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廖慶洲
期數 / 第122期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朗讀:

令人好奇的是,為什麼豐田會有如此高瞻遠矚的投資眼光,如今坐享名利雙收的豐碩成果?
說起來,還是「創業精神」。當今豐田推出頂級的品牌:Lexus,令車主坐起來風光異常,對豐田的形象提昇也助益不少。距離豐田的開基祖:豐田佐吉,出身貧農子弟,而燃起高度熱忱,終於在1980年發明木製的人力紡織機而起家,足足超過一個世紀。從產品的演變看來,剛好也讓世人見識百年企業、永續經營的哲理:突破創新。
豐田崛起的關鍵在於1929年,將傳統的紡織機器加以創新,獲得專利後,出售給英國廠家,獲得的10萬英鎊,轉投入汽車業。秉此研發傳統,對於懷有夢想與抱負的新興企業,從1987年開始,即積極參與投資。「十年樹木」,如今陸續見到投資的效益。資金循環利用,累積的結果,如今多達500億日幣的創投基金,只要對豐田的事業有貢獻,就是投資的對象。
資金妥善運用,締造出利人利己的成果,這比起傳統銀行的融資只重擔保品,卻疏於對企業潛力的評鑑眼力,如今反而造成呆帳累累,在當今日本大力整頓金融機構之際,豐田的投資哲學「剛好及時」,又給日本人上了一堂課。
近代的西方,強盛的基因追溯起來,源自文藝復興時代帶來開創精神,而肇始文藝復興的契機,則來自佛羅倫斯當地豪門:麥迪奇(Medici)家族對學者專家、藝術家…等「文事」人才的禮遇,著名的米開朗基羅,小時候在這個家族的栽培下,見識大場面,終於蛻變成巨匠,就是有名的軼事。
可見,「行有餘力,則以學文」的時代意義,在於學會文藝復興時代的精神。博施濟眾的偉大情操,恐怕沒有深厚的宗教修養,不易實踐;但是,如果在資金運用方面,也滲入人文色彩,既有麥迪奇家族的器量,也有豐田家族的投資眼光與胸懷,即使收割的場面不如文藝復興那麼壯闊,至少也體會到助人為快樂之本的哲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對興旺的家族或事業而言,頂級的餘慶,莫過於栽培出諾貝爾獎得主!
(本文取材自總裁學苑,http://www.ceo21.org/,作者為寧波厚生教育訓練總監、專欄作家)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96年直銷重大新聞事件總回顧

真誠是第一準則

經營產品與經營企業

善用誘因 吊人胃口

企業賺錢錦囊

擁有希望的祕訣

我們能讓直銷課堂變綠嗎?

授權服務人員解決問題

學習

直銷公司的變與不變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