癮君子最大挑戰-----戒斷症候群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李政純
期數 / 第111期
癮君子最大挑戰-----戒斷症候群
朗讀:
別以為減少吸煙量對身體多少會有些幫助,據美國健康保健研究所,引用明尼蘇達州梅爾醫學中心研究表示,一個老煙槍的吸煙量即使減少一半,體內毒素並不會下降;隱君子想戒菸嗎?醫界目前採行「尼古丁置換療法」,讓你輕鬆戒菸。
根據衛生署保健處調查發現,台灣地區吸菸人口約為30.2%,每天消耗的香菸數量高達上億支,菸害的嚴重性可見一斑。然而,想戒菸又戒不掉,卻也是許多癮君子的煩惱。
新竹實和聯合診所家醫科周憲民醫師指出,戒菸過程中會產生令人不舒服的戒斷症候群,這也是戒菸失敗的主因,所以在戒菸門診中,針對戒斷症候群,採用目前最有效的尼古丁置換療法,除使用以往的嚼錠與貼片之外,目前還運用香菸外型的尼古丁吸入劑,可幫助癮君子成功克服戒斷症候群。
周憲民指出,戒斷症候群出現在戒菸初期,尤以剛開始的2週最為嚴重,戒菸者會感到易怒、焦燥不安、嗜睡、緊張、焦慮、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如何渡過便成為戒菸者的一大考驗。
要減輕戒斷症候群,必須在戒菸初期避免體內尼古丁突然中斷,臨床上是以低劑量的尼古丁藥物,取代香菸中的高劑量尼古丁,使體內尼古丁濃度不致下降過快,又能避免吸入香菸中的其他有害物質。
除了常用的「尼古丁口嚼錠」與「尼古丁經皮貼片」之外,更有香菸外型的尼古丁揮發劑,不但可讓戒菸者手上彷彿拿著香菸,有部份行為取代功能,也可以藉由低劑量的尼古丁吸入,避免戒斷症候群引起的不適。
周憲民認為,尼古丁置換療法在治療期間必須逐步減少給藥劑量,使體內尼古丁濃度慢慢降低,只要順利地進行下去,所有不舒服的戒斷症候群便會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停止吸菸的舒適與成就感。
由於這些藥物本身尼古丁含量較低,不會有成癮的顧慮,所以是輔助戒煙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般看來,平均每天抽1包菸的人約需接受2個月的尼古丁置換療法,若是平均每天抽1包以上的人,恐怕就需要4個月以上的治療了。但是,必須強調的是,再好的戒菸輔助法,如果沒有決心毅力的配合,也終將功虧一匱的!
研究報告指出,吸菸者的死亡率是非吸菸者的70%以上,每天抽2包菸的人死亡率比非吸菸者高2倍以上,更可怕的是吸菸會增加癌症、心臟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阿茲海默症及胃潰瘍之危險。
簡而言之,香菸是一無是處的,所以癮君子們還是趕緊下定決心加入戒菸門診的行列,早日遠離這個無形、可怕的殺手吧!
小檔案:
2: 戒菸妙方
隱君子要戒菸也要有方法,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提供10種妙方,讓隱君子戒除吸煙習慣:
一、 公開宣稱戒菸決定,並徵募親友支持,拜訪能鼓勵自己的人。
二、 除去會引起吸菸慾望的物品,如菸灰缸、打火機等。
三、 打破固定吸菸的習慣,如不要在起床時或飯後吸菸。
四、 多喝水、多洗澡,飯後刷牙漱口,穿乾淨無菸味的衣服。
五、 飯後不要閒坐,可到戶外散步,做深呼吸或活動筋骨。
六、 用筆取代手持香菸,或以咬蔬菜切條(芹菜,胡蘿蔔)取代嘴中含菸的習慣。
七、 生活力求規律,減少緊張,勿使自己太忙,太勞累,避免製造吸菸提神之理由。
八、 避開會吸菸之場所,例如儘量減少到PUB、舞廳、酒吧或卡拉OK店。
九、 參加戒菸班或戒菸門診。
10、戒菸後會產生一些戒斷症候群,如頭暈、頭痛、失眠、便秘、胸口悶、咳嗽產生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等種種之不適,這些症狀時好時壞,因人而異,它們代表身體正由菸害中復原,只要放鬆心情、堅定意志,利用種種戒菸要領,通常數週內可恢復正常。
(本文取材自亞洲醫藥網,http://www.icareasia.com.tw)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