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與規律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謝晨彥
期數 / 第203期
投資與規律
朗讀:
面對越來越開放的市場,不斷膨脹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多的可選擇的商品,投資變得越來越複雜,也越來越專業。對投資人來說,投資就是希望資金能夠長期處於成長的狀態,因此尋求可以獲利的投資商品,就變成像朝聖般的活動,最後甚至撒網捕魚,投資組合幾乎像大鍋菜,什麼都有。
身為投資人,面對市場應該具有平和的心態和穩健的作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可持續的投資哲學和正確的心態。
面對市場波動,保持一顆平常心
投資的本質就是風險管理,風險管理貫穿在每個細節中,把握資金性質和市場本質,不賺超出投資人風險容忍度範圍之外的錢,有所為有所不為。了解自己,克服人性弱點,投資其實就是一個戰勝自我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面對市場的波動,保持一顆平常心,以足夠的信心、耐心和理智,以時間換空間,就一定能取得滿意的回報。
假設投資是有規律可循的,為了取得更好的回報,投資人必須把越來越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學習和研究。木匠不會空手造屋,醫生也不會只用空手開刀,若將投資視為一種專業,就必須具備相當的經驗與知識。理性的長期投資更需要好的工具以及知道如何有效使用,即使是有經驗及相當知識的專業投資人長期下來也會碰上虧損,這是投資股市無可避免的本質。但若要減少發生虧損的頻率與嚴重程度,除了工具和經驗,投資人的投資規律一樣不能忽視。
累積財富只在有充裕的時間及閒錢(儲蓄)的條件下才可行之有效,但長期的過程是沉悶的,這時就需要耐心,但每個投資人的耐心程度各有不同。年輕的投資人享有時間優勢,但缺乏耐心;年長的投資人通常很有耐心,卻沒有太多餘年來享受耐心投資的成果。
股價的短期波動大部分是屬於隨機的性質,一、二年內短期間的盈虧,運氣成份比投資技巧要多得多,三、五年以上則因隨機波動的部分會彼此抵消,因此投資智慧與所下的功夫就成為盈虧的關鍵了。
耐心是要投資人了解複利的神奇力量。如20歲開始每年定額投資5萬元,30歲起每年定額投資提高到10萬元,依此類推,40歲起為15萬元,50歲起為20萬元。假定保守的長期年報酬率為7%,60歲退休時就有約2800萬的投資資產價值。如果投資人設法提升投資知識與智慧而提高長期年報酬率到10%,則60歲退休時就會約有5000萬的資產。
問題是要能長期維持10%以上的年報酬率並不容易,其中任何一年的虧損都可能讓人前功盡棄。投資人在漫長的40年間任何一個嚴重的決策錯誤,都可能會一敗塗地無法東山再起。耐心除了使投資人專注於長期複利的力量與竭力避免虧空外,還可以減少買賣次數而降低交易成本,而培養耐心的方法就是建立自已的投資規律。
尋找可長期執行的策略,並堅持下去
知名的經濟學家凱因斯相信成功的投資有賴於下列三個原則:
1.謹慎挑選少數的投資標的,而這些投資標的的價格相對其未來數年潛在的內含價值必須便宜許多,同時相對於當時的其它投資機會也要便宜很多。
2.大量買進這些投資標的且堅定的持有數年,不管景氣好壞,直到實現了其內含價值。
3.平衡的投資組合,即不管個別投資標的是否部位很大,風險要能多樣化,彼此波動的方向應要相反。
規律的存在可以讓我們避免沒有原則,雖然規律是為了被打破(這是人性),但是在投資世界中,如果你想打破規律,最好還是先作好準備,以免規律打破你的頭。
投資市場的存在已經數百年,許多壯烈犧牲的戰士,都有建立一套可以遵循的規律,如果有適合在現在的投資市場運用的部分,可藉由過往高手的親身經歷,總結出可用的投資規律來做遵循。
1.長期而言,市場表現總要回歸平均水準:假如股市向著某一方向走得太遠,它總歸是要折回來的。這一點似乎人盡皆知,沒有強調的必要,但是對於投資大眾,常常會受到眼前因素的困擾而忘記了長遠是很常見的事情。
2.過頭的情況不能太久,否則會樂極生悲:許多投資者總是汲汲於尋找當前最當紅的資產門類,而且相信「這一次和過去不同」,結果每一次和過去都沒有不同,等到夢醒,不得不以低價賣出,含淚退場。所以最好還是尋找一種可以長期執行的策略,然後一直堅持下去。
3.投資大眾頂部時買得最多,底部時買得最少:如果在投資市場長期觀察,就會發現最大的量往往出現在頂部,最少的量往往出現在底部,根據這一理由,許多市場技術分析家們適用情緒指標來判斷投資者當前是悲觀還是樂觀,然後將賭注押在相反的方向。因為股市的投資獲利常常會讓我們喪失理智,這時候,誇大自己能力的情況就會出現,並空前樂觀。相反的,虧損則會帶來悲傷、厭惡、恐懼和後悔等情緒。恐懼會讓我們誇大自己看到的風險,並做出相應的錯誤反應。所以投資人必須明白自己究竟是怎樣受到損害的,並且定期評估自己的投資計畫。
4.當所有的分析師都達成共識,往往相反的事情就已經開始發生了:如果所有人都感到樂觀,還會有誰能夠拿出更多的資金來買進?如果所有人都感到悲觀,還有誰有多餘的股票沒有賣出?因此,投資者必須要逆向思維,這是賺錢的絕佳方法,從泡沫狂吹的市場獲得資金,然後在情緒最低潮的時候重新開始佈局。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