不論經濟景氣與否,算命師永遠有市場,美妝保養及健康一定有市場,還有廣告主打俊男美女牌,也總是有市場。

 

察言觀色覓需求

話題回歸到業務。業務不等於廣告行銷,業務經常要一對一,並且大部分時候要面對陌生人。一個超強的業務,絕對是最懂得抓住罩門的人,關鍵就在於,當你看到陌生客人時,是否懂得從交流中抓到他的罩門。

 

就如同賣梳子給和尚的例子,不懂得抓罩門的一般業務員,只將焦點放在形容梳子如何的好,但對於沒有頭髮的和尚,梳子再怎麼好,也抓不到他們的需求。但高超的業務員,就懂得設身處地去想,如果他站在和尚的角度,那和尚的「需求」是什麼,然後巧妙地將焦點轉移到符合和尚需求的「廟宇募款」上。

 

相信這時候就會有朋友抗議,和尚雖然不好銷售,但至少他的定義明確,只要知道他是和尚,業務員就可以朝「如何賣東西給和尚」著手。問題是,在現實生活中,大部分業務員面對的是,根本不知道對方的職業,更別提出生背景等資料,既然是完全的陌生人,又怎可能抓到對方罩門?

 

的確,除非我們有讀心術,否則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一個陌生人的需求罩門。但有句成語叫「察言觀色」,透過適度的觀察,有經驗的業務員還是可以很快地掌握到陌生人的需求曲線。

 

對讀者諸君來說,很幸運地,前輩業務們也彙整幾個重要的特徵,有助於你分辨出不同的客戶需求。

 

我們都知道,客戶不買東西,會提出各式各樣的拒絕藉口,歸根究柢一句話就是:「沒有打動他的需求。」那要如何打動客戶的需求呢?以下歸納出常見的6大類型客戶,確認客戶屬於哪一型,就可以大致上抓到該型客戶的需求罩門。

 

˙家庭型客戶

這類型的人,比較重視家人和朋友。對他們銷售,重點要放在稱讚其家人,以及讓客戶可以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好比說賣東西給他,與其大力吹捧商品有多好,不如強調有了這商品可以讓家中小朋友多快樂。

 

˙模仿型客戶

這類型的人,通常對自己比較缺乏主見和信心,也比較容易受廣告所影響。對這型的人通常要有意無意暗示:「這是大家都有的東西,是走在時代尖端的東西,你不買就落伍了。」但最終要巧妙地把購買發言權保留給客戶本人,讓他覺得自己「很行」。

 

˙成功型客戶

這類型的人比較自負,覺得自己與眾不同。他們的需求往往和「自我辨識」、「獨一無二」有關,對他們銷售最忌諱講的是「別人都有」,相反的,要強調他買這東西真有自己的品味。

 

˙社會驅向型的客戶

這類型的客戶,就是典型的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當然,其實對方不一定是青年)。對他們來說,會引起心靈悸動的關鍵字眼是「理想」、「成長」、「助人」等等,與其想找出其生理或現實生活的需求,不如找出符合他夢想的內心需求。

 

˙生存型的客戶

這類型的客戶,就是典型講求實用的客戶。與「社會趨向型」相反,對「生存型」的客戶不要打高空,要直接談到這東西符合他的「現實生活」需求。不必耍花槍,不必賣弄話術,只要這商品真的可以解決他生活上的某些問題,就可以銷售出去。

 

˙混合型客戶

這類型客戶比較有主見,也比較自信聰明。業務員講解時要很誠懇,若能交心,就有機會成交。

 

當然,天底下有千千萬萬的消費者,不可能一下子套用某個模式就可以致勝。關鍵還是業務員與客戶交流時的敏銳度,只要找到客戶的需求曲線,那訂單自然會送到你手上。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瀏覽次數: 250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產品讓人靠近,故事讓人留下 說出生命的力量,點燃團隊前行的火

為什麼你不買呢?

抓住不同客戶的需求曲線

用INCOME問句法,導引客戶消費

為何和尚要跟我買梳子?

你是否有個讓人願意買東西的外表?

如何讓客戶與我相知相守?

被拒絕,你要躲速食店療傷還是問自己人生首要問句?

一切從問對問題開始

從數據到行動 讀懂銷量與反饋的雙重語言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