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直銷事業調查報告特別報導之蓄勢待發篇 新星崛起 個個都是潛力股
分類 / 台灣調查
作者 / 南方
期數 / 第175期
2006年直銷事業調查報告特別報導之蓄勢待發篇 新星崛起 個個都是潛力股
朗讀:
新手並不等於菜鳥;幾家初崛起的業者,或挾母公司的豐富背景,或以另類手法行銷,要不就以雄厚財力創造高曝光率、知名度,對未來的經營成長,企圖心旺盛也信心十足。
◎ 從心靈層面找商機──東震公司
在理性與科技掛帥的時代,東震是很少數將日用、保健、保養產品與道家陰陽五行結合在一起的直銷公司,東震甚至還有八卦爐、聚寶盆等純粹開運產品。
即使有人可能會以異樣眼光看待東震,但是東震卻以:「第一家將中華文化與『五術』用於企業傳承的公司」為自豪。
東震的崛起,並於前(2005)年取得前二十大的佳績,顯示理性與科技掛帥的時代,人們心靈對於未可知的運勢,仍與過去一樣不安。在這樣的基礎上,「趨吉避凶」的市場不可謂不大。事實上,在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同樣也喜歡趨吉避凶、交好運的中國大陸消費者,未來也很有可能幫助東震成為一家在全中國令人投以訝異眼光的直銷公司。
五行的概念在許多人看來也許會是一種推廣的障礙;但是,在東震,五行卻是協助東震,讓消費者真正落實產品生活化的一股無形的力量,基於寧可信其有的心理,把領帶換成開運領帶、把名片夾換成開運名片夾、把水杯換成開運水杯…,其結果就是直銷公司所最想擁有的種境界—-讓直銷商「在日常生活中用產品、談產品、推薦產品」。
◎直銷鬼才有一套 皇龍破四億
2006年業績 4.28億 成長48%
皇龍國際事業在不景氣的2006年已經連續第三年取得高度成長,這一家以減重為市場,以酵素為主力的本土直銷公司,創辦者盧正光是一位直銷鬼才,過去也曾再直銷界創造過一陣炫風與許多話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潛後,盧正光依舊對酵素產品情有獨鍾,並把酵素產品與減重市場巧妙結合,使得酵素在市場上重新取得了一股新的生命力。
盧正光並且自己率先使用產品減重,高達三十公斤的減重成果使得盧正光本人就是皇龍產品的絕佳代言人。
當然,減重市場雖大,競爭也非常激烈,各種減重概念包括燃燒熱量、阻礙吸收以及分解排除脂肪等,都各自有多種產品在直銷界乃至普銷通路爭奪大餅,如果再加上減重門診、健身中心等,則減重市場的競爭實可謂五花八門了。
在這種情況下,行銷創意更顯重要,素有鬼才之稱的盧正光於是大膽提出了一個挑戰策略,讓使用者跟自己競賽,如果使用者能夠在一定時間內減下相當的體重,則在該期間所使用的皇龍產品免費。
這一套行銷策略,給予減重消費者在體重管理上面因為事關荷包而顯得更為積極也更規律,並確實達到減重的目標。
這個讓消費者跟自己競賽的創意,在協助消費者達成減重目標的同時,也一次又一次的塑造了新的減重成功的見證者。這也是皇龍在激烈的減重市場中能夠不斷取得成長的重要因素。
◎成長快速、後勢可期──綠加利公司
2006年4億 成長100%
挾著日本第五大直銷公司的名號進軍台灣,台灣綠加利公司終於在2006年開始產生倍增現象,2006年,綠加利的業績較2005年成長了100%,年度營業額突破4億台幣。以日本綠加利的成長經驗來看,台灣綠加利一旦進入快速成長期之後,就很有可能在5年之內闖入十大。
在此同時,綠加利公司並正式宣佈,將以台灣為跳板,加速開發香港、星馬及澳洲等市場.。綠加利公司除積極佈局海外市場之外,同時也著手改變以往單一產品的做法,開發另一項令人矚目的保健水產品,並計劃以平行雙軌制的模式,?公司也為直銷商創造更大的市場及利潤空間。
◎口碑+品牌、全力衝刺 ── 冠協公司
2006年 3.66億 負成長16%
冠協公司是少數以屏東為根據地的本土直銷公司,而冠協近年來在南台灣的竄起,也是少數直銷商轉型開直銷公司成功的例子。
在南部市場穩定發展,冠協已經開始展開北進計畫,預計在完成中北部市場拓展後,將3億6000萬的業績翻一翻。
2006年,冠協公司雖受大環境影響而減緩成長,不過,冠協的產品力及創辦人杜文博堅持的三要素,也使得冠協預期在品牌建構計畫的過程中,將會再次獲得大幅的成長。
杜文博表示,冠協的創始與願景,永遠緊扣三個要素,第一,是要讓消費者滿意,即使是捧場性質,也會使他們感覺到捧場得有價值,而不至於對於消費行為產生抱怨。第二,是要讓經營者賺到錢,因此,冠協是少數真正百分之百全額發放獎金的直銷公司之一。第三,是公司要認真實現承諾。有承諾很好,但是能夠實現承諾,才會發生長久的凝聚力量。
所以,冠協可能是目前唯一一家每年都有兩次海外獎勵旅遊的直銷公司。杜文博說,自己當過直銷商,也深刻體驗過,聽得到、看得見,卻因為一堆條件限定而讓組織獎金飛走的痛苦。因此,他堅持全額發放的理念,藉以強化經營者動起來的力量,也就是這一股力量,才能讓冠協在南台灣產生一股「冠協炫風」。
對於北部的消費者及直銷商而言,品牌力量,可能比草根性的口碑力量更重要,也因此,杜文博正積極帶領冠協,以「瑞士製造」為訴求,積極進行品牌建構計畫,希望能夠更快速達成北征的理想。如果,冠協能夠在既有的口碑力量上面再加上品牌的助陣,則冠協可能會是一匹最讓人跌破眼鏡的黑馬。
◎投資大、話題多,力道驚人 ── 天獅公司
未提供數據
在過去,由於天獅在第三世界做得比成熟市場好,業界於是產生一種「天獅無法適應成熟市場」的印象。
不過,天獅在台灣市場的表現卻相當出色,在天獅集團總裁李金元只許成功的企圖及不計成本的資金挹注下,部份同業已隱隱感到一股競爭壓力。
除了李金元的全力支持外,台灣天獅經營團隊的操作,也相當傑出,特別是媒體操作,更為天獅取得了絕佳的宣傳效果。包括去年李金元與王永慶會面的強強聯手,今年進駐台北一
○一的開店造勢,都不斷成為媒體報導的話題,當然也成為直銷商極具優勢的輔銷資源。
事實上,台灣天獅不只投資大、話題多,組織與業績的發展也已經出現了可觀的規模,特別是在與王永慶會面,與長庚生技簽約之後,台灣天獅的力道更是驚人。
而繼台北一
○一旗艦店之後,台中、高雄旗艦店也已完成,接下來就是每個縣市4到5家衛星店樂活村的建構。天獅環太區總經理鍾建和表示,天獅平台已吸引了包括傳統企業老闆、傑出保險業務菁英相繼投入台灣天獅的行列,當然,天獅也對台灣直銷菁英形成一股磁吸作用。
鍾建和說:「天獅可望搭上開放中國大陸人士來台觀光旅遊的列車,全力發展定向旅遊業務,預料將吸引天獅中國500萬家庭會員,爭相來台觀光。」
天獅投資、話題、吸力及樂活村的實體通路威力,都將協助台灣天獅的快速崛起,寫下天獅也能夠在成熟市場爭霸的新篇章。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