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6:溝通的要素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葉瑋群
期數 / 第199期
密碼6:溝通的要素
朗讀:
麥拉賓法則
亞伯特‧麥拉賓(Albert Mehrabian)法則中指出,在溝通的時候,實際造成決定性影響的要素中,語言部份佔了7%,說話方式或聲音語調佔了38%,態度或表情則佔55%。
也就是說,語言對溝通的影響只佔7%,其他非語言訊息的溝通則佔了93%,看了這些數據是否會大吃一驚,這跟您原本所認知的是不是有很大的差距,這個意思不是說什麼樣的談話內容都無所謂,而是要提醒大家,溝通不只是傳達話語,更是傳達說話者的狀態,而這個狀態有97%的影響力。我們一一來探討這些溝通的要素。
55%的肢體態度
大文豪莎士比亞曾說:「肢體是最好的溝通」,所以在影響溝通的三個要素裡,肢體動作就佔了55%。肢體動作的溝通範圍廣泛,包括了態度、臉部表情、服裝儀容、手腳動作、身體姿勢、呼吸狀態等等都是。
1.態度:態度在任何層面都是最具關鍵性的指標,態度不對,對的事也會變成不對,態度對了,不對的事也會變成對的,諸多是非衝突起因皆是態度不對,而好的溝通態度,得以化解不必要的誤解與衝突。態度是無形的肢體動作,這個溝通的態度會顯現於肢體、語調及內容,所以對溝通的影響,態度的份量絕對是超重的。
2.臉部表情:微笑是化解衝突與隔閡的利器,當一個夥伴充滿了笑容,我們肯定他心情愉快,必有得意之事降臨,當一個夥伴眉頭深鎖,肯定他有不如意的事發生,雖然他一再聲稱沒事,我們很難同意他的說詞,這是臉部表情對溝通的影響,也是一種內在心境的直接反映。
3.服裝儀容:穿著打扮都是影響溝通的一環,有人說見面的前三秒是留下什麼印象的關鍵,我們不要輕忽它的影響力,對於視覺優位型的人而言,穿著打扮更形重要,但不見得要濃妝豔抹或花大把鈔票穿著名牌,服裝儀容講求的是得體、大方、乾淨與舒適。
4.手腳動作:聾啞人士透過手語來溝通,手語就是以手為主要的肢體溝通,手語溝通時,常會加入臉部表情讓溝通更順暢。將手掌某個指頭站立,其餘四指往下,這個手腳動作極具挑釁,容易引起爭端造成衝突,當您有了這個手腳肢體溝通,無論您有其他好的、對的溝通模式,都不容易創造好結果。
5.身體姿勢:百貨公司早上一開門營業,服務小姐鞠躬哈腰道早,是運用到身體姿勢的溝通影響力,如果她們道早而不鞠躬哈腰,這樣會給人什麼樣的感覺呢?是不是不真誠、很制式的感覺,所以俗語說得好,嘴要甜、心要細、腰要軟。與感覺優位型的人溝通時,他的身體會較貼近溝通者,給人親近、親切的感覺,抬頭挺胸的身體姿勢,更給人活潑有朝氣、勇氣與信賴感。
肢體勝過千言萬語
伸展台上的模特兒傳達服飾的意境,就是全面性肢體溝通的綜合體,模特兒要把所有環節都展現出眾,如有一項表演不如預期,都會讓要展示的服裝相形失色,其他如早期的無聲電影、默劇表演,馬戲團裡的小丑,他們透過非語言的肢體動作,就惹得台下觀眾哈哈大笑,這都是肢體語言詮釋意境的最佳寫照。
在組織裡我們透過擁抱、擊掌與握手來傳達情意,形成共識與相互激勵,這些肢體動作的溝通勝過千言萬語,甚至比言語的威力更強大。
38%的說話方式
說話的方式包含了音調高低與說話頻率,個人情緒最容易反應在說話的方式裡,所以要留心負面情緒所帶來的負面說話方式,進而衍生負面的溝通結果,將同一段話的音調與節奏作變化,將會改變它原來的意涵,而這個變化的源頭通常會是情緒這項因子。口語表達不清的人,極容易讓對方不耐煩,讓人覺得你沒準備好,或者是不曉得您在說些什麼。
每個人說話的音調與節奏,通常都存在著一些習性,如何調整自己的音調與節奏,模仿別人而與之同步,對不同類型的人產生影響,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您還記得嗎?視覺優位型的人音調高而節奏快,聽覺優位型的人音調持平而節奏中等,感覺優位型的人音調低而節奏慢,您如何與之對應?
7%的說話內容
說話的內容包含了使用的辭彙、形容詞、連結詞、常用語與談話的結構。語言具有驅動力,語言具有影響力,不要輕忽詞彙的使用威力,金光黨或詐騙集團最擅長發揮這項影響力。
與人溝通時可運用對方使用的字詞,達到同理心、達成默契的感覺,與自己溝通時,更應審慎使用的辭彙、形容詞、連結詞與常用語,作者將在往後的篇幅中,分享如何運用說話的內容,創造對別人、對自己好的溝通結果。
傳達溝通狀態
各位領袖,不妨試試看各種不同的表達方式,調整不同的聲調與頻率,說出「我愛你」這三個字,聽聽看同樣的字詞,是不是帶給您不同感覺,是不是有著不同的意思,當然您更可以加入不同的肢體練習,演練時動作可以稍微誇大一點,看看是不是如同麥拉賓法則所說的,肢體動作的影響力勝過說話的方式與內容。
如果您也願意將這些溝通要素,搭配不同類型的溝通策略,而且自己也做出必要的調配,必定會帶給您更意料不到的人際效益。(本文同步登載於作者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ywc6363)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