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新因禍得福先拿牌 跨國直銷歷史正在起變化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南方甫
期數 / 第165期
如新因禍得福先拿牌 跨國直銷歷史正在起變化
朗讀:
從今年2月雅芳獲得第一張直銷牌照之後,業界就在一種隨時可能會有意外訊息發生的等待中渡過了將近半年。期間,種種傳聞使得整個中國大陸直銷界更形詭譎迷離。終於,8月1日,中國大陸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資訊系統網發布了大陸直銷第二批牌照名單,包括如新公司、珍奧集團、天璽蟻力神公司、寶健公司等四家直銷公司正式拿到了商務部的紅頭文件;接著,又有寧波三生與南京中脈及新時代分別於8月18、25日拿到了第六至八張直銷牌照。
在八家公司中,表面上外資與內資相當平衡,內資有珍奧、天璽、中脈、新時代;外資則有雅芳、如新、寶健、寧波三生。
不過,四家外資公司中,僅有雅芳、如新兩家為一般認定的國際性直銷公司,顯示在內外資角力過程中,內資或者未畢說得上佔盡便宜,但是以大型的跨國性直銷公司如安利、中山完美、玫琳凱、康寶萊顯然在角力過程中吃了不少暗虧。
在這種情況下,如新得以繼雅芳之後拿下大型跨國直銷公司第二張牌照,更具有其象徵性意義。
許多專家認為,如新能夠獲牌,顯示如新四年來所施行的「員工制」比過去特許經營的「經銷商制」更受官方的青睞。
對於「一朝被蛇咬」的大陸官方而言,簽有勞動合同(約)的員工制確實比經銷商制更讓人有安全感。也因此,早在今年4月間,嗅覺靈敏的玫琳凱就決定向員工制靠攏,擇優吸收經銷商為公司員工,並委託專業公司在各地與經銷商簽訂勞動合同;此外,包括萬基在內的一些內資企業,也開始嚴肅觀察員工制的可行性。
從玫琳凱、萬基等直銷企業主動靠攏或認真思考員工制的事實,可以顯示如新的員工制不只讓官方比較放心,也比雅芳4個月招募11萬會員的單層直銷模式更具有吸引同業跟進的魅力。
為什麼雅芳中國區總裁高壽康所謂「中國直銷只有一種模式」的雅芳模式即使獲牌後表現搶眼,其魅力卻明顯不如如新的員工制呢?
「拿牌之前,我們不能做無店舖銷售,所以我們會選擇在2003年元月同步開一百家店面,並請支薪業務。」台灣如新華茂集團總裁周由賢說:「拿牌後,我們並不會方棄員工制,只是我們可以進一步合法招募直銷商,展開正式的直銷業務,我們除了有店面、有支薪店員之外,也將會在牌照許可的區域快速展開真正的直銷業務,以前是一條腿走路,以後將是兩條腿走路了。」
顯然的,如新的第二條腿還是回歸到直銷界所普遍期待的經銷商制,這種經銷商制比雅芳更具魅力的地方在於「大家都沒有把是不是單層次講死」。
而如新比安利、玫琳凱更早獲牌,甚至被視為大型跨國直銷拿牌的風向球,如新與前兩者最重要的差別在於,如新先有「員工制」第一條腿;而雅芳以外的大部分跨國直銷公司的第一條腿卻是「經銷商制」。
對於這次拿牌,周由賢認為這是因禍得福,由於如新並未在98年特許經營之列,因此2003年僅能以店舖加員工制進行大陸市場佈局位大陸新直銷時代做準備。
這一套專位大陸市場量身訂做的過度性模式,成本相當高,所以除了頭兩年快速成長獲利外,2005年起就碰上了瓶頸,2006年甚至產生為巿衰退現象。不過,獲牌消息傳出後,如新股票大漲了17%,顯示如新一旦有了第二條腿可以在大陸直銷市場「走動」,不讓安利專美於前的爭霸的態勢鮮明、氣勢如虹。
由於如新所獲牌照僅限上海市地區市場為限,為了加快版圖的拓展,周由賢透露,如新已擬定在今年第四季完成上海的佈局,然後進一步在沿海四省一市「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北京」辦理直銷許可與業務拓展,並預計在2007年初開始將直銷業務推展到大陸各地。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