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不生苔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張証瑋
期數 / 第213期
滾石不生苔
朗讀:
二十年前接到一位大哥的電話,結下了這段直銷的緣份。今天能在此寫點文章,除了承蒙社長與楊副總不棄邀稿之外,這位大哥的引領功不可沒,而這段文章談的就是他的故事。
故事
當時我在一家資訊公司擔任業務員,這天跑完業務回來,正在填寫當天的日報表時,接到程哥的電話,他是我前一家公司的主管,平常對我很照顧,稱得上是我的啟蒙老師,前一家公司因週轉失靈倒閉後,我們各自尋找出路,程哥常常關心我的狀況,而我在工作或生活上也常向他請益。程哥說晚上有聚會想邀我一起參加,我問他還有誰呀?他說到時候就知道了,於是,我趕緊結束手頭上的工作,匆匆赴約。當晚被帶到一棟公寓的二樓,門一開見到裡面已擠滿了近二十個人,後來知道這就是「家庭聚會」,只是人數多了些,場地擠了些。
聽完產品分享和創業機會說明後,當場也簽了申請書,想說可以再次和程哥合作,將是個不錯的感覺。
聽了幾堂課,試用了幾項產品,正準備問程哥要怎麼開始經營時,程哥說朋友找他合夥做生意,所以這邊要暫時先擱下,並囑咐我好好學、好好做,而自己就離開了。
幸而團隊有固定的課程,加上上線群的照顧,漸漸開啟了我的直銷事業,經營了一段時間,組織逐漸成形中,我從一開始擔任上課前「產品見證」的角色,已經可以接主持棒了。
一天晚上,就在主持完當晚的課程,正在會後會的時候,B.B.Call傳來程哥的呼叫(當時使用手機的人不多,而且非常昂貴)當晚程哥邀約我吃宵夜,席間介紹我另一家直銷公司的種種,我好奇地問他不是跟朋友合夥做生意嗎?他告訴了我一句大家都聽過且耳熟能詳的話:合夥的生意不好做,所以想再次進入直銷事業,至少是自己可以掌握的。或許是為了支持他,或許是為了報答他,我捧場跟他買了一些產品,不過表達了對現有組織夥伴的責任,所以不會任意變換跑道,程哥有點失落的道別了。
一忙又是大半年過去了,有天心血來潮,打電話給程哥問候一下近況,結果他的家人告訴我,程哥胃出血住院了,隔天我連忙前往探病。病床上程哥表達自己從事的那家直銷公司的產品不好賣,所以經營起來很吃力。生病臥床期間,友人探病時「順便介紹」了另一家新的直銷公司,因為公司才剛開始,可以先「卡位」,而且產品簡單好賣市場很大,所以他準備出院後,帶著自己原先的組織,轉投入這家新公司運作。我除了請他保重身體外,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當時我正準備赴海外拓展市場,所以無暇聽程哥的OPP,也不想邀請他進我的組織,互道珍重後,各自發展了。
幾年的海外奔波,每隔一段時間回台灣都會約程哥喝喝茶,敘敘舊,幾乎每一次都可以從程哥的口中聽到新的直銷公司,而且每一家新公司又比前一家如何又如何地好,產品如何又如何地有效,算一算也不少於十家了吧!
就在我因當地國法令變動回到台灣時,據說程哥竟然自己開了一家直銷公司(後來得知又是合夥的),當然他也邀請我加入,而當時我已轉戰某一家直銷公司的行政主管,所以也不方便再加入其他公司當會員,另一個原因是程哥不曉得什麼時候又會和股東拆夥,不曉得什麼時候又要告訴我另一家公司有多好,我已經不再相信他了。
故事背後
在直銷市場經營了二十年,「程哥」這樣的人物接觸過很多,甚至有些人的狀況比起程哥有過之而無不及。聽說過最誇張的是新會員剛簽下的入會申請書都還沒有遞交給公司,他的推薦人已經加入另外一家了;這像不像一對上午才在結婚證書上蓋章的新人,下午就離婚了?
直銷是個信心的產業,整個組織都建構在信念的基礎上,不管這個信念是什麼,一旦信念瓦解,組織就會瓦解,更何況公司一換再換,信念一改再改,難道這時候要組織相信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真理是變?
有些人喜歡標榜自己的獎金制度是不歸零制的,其實沒有哪一種制度是不歸零的,在業績還沒有產生之前,大家都是歸零的。最重要的是心態的歸零,去除成見和傲慢,才能讓組織不歸零、獎金不歸零;不斷地轉換公司,就一定會讓組織和收入不停的歸零!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