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學術

直銷在民眾心目中得幾分


分類 / 直銷學術
作者 / 陳得發
期數 / 第84期

    直銷在民眾心目中得幾分


朗讀:

直銷在台灣有20多年歷史,由於早期不肖業者帶來的不良影響,使一般民眾對直銷有負面看法;直到「公平交易法」及「直銷管理辦法」公布實施後,直銷市場才漸上軌道,直銷業也因此較為一般人所接受;但仍有相當的民眾對直銷持保留態度,這種現象在世界各地都是一樣,因此每隔幾年做一次民調,以為產業努力成果檢討與改進參考,乃有其必要性。
直銷學術研發中心在1998年進行台灣地區一般民眾對直銷看法的調查研究,共發放400份問卷(300份於大高雄地區街頭現場隨機發放,100份於台中地區發放);共回收有效問卷145份(高雄地區100份,回收率36.67%,台中地區35份,回收率35%),經分析研究,共得到8項重要結果。
1.直銷的優點以方便性為主: 調查中將一般民眾依其購買直銷產品經驗分成3類:過去1年內曾以直銷方式購買產品或服務者(目前客戶)、過去1年內未曾以直銷方式購買產品或服務者(流失客戶)、從未購買產品或服務者(潛在客戶)。

直銷有其方便性但產品價格高
對直銷的看法,「目前客戶」認定的優點有方便性、產品品質佳、及產品能先檢查試用;「流失客戶」認定的優點以方便性為主;「潛在客戶」則以產品能先檢查試用、產品的選擇性高(種類多)、產品的品質佳、方便以及尊重購買人為重點。由此可見,方便性是大家普遍認定的優點,影響程度也以方便性最高。
2.缺點在銷售人員的壓力及產品價格太貴: 「目前客戶」認定的缺點有銷售人員壓力及產品價格太貴,「流失客戶」認定的缺點也是以銷售人員的壓力、產品價格太貴為主;「潛在客戶」則提到產品價格太貴、產品有問題時難以退貨、銷售人員的壓力。因此,銷售人員的壓力、產品的價格太貴是大家普遍認定的缺點,影響程度也這兩項為最高。
3.整體而言直銷優點大於缺點: 「目前客戶」與「流失客戶」大多同意,直銷的優點大於缺點;但「潛在客戶」不同意的比例稍高一些,顯然有接觸過直銷的人,較能感覺直銷的優點大於缺點。要改善一般人對直銷的印象,讓他們有機會接觸直銷是最快最直接的做法。
4.直銷產品價格一般感覺偏高: 幾乎有6成民眾認為直銷產品價格有點貴或非常貴,只有不到5%的民眾感覺有點便宜。不過感覺非常貴的比例,「目前客戶」比「流失客戶」高,「流失客戶」又比「潛在客戶」高;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也許是接觸直銷產品越少的,越不感覺貴。
5.價格偏高的主因為銷售佣金比例較高: 直銷產品價格偏高的原因,有4成多的民眾認為是直銷商銷售佣金比例較高的緣故;此外也有相當高的比例認為公司定價較高;而認為品質比較好的比例以「目前客戶」高於「流失客戶」,「流失客戶」又高於「潛在客戶」。顯然越常購買產品的民眾,越能認同產品的品質。
經由商品目錄或展示會認識產品
6.了解直銷商品的方式,以直接看直銷商郵寄的目錄為主: 「目前客戶」有一半直接看直銷商郵寄的目錄,「流失客戶」也有三分之一是直接看直銷商郵寄的目錄,而「潛在客戶」直接看直銷商郵寄目錄的比例,也高達4成5;這跟大家認為直銷的優點為方便性不謀而合。此外參加直銷商舉辦的展示會或聚會也是一重要的管道。
7.電話行銷、電視購物、網路購物被認為是風險高的採購方式: 受訪民眾皆認為,電話行銷、電視購物、網路購物是高風險的採購方式,到府一對一的說明、介紹、銷售對「目前客戶」來說,也列為高風險的採購方式,但對「流失客戶」及「潛在客戶」而言,卻認為風險不高,其中原因頗值得探討。
8.最喜好的採購方式為直接向零售店舖購買: 一般民眾最喜歡的採購方式,仍然是直接向零售店舖購買;不過銷售活動如:產品展示會是大家的第二選擇。這樣的現象其實不足為奇,因為直銷只是零售通路的一環,它並無意取代傳統的零售通路。所以我們重視的是直銷和其他通路的比較,依目前的調查結果來看,直銷大約和郵購不相上下,比銷售活動差。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以了解,直銷已漸漸被大眾所接受;大家都同意直銷帶來方便性,只要接觸過的人,大都同意直銷的優點大於缺點,唯沒接觸過直銷的人,仍有相當比例的不認同。所以努力讓更多人接觸直銷,是改善直銷形象最快捷有效的方法。
至於直銷的缺點--「銷售人員的壓力」,首先必須改變觀念;直銷人需了解,直銷是建立長遠關係的事業,維持友誼比達成銷售目的更重要,只要銷售的產品確實好,確實有幫助,熱誠的介紹說明後,讓對方因瞭解而購買,比緊迫盯人的強勢推銷,更能形成長期的忠實愛用者。
另外,產品價格太貴或價格偏高,一般認為是直銷商銷售傭金比例太高的緣故。其實傭金比例約佔產品售價的40~50%,這和傳統通路自批發一直到零售所花的通路成本,佔產品售價的比例相差不多。而傳統通路成本是由通路商獲得,購物者沒有機會分享;但直銷的傭金是由直銷商按等級或業績來分享,只要是直銷商,都有機會獲得,而直銷商本身也是消費者。從這樣的角度去分析,直銷商銷售傭金比例太高,就不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了。(本文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直銷學術研發中心主任)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淺析直銷事業未依期限辦理參加人退出退貨之責任

揭開不法直銷業者的騙術

檢舉不法,塑造業界清流!

直銷企業行銷團隊成員間承諾-信任的研究(上)

直銷商捲入對滿意度與忠誠度的影響

法規之前停看聽,事業經營無障礙認識「健康食品管理法」

事業永續的必要認知

消費者向經營者角色轉變的動因研究

直銷在民眾心目中得幾分

消費者知覺風險策略(下)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