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管理為什麼重視樂觀進取?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曾仕強
期數 / 第178期
中國式管理為什麼重視樂觀進取?
朗讀:
「樂「可以大分為兩種,一是內心的悅樂,一為身體的快樂。現代人官能飽受刺激,已經忘掉了內心的悅樂。感官的刺激,必須愈來愈加重。最後麻木不仁,很可能變得沒有感覺,再也快樂不起來。何況快樂的結果,很快就不快樂,根本不能持久。可惜由於眼睛向外長,以致大數人,永遠向外尋找樂趣,十分可憐。如果調轉方向,改採內觀的方式,向自己的內心深處,去尋求悅樂。那就回味無窮,持久不散,才是真正的樂趣。
西方管理所講求的激勵,大多向外看,在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層面打轉。不是形成無底洞而難以滿足,便是愈來愈麻痺而宣告失效。中國式管理,透過濃郁的人情味以及真誠的關係,直探內心而持久有效。
很多人不瞭解,誤將中國社會的人際關係看成?絆的包袱,急於把它拋棄,實在是不知之罪,我們也不能加以責怪。
中山先生曾說:人類文明進化的過程,分成三個階段:第一是由草味進文明,為不知而行的時期;第二是文明漸進,為行而後知的時期;近代文明發達以後,便已進入第三期,必須知而後行。現代的管理者,有必要深入探討,我們日常的所言所行,到底根據什麼道理?明白之後,有把握地知而後行,效果必然更好。
怕輸會贏,實在不知樂觀進取。為什麼怕輸?因為沒有輸的本錢;為什麼會贏?由於贏才證明自己的價值。這兩種念頭,都是對自己不瞭解,十分恐懼的緣故。真正的中國人,並不怕輸,因為我們輸得起,不用怕。我們只是不認輸,再來一次,東山再起,又何必認輸?我們不一定要贏,因為遭人嫉妒,惹人懷恨,對自己並沒有好處。我們只求沒有輸贏,大家彼此成全,互相幫忙,以求己安人亦安。保持樂觀進取的心情,小輸何妨?也不一定非贏不可。
我們隨機應變,該贏就贏,當輸便輸,無所謂,自由自在卻不逾矩。凡事盡心盡力,又何必斤斤計較於結果的輸贏?孔門三樂,如果能夠逐一實現,人生還有什麼遺憾呢?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