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直銷產業高峰會實錄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廖彩雲
期數 / 第104期
2001年直銷產業高峰會實錄
朗讀:
2000年台灣地區直銷事業經營概況
公平會專員周百威在會中針對去年('00)台灣地區直銷事業經營概況調查報告做說明;他表示,去年報備的公司有644家,實際營業191家,較前('99)年的209家減少18家;年中撤銷報備、退出市場,去年有393家,較前5年比較,退出家數減緩,由此觀之,「直銷市場漸趨成熟,進出市場不再熱絡」。
以營業額規模分析,去年全年營業額為380.86億元,較前年的357.34億元增加23.52億元(6.58%),平均每家營業額為199.40百萬元,較前年的170.98百萬元,增加28.42百萬元(16.62%)。形成去年產業「家數減少、營業額增加」的賣力表現。
以銷售產品分析,當紅產品仍為營養保健食品、美容保養品、衣著與服飾,銷售額分為113.95億元(佔29.92%)、103.01(佔27.05%)億元、61.82億元(佔16.23%)。而去年「其他、衣著與服飾、健康食品」等品項,表現突出、成長快速,周百威認為,去年無法歸類的產品項如薰香油、精油等列為其他項目,形成此項成績快速攀升;而健康食品項目,從前年的100多萬元至去年的7億多元,成長驚人,是受「健康食品管理法頒佈影響」。健康食品頒佈時間為前年8月,在這時間點之前,健康食品未列統計要項;實施後,當年經營時間短促,無法有當紅的表現,而去年有一整年時間發展,因此成績傲人。
以經營概況分析,周百威指出,截至去年底,計有355萬人次曾報備參加直銷,扣除重複參加率,計有283萬4千人參加,較前年的281萬1千人增加3千人(0.82%)。直銷商領取獎金或佣金者,去年有計57萬9千人,佔總參加人的16.31%,較前年減少6萬7千人(2.04%);直銷公司佣金(獎金)支付,去年為169.64億元,佔總營業額380.86億元的44.54%,較前年減少0.29%。根據以上二者分析,去年直銷商平均每人佣金(獎金)所得為29299元,較前年增加4千5百元。周百威說,據去年直銷商經營概況顯示,在消費型直銷商增加的情況下,帶領組織的直銷商平均獎金收入是提升的。
直銷業如何增加就業機會
由於目前經濟景氣低迷,失業率高漲,台大社會系王麗容與政大勞工研究所劉梅君教授皆認為,「直銷業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幫助更多的人跳脫失業困境。
劉梅君指出,If you are O.K.,I am O.K.是直銷業的宗旨,在推展直銷事業時,要用真誠的心感動別人、取得信任。王麗容則提出3C的心,用caring 關心、 concerning關懷 、couching教育,發展直銷事業,減少社會問題。這種希望讓自己成功經驗,在其他人身上發生的目標,就是希望「大家都好,才有好的可能性。」的直銷觀念。
王麗容表示,直銷業婦女人口約佔直銷人口的七成,婦女就業和直銷有直接關係,直銷業可以多開發女性就業人口,有以下2個因素:
一、 直銷業是女性發展的天空:因為直銷業本身具有以下4點特質。
(1)彈性上班地點:直銷沒有固定上班地點,可是從業人員非去不可,與潛在客戶可能約在咖啡店、客戶家談論,這就是彈性化的思考來源,而有彈性上班地點思考邏輯的婦女,就比較適合做直銷業。
(2)彈性工時概念:許多以兼職型態做直銷人,可彈性選擇上班時間,而不喜歡朝九晚五規律化生活的人,是直銷業最適當的人選。
(3)自己做自己的主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不喜歡公司體系的安排,想做自己的主人,擁有隨意安排自己的時間。
(4)行銷策略藝術、活潑、彈性化:成功的直銷人,除了有良好的人際互動技巧之外,還會根據消費者的差異性,扮演與消費者如何建立關係的互動模式。
二、 運用社工工作中常用的3個技巧,提供直銷經營建議:(1)個案(一對一,家庭)協助:以我願意協助你的心,建立兩者間的專業關係,評估對方真正需求;因此需清楚瞭解對方,用計劃性的聊天方式,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在雙方互動中,要有傾聽、同理心、回饋的能力;再者收集對方詳細資料,了解與診斷服務對象真正的需求;接著需有組織計劃,瞭解資源運用;最後,真正的服務是不斷的追蹤,憑藉著專業永不放棄。
(2)團體(一群人約15人左右)協助:對較積極的人,可分配到成長性、自助性團體,以經過結構性安排的上課內容,相互幫忙達成目的;而對於臨床性、不動、奄奄一息者,可安排到治療性團體,抓出真正的問題點。
(3)社區型:二度就業婦女對工作選擇以錢多、事少、離家近為目標,其中離家近就是以社區網路為行銷點,這需實行社區調查,以掌握社區重點人物鄰、里長為起點,得知在鄰里中有哪些人需要協助。
掌握社區資源,發展直銷網路,最重要是「讓別人不害怕見到你」,如何改變社會刻板印象,多從事義工服務、公益活動等,開始建構新的形象;再者以「說帖」傳遞的方式,讓大眾認識直銷。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