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投資與貪婪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謝晨彥
期數 / 第200期

    投資與貪婪


朗讀:

最近我在網路上讀到一則故事,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天貪婪先生、恐懼先生、市場先生三人在飯店巧遇,市場先生提議大家一起同桌用餐。餐前酒剛端上桌,個性向來急躁的貪婪先生劈頭就問市場先生:「最近有沒有賺一倍的標的!」
「我聽人家說,美國景氣還沒恢復,中國經濟成長還有隱憂,台灣的股市沒有基本面,你確定要進場嗎?」恐懼先生很緊張的插話。
「一倍的標的,現在只怕找不到吧!」市場先生的回答並未有太多的遲疑。
「可是電視上的分析師、基金公司的分析報告、投資雜誌的專欄主筆,都說現在要逢低佈局啊!」貪婪先生開始列舉他花時間搜集得來的情報。
「那要買什麼標的啊?」恐懼先生亦步亦趨的跟進問道。
「我還是持續看好金磚四國,還有能源、黃金……,我的理專也推薦這些市場!」
「可是他去年叫你買日本,不是賠慘了,之前又叫你賣香港,不是又賣早了,理專的話能信嗎?」恐懼先生提出了他心中最大的疑問。
「你說的是沒錯啦,他也不是每次都對,但這次理專很肯定的告訴我,說現在進場應該會有跟去年一樣五成的報酬率,前陣子股市跌深了,我也覺得機會應該蠻大的。」
「你不覺得現在的投資環境與去年不一樣了嗎?」市場先生慢慢的吐出了一句話。
「我那個朋友很準的,他之前跟我講的也很準。」
「那你準備什麼時候進場,要記得告訴我!」
「你說的市場都漲得很多了,你們要不要投資分散一點?」市場先生仍是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

貪婪心理導致股市飆漲時捨不得賣
貪婪先生與恐懼先生有如我們的投資分身。貪婪先生永遠相信他所看到、所聽到的好康,並天真的認為幸運一定會降臨在他的身上,明牌永遠是他投資決策的來源。只是這麼多年下來,貪婪先生有輸有贏,但帳戶裡的錢不增反減。
恐懼先生剛好相反,他的個性裡有那種「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的謹慎。為了怕賠更多,他總是會在市場跌深,人心潰散的時候,跟著大家一起殺出場,並在大家都擁有了熱門的標的後,確認安全了才敢買進大家都說好的股票或基金。這些年來,恐懼先生也是有賺有賠,但好像都是賺小賠大,他永遠搞不清楚,為什麼別人的錢愈來愈多,自己卻愈來愈少!
去年發生金融海嘯至今也將近一年,很多人其實都還沒脫離當時的恐怖氛圍,其實這也難怪,如果從2003年起算多頭市場,過了五年安逸的日子,人心早已被慣壞。多頭市場是投資什麼賺什麼,也因此投資人很容易就忘了,空頭的恐怖模樣,一旦被嚇到,要恢復清醒,還真的得收收驚。
去年9月到今年3月初全球股市不斷破底之際,多數的投資人都不敢貿然進場投資,到了今年4、5月股市反彈一段之後,投資人才又蠢蠢欲動開始買進,沒想到股市又開始進入盤整期,投資人也跟著縮手。
股市的變化莫測,往往讓投資人一直錯失良機,恐懼心理導致股市崩盤及低檔時不敢買進,貪婪心理導致股市飆漲到高檔時不捨賣出。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為什麼要投資?當然是要賺錢,這是心理最基本的慾望,但算是貪婪嗎?如果希望「在三十歲前賺進一億元」,或是向媒體所造的神般,從30萬到幾十億,好像遙不可及,這樣的故事卻總是在身邊隨手可得。這種如同天方夜譚般的可能性,幾乎變成一般人的投資理財目標,是可笑還是可悲。
事實上,不只一般投資人,連基金經理人都以在短期內獲取超高投資報酬率為目標。所有的市場作手同樣以短線快速賺進財富為其目標,這些汲汲於追求短線最高投資績效的短線作手,長期下來的投資績效如何?相信在其周圍的朋友都應該很清楚,正如台灣眾多作手下場一樣。因此,一味強調投資報酬的貪婪極容易成為高風險下的犧牲者;反之,強調風險意識的投資作法,因為能避開大虧損的風險,自然得以長期發酵滋長成就財富。
投資人要深知未來是不可能完全被預測,重大虧損其原因就是預測錯誤,例如認為股價會往上但實際卻往下,或者認為某項大利多會使企業短期大幅獲利而過度樂觀忽視風險。
追求超高的短期報酬率的貪婪,會使得投資人時時處於緊張的情緒中,更會帶來不可預期的投資虧損。基於情緒的投資決策,無論當時讓人多滿意,但最後幾乎總是錯誤的。隨著股市繼續走高,貪婪正在不斷上升成為主導情緒,它和恐懼一樣有害。
該恐懼?還是該貪婪?心理學家說,「貪婪」與「恐懼」是騙徒最常利用的兩個人性弱點。巴菲特說投資要「在別人恐懼時貪婪,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問題是,我們怎麼克服人性的弱點,精確判斷出現在該恐懼?還是該貪婪?「低買高賣」誰都知道,但就是辦不到。

報酬與風險總是伴隨相生
面對客觀但無常的市場,貪婪與恐懼經常左右了我們的理性判斷。貪婪與恐懼會使得投資人總是陷入「追高殺低」的泥沼,要克服這點就是要建立起投資的「紀律」,也就是嚴控下跌風險。
報酬與風險總是伴隨相生,但真正能讓你賺錢的,其實不是市場,而是有效運用貪婪與恐懼的能力。失去控制的無盡慾望便是貪婪,它往往是投機者走入天堂或地獄的決定因素。
行情最難作預測,但投資人都愛作預測;紀律與資產配置最好做,但少有投資人能堅持做到。投資專家指出,投資最難克服的就是人性的貪婪與恐懼,但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有「紀律」、做好「資產配置」,比去預測股市高低點容易得多!
如果在股票市場剛好憑運氣贏了幾次錢,除非靜下心來弄清楚為何會贏錢?否則,這些運氣可能成為您往後在投資市場上大災難的伏筆。只要一進入市場,都得面對賣完股票後股票續漲的痛苦。如果獲利了結後的股價漲勢是出乎原先預料之外,那麼,請問又何必為原先就不屬於自己的利潤而懊惱?
以下是投資大師遵行的心法:
1.看趨勢不看盤勢;絕大多數投資人天天看盤。
2.在危機時刻入市;絕大多數人搶著賣出。
3.從來不意圖賣在最高點;絕大多數人覺得自己太早賣。

4.絕不借錢投資。
堅持這幾點簡單原則,在最驚險的市況下和其他殺出的投資者反向操作,因此能夠在谷底迎向長期又驚人的豐厚報酬。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組織文化是永續經營的關鍵因素

當一切聚足,想不成功都很難!

「代名貸款」於法無據,莫輕易承諾

邱光森—深耕直銷,有志者事竟成

提升直銷人形象 共創人氣事業

中國式管理為什麼能夠與時俱進?

小額創業

相見時難別亦難

步伐的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方向

投資組合與資產配置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