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學術

直銷公司新世紀贏的策略


分類 / 直銷學術
作者 / 陳得發
期數 / 第83期

    直銷公司新世紀贏的策略


朗讀:

隨著直銷產業日益成熟與透明化後,業界所形成的經營趨勢,在策略方面主要包括:在招募、培訓、教育、與情感連繫活動的增加,直銷體制設計上的日趨簡單、經營理念與公司文化獨特性的強調:平面廣告的普遍運用、公益活動的積極參與與產品行銷策略的多元化發展。而在直銷商組織網的調查中亦發現,上、下線關係的經營與組織內成功模式的傳承,乃取決於優良的產品效能、對公司理念的認同、信任關係的建立及情感的維持。
美國策略大師安索夫曾說:「公司的經營策略要跟上環境變遷的腳步,而公司的核心競爭能力要與經營策略保持一致」。的確,想在明日市場贏取競爭優勢,今日的直銷業者必須要在其產品組合、人員招募、教育訓練、激(獎)勵措施等體制上作出適當的規劃與調整。

調整角色迎接市場競爭
在面對未來組織、通路經營與商品競爭的挑戰,經營業者除了必須在日益激烈的市場攻防戰中運籌帷幄外,更要積極扮演與政府、學界雙向溝通的角色,共同為產業成長鋪路。考量未來市場發展趨勢,我們認為業界短期內的經營目標,應著重於鞏固現有組織架構與提升直銷商的生產力上,就長期而言,公司策略則應以積極整合產業內外資源,並培養差異化競爭優勢為要點。
在鞏固現有組織架構與提升生產力的具體做法上,我們有以下建議:
1.加強直銷商「質」的培養與信任關係的建立: 目前,絕大多數的直銷商(84.7%)仍以公司所提供的教育訓練課程,作為輔導新進人員的主要方式,顯示公司在各項課程的規劃,對組織內部成功模式的複製與傳承有極大影響。除了成功模式的複製與傳承外,直銷商個人對直銷理念的建立,行銷理論的吸收、應用,法令規章的瞭解,乃至於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助益,都應不斷進修學習,以提昇個人的專業素養,並建立好學、上進的形象,進而提高下線組織的向心力與個人的生產力。在公司無法安排這方面的課程時,應鼓勵他們到學術單位進修。具體作法可在制度上訂定獎勵措施,對於到學術單位進修相關課程而獲得證書者,給予進階的獎勵。
在人員的招募上,應區分自用型與事業型的直銷人員。自用型的直銷商是公司產品的愛用者,雖然沒有積極推銷或吸收下線,但卻是公司業績的穩定來源,不能忽視。對這些人應不斷提供產品資訊,擴大他們的消費範圍;在獎金制度上,也應訂定辦法,鼓勵他們消費。
對有心經營的直銷商,應灌輸正確的直銷觀念與必要的法律常識。輔銷工具的設計,則應以易學易懂、幫助直銷商在短期內進入狀況為主。而在教育訓練的規劃與課程安排上,應考量不同層級直銷商的需求,並防止有「重新輕舊」或「重舊輕新」的情形發生。
其次,在信任關係的建立上,公司管理階層應主動積極的參與,了解各階直銷商的活動情形,增進彼此溝通次數,建立雙向溝通管道,隨時提供必要的協助,加強情感交流。
2.發展以「服務為先」的組織拓展策略: 多數直銷商將「開創自己的事業」與「企圖心」,視為加入直銷的主要動機與成功必備因素,顯示以往的人海戰術,已隨產業的日益成熟,朝向事業型與消費型的兩極化發展,因此公司的組織拓展策略,也需做適當調整。
應灌輸其「以加強服務品質來締造競爭優勢」的觀念,在推銷產品時,從顧客角度去分析他們的需要,提供滿足他們需要的產品;以理性、客觀的態度和顧客溝通,將顧客利益放在第一優先,而不急於將產品硬推銷出去。使顧客感覺直銷商是在提供服務,是在幫助他們,而不是在推銷產品。此外,並要提供事業型直銷商進階的專業講座,培養其在商品銷售、組織經營與售前(後)服務的技巧。

整合資源落實服務承諾
而對於消費(自用)型直銷商與一般消費者,則應了解其使用產品的經驗與滿意度,隨時連繫溝通,以維繫品牌的忠誠度。而當有直銷商脫離或長期未參與組織活動時,公司必須加以了解原因,並確定該直銷商對於公司形象、產品與信譽未存有任何負面評價。
這些工作由公司進行會有困難,這時可委託學術單位代為調查分析,進行深入研究,其結果會比較客觀也比較專業。再者,公司亦需在直銷商離開後,主動與其組織網內的成員與顧客連繫,對輔導與服務工作做必要安排,藉此落實對每一位使用者的服務承諾。
在產業內外的資源整合與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培養上:
1.積極開發產品與服務的獨特性: 隨著市場商品組合的多元化與通路區隔的日漸模糊,現有的產品特色,都將隨著生命週期的演變,無可避免地喪失其優勢。因此,在製造技術上,研究現代科技的進展及應用的可行性,在原料供應上致力於成本與品質的控制,並針對市場需求的變化,持續的在新商品研發與服務流程上,不斷創新與改進,都將是因應未來的最佳對策。再者,任何新產品的推出與既有商品的再包裝,應配合多樣性的促銷與媒體公關使用,並做事後檢討與評估,藉以逐步發展出一套刺激市場需求與激勵直銷商士氣的方法。
2.內部資源重整,追求效率極大化: 根據公平會的統計資料,'97年平均每家直銷公司的員工為20.2人,較'96年的17.5人增加了2.7人,顯示業者在另一波市場衝刺前所做的人力準備。隨著社會大眾對直銷產業的接觸及了解逐漸增加,且市場前期熱潮逐漸減退,直銷公司在經營上應擺脫以往講氣派、華麗光鮮的經營手法,取而代之的應該是精簡、務實的人力分配與充分運用現代科技、講求效率的服務品質。
電腦網路的運用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包括業績登錄、計算、分析、倉儲、物流的記錄、分配,產品資訊、公司訊息的傳達,乃至與直銷商的溝通,都可以充份運用電腦網路的功能。在提升對直銷商服務品質的同時,公司方面也應在體制上強調對末端客戶(消費者)的重視,藉以防止因為一昧的強調組織拓展,將經營重心過度放在直銷商身上,而忽略了企業生存的根基。
3.異業結盟,借力使力: '97年中有16家(6.67%)直銷公司採取異業結盟的方式經營,總共創造了4.82億元的營業額,雖然只佔產業總體營業額的1.27%,但由於其在成本與市場策略上所提供的優勢,多數公司皆將之視為未來的重要發展趨勢。
另外,在與產業外組織的結盟上,直銷公司更可利用與政府、公益團體、學術研究單位的結合,將產業研究的資訊,做有系統的整理與散佈,增進大眾對產業的認識與了解,並藉此提昇公司與產品的知名度,創造事業發展與回饋社會的雙贏結果。(本文作者為中山大學直銷學術研發中心主任)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消費者向經營者角色轉變的動因研究

直銷人的稅事公平合理嗎?

台灣直銷文獻之回顧

消費者對直銷業行銷策略之反應

直銷業者要有更高的自我要求

健康食品管理法模模糊糊,多數業者懵懵懂懂

想成功要用心與苦練

做不做直銷?大學生自有主張

健保費率新制9/1全新上路

直銷商怎麼「稅」才合理!?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