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呼吸的奧秘
分類 / 成功法則
作者 / 吳文傑
期數 / 第36期
開發呼吸的奧秘
朗讀:
如果你能對呼吸下點功夫,你就能達到生命的根源;如果你能對呼吸下點功夫,你就能超越時間和空間;如果你能對呼吸下點功夫,你就能即生活在這世界上,同時又超越它。
呼吸訓練增進身心健康
人的身心是相互影響的,當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生理狀況改變時,必然會引起心理、情緒的連帶變化;反之,當心理、情緒有所失調、不平衡時,也必然會反應在生理層面。美國著名的醫生,同時也是愛的治療法大師Leonard Laskow博士認為:呼吸是身心的橋樑,即呼吸是一股很強大的能量,藉由呼吸的訓練,不僅可以幫助我們集中注意力,同時,讓我們更容易獲得來自潛意識的訊息,提昇直覺力。再者,觀察別人的呼吸模式,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對方的感覺和想法,而且只要稍稍改變一下呼吸模式,就可以改變情緒和思考。在歐美先進國家,呼吸訓練已成為增進身心健康、開發潛能的主要課程之一。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去年(83)台灣地區十大死亡病因素:
1.惡性腫瘤
2.腦血管疾病
3.意外事故
4.心臟疾病
5.糖尿病
6.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7.腎炎
8.肺炎
9.高血壓性疾病
10.支氣管炎、肺氣腫
很明顯的上述疾病中,有多項是跟呼吸有很直接關連。因此,首先介紹一個非常簡單的〝進度呼吸法〞。
諾貝爾生物獎得主,德國的Otto Warburg博士,曾做過一項關於氧氣對細胞影響的研究。結果發現,只要降低對細胞的供氧量,它就會從良性轉為惡性。這結果告訴我們─細胞缺氧對造成惡性腫瘤或致癌,是有很大的關連。〈健康呼吸法〉的作法如下:
(1)吸氣一個單位(以一個單位4秒為例,可依自己的狀況設定長短。)
(2)閉氣四個單位(如吸氣4秒,就閉氣16秒)
(3)吐氣兩個單位(如吸氣4秒,吐氣就8秒)
飯後30分鐘以內不要做,其它任何時間都可以做;找個空氣乾淨、清新、對流良好的地方,一天最少做三次,每次做十個循環(吸氣1:閉氣4:吸氣2為一個循環)只要持續做,一定會看到效果。
左右腦功能不同
人的左右腦分別職掌不同的功能:左腦掌管邏輯分析、判斷;右腦則專司直覺、感情、創造。藉著左右腦的分工,我們得以處理邏輯及非邏輯的事物;當然,要有好的創造力,需要左右腦都很靈活的互動,缺一不可,這也就是所謂「全腦」(Holo Brain)的開發。
我們人的呼吸受到掌管自律神經的下視丘所控制,每90分鐘換一邊鼻孔呼吸。換言之,我們主要是用一邊鼻孔在呼吸。若要知道現在自己是由那一個鼻孔在「主控呼吸」,不妨輪流接住一邊鼻孔,看看那一邊比較通暢就知道了。
當我們由左邊鼻孔吸氣時,右腦會受到刺激。反之,由右邊鼻孔吸氣時,左腦會受到刺激。因左右腦各有職掌,舉例而言,右鼻孔主控呼吸,可以強化與左腦相關的語文、數字及推理等能力;左鼻孔主控呼吸時,可增加與右腦有關之直覺、空間及創意等能力。因此,你可參考圖一,當你需要更多靈感、直覺、或對灰色地帶的問題做出決策時,便可以壓住右鼻孔,用左鼻孔呼吸幾次,很奇妙的往往就會有新的點子出現。反之,當你在尋求分析性或邏輯性的答案時,就請按住左鼻孔,讓右鼻孔主控呼吸,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科學家們發現,人在吸氣時是受交感神經影響,肌肉會收縮,細胞大量地接受氧氣,是一種充電、有活力的狀態。相反的,人在呼氣時,是受副交感神經影響,肌肉會放鬆,是一種被動、鬆弛的狀態。中國道家的養生法中就有:「吸氣以強身,排氣以治病」的說法。因此,當你需要更多的活力、更有精神時,就把吸氣的時間拉長,吐氣的時間縮短;相反的,當你需要放鬆、休息的時候,或從事更細密的思考,需要冷靜一下時,就把吐的時間拉長,吸的時間縮短,自然可以達到效果。
「全腦呼吸法」效果宏大
如前所述,我們要開發的不僅僅是左腦或右腦,而是「全腦」。因此,有必要做一個平衡左右腦的呼吸,Leonard Laskow博士提出一個全腦呼吸法,茲摘錄如下:
〈全腦呼吸法〉
1.採取一個舒適、放鬆的姿勢。
2.輕輕閉上眼睛。
3.吐氣,使肺部掏空,然後放鬆。
4.吸氣時想像氣體自左鼻孔進入,然後直上額頭中心。
5.呼氣時想像氣體自右鼻孔出去。
6.然後自右鼻孔吸氣,直到額頭中心,再自左鼻孔呼氣。
7.依前述方法呼吸7個循環(一吸一呼為一循環)。
8.第8個循環同時用兩邊鼻孔呼吸,閉住氣一會兒,集中注意力於額頭中心。
9.好像用頭額呼氣一樣釋出氣體。如此可以打開第6個能量中心(Cakra)─心靈直覺功能的中心。
呼吸是一件最平常的事,我們日用而不知。其實,只要稍稍的注意一下呼吸,改變呼吸的模式,我們就可以擴展自己的經驗與感受,成為一位更健康、更有彈性的人,對提昇創造力、突破習慣領域、增加親和力等都有很大的幫助。方式簡單、效果宏大,值得一試!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