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管理為什麼重視良心?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曾仕強
期數 / 第189期
中國式管理為什麼重視良心?
朗讀:
如果拿這樣規格的評核標準,恐怕很不容易找到合適的人才,不得已求其次,只求有合乎要求的知識和能力,便心滿意足而加以禮聘或僱用。
良心是良知和良能的基礎
現代人重視看得見的良知、良能,不免忽視看不見的良心。良心一斤值多少錢?更成為某些不憑良心卻不知羞恥的人,口耳相傳的口頭禪。原本或許是一句戲言,竟然愈傳愈逼真,好像是一句具有真實意義的話語。
實際上,良心是良知和良能的基礎。缺乏良心,什麼良知、良能都是假的,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很快就走了樣。使人失去信心,也做不出預期的效果。
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個人只要不憑良心,什麼法律、宗教、道德、科學、藝術,對他完全不起作用。這種人生活在文明社會,卻經常顯現令人意料不到的野蠻行為,大家都厭惡到極點,但是拿他沒有辦法。
反過來說,一個人若是憑良心,所有法律、宗教、道德、科學、藝術,便發生相當良好的作用。可見憑不憑良心,才是管理有效與否的主要關鍵,可惜一般人不加以重視,這才弄得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
每日抽出一些時間和自己的良心對談
我們的良心,其實是與生俱來的。嬰兒不可能有害人的心態,也不致產生害人的行動;隨著年紀增加,經由不斷的學習,這才逐漸遺忘良心的存在。
曾子希望我們每日三省吾身,便是抽出一些時間和自己的良心對談,以發現自己的缺失,及時加以改正。但是,現代人誤解了時間寶貴的真義,一天到晚充分利用時間,使自己的耳、目、手、足忙個不停,以致沒有時間自我反省,冷落了良心,也害苦了自己。
管理的對象,初看起來,是人的知能;知識夠不夠專業?技能夠不夠專精?固然十分重要,但是追根究底,仍然在心,能不能憑良心,才是根本。我們說管理是修己安人的歷程,便是各人憑良心,做出合理的互動和配合,自然達成管理的功效。
一個人連自己的良心都找不到,當然不可能憑良心對事待人,和這種人生活、工作在一起,心不能安,因為什麼時候會產生不憑良心的舉動,誰都料不定。遇到這種情形,人人自保,個個不敢多做,勢必嚴重影響正常的運作。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