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事海外直銷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43期
如何從事海外直銷
朗讀:
放眼望去,現今在台灣叱吒風雲的企業體,非跨國餐飲業的微乎其微;在台灣舉足輕重的直銷公司,也都是跨國的,本土的直銷公司雖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卻都只是曇花一現。可以預見的是,21世紀的大公司、大企業將是「跨國」的,不論傳統抑或直銷。
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跨國」一詞的興起乃至蔚為風尚,是因可以減少內部的衝擊,這層面牽涉得很廣,大至國家法令的限制或保護、大眾傳播媒體的褒與貶;小至自己公司業務的好壞、如果上述的種種皆發生,再加上公司本身是跨國企業的話,便能截長補短,轉虧為盈,從容面對內部的衝擊與挑戰。另一原因則是地球村觀念的普及,隨著資訊的發達,早已縮短了國與國之間的距離與神秘感。在這股潮流下,如果有二家公司,一為跨國,另一則否,相形之下跨國的公司較能吸引人才,前景也較被看好。
立足台灣,放眼世界,是現今的潮流與趨勢。台灣的人民生活富裕,國民所得更是高,但是人口少,真正具有生產能力的人更是少,是為不爭的事實。在這一前提下,不難發現無論如何努力的開發市場,也會有山窮水盡、難以突破的時候,尤其是在以「人」為主軸的直銷行業中。
反觀大陸、印度、印尼等這些未開發國家,他們的人民雖窮,生活水平落後台灣20年以上的比比皆是,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的中產階級都是台灣總人口數的7、8倍(印度的中產階級為15,000萬人;印尼則為5,000萬人)。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怎能叫許多直銷人視不步見,將自己局限於台灣這小島上?
最近多項調查顯示,直銷的未來在亞洲是無可限量的,由此更印證了上述的種種說法。既然「海外直銷」關係到日後事業可否長久,可否再度開創高潮,然,在從事時究竟該注意些什麼呢?哪些事又攸關著海外直銷的成敗呢?
海外直銷,應注意事項
從事海外直銷時,舉凡國家法令乃至公司制度,皆左右著海外直銷的成敗,應注意事項如下:
1.事先對國家的風俗民情、社會文化做一全盤完整的調查與分析。東方與西方人的民族性、社會性是迥然不同的,這可由東方人喜歡購買減價商品並引以為傲,而西方人則反之中瞧出端倪來。如果忽略此點,只將公司制度硬生生移植則必敗無疑。
2.按當地政府的規定來申請執照、制度。
3.產品的特性是否為當地人民所能接受。
4.當地人民的購買力。
5.當地直銷的歷史。
6.培養、訓練行政人員及直銷商。切勿抱著開創市場後就能成功的心態,不要忘記直銷的特性,是以人為主軸的行業,是需要時間耐心培養的。
總的來說,任何直銷公司在進入一個新國家時,一切皆得從零開始,這就好像白領階級在轉戰直銷時,心態要歸零的道理是一樣的。
業績成長之階段
任何一個公司從零到業績的成長,都會歷經三個階段,即所謂的準備期、暴漲期、成熟期。
準備期是個平穩的曲線,意謂開拓、拓荒;暴漲期是一切皆漸入佳境;成熟期是市場潛力完全達到時。每個階段要面對的問題及準備的方向皆不同。能否順利的進入準備期,讓一切漸入佳境的主要原因是:品牌歷史的有無、口碑的好壞、行政人員的水準、及直銷商的經驗與素質。
漸入佳境也就是達到暴漲期的條件,不能光重視產品、制度、行政人員、投資背景,此時最重要的是直銷商的素質。有些直銷公司的制度在產品之上,甚或產品在制度上,卻都能維持一定的業績水準,究其原因,不難發現其有一批忠誠度高、訓練有素的直銷商。
短期之內,不可能飛快地進入暴漲期,相對的收入也不會高,因為一切尚在起步中,不只是公司本身,就連當地的人民也尚在觀望當中,是故在此時期訓練、推薦、零售的動作都要紮實,馬虎不得;在推薦上,則以推薦事業心較重的人為佳。
領導者類型百百款
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培養領導者,長遠的儲備人才,強調往後的發展。領導者的類型不外乎:
1.激勵型:此型的領導者深入淺出、潛移默化,頗具爆發力。
2.以身作則型:苦幹實幹,凡事身先士卒。
3.關愛型:此型的領導者只在直銷事業中得見。
4.效率型:對自己及他人要求嚴格,大都屬傳統事業中經理級的人物。
5.講師型:口才一流,頭頭是道。
一般來說,上述領導者的類型,與大眾印象中的領導者相差甚遠的,是關愛型的領導者。若以傳統事業的眼光來看,關愛型的領導者完全不是領導者的人格特質,不講求方法、技巧、行動、目標,面對群眾時講話還會發抖,只重視愛和關懷,然而在直銷事業中,其卻能樹立成功的典範,主要是因為直銷是份「感性」的事業,不能全講道理及方法,這就是直銷與傳統行業最大的差別,也就是為何關愛型的人會成為領導者的原因。
在培養領導者時,並不是要將所有的人皆塑造成上述的類型,甚至塑造個十項全能的領導者,而是因材施教,對每個人的特質加以訓練、培養。
在一切尚在準備的階段中,要想進入暴漲期乃至發揮市場的最大潛力,就要好好找尋上述的這些人,或找尋有這些人格特質的人,再加以訓練,假以時日為自己、為公司都留下長紅。
產品購買力分析
在進軍海外市場時,除了積極培養訓練當地的人才外,也要對所進軍之國家的「產品購買力」做一仔細的研究。這可以B(價值觀)A(態度)L(生活方式)來做態樣的分析。一般而言依BAL來分類可以分出5大類型:
1.功成名就型。
2.力爭上游型。
3.熱心公益型。
4.傳統歸屬型。
5.財務緊迫型。
仔細分析直銷公司菁英的分佈,不難發現大都屬於力爭上游型,因為他們渴望成功、努力且積極,在開創海外市場時,就格外需要培養此類型的人;之後便需吸收直銷歸屬型的人,因為他們的獨立性較弱,極具韌性。
而所謂的功成名就型,則不易在直銷事業中見到,因其不但沒有時間,更放不下自己的身段;財務緊迫型需等到零售市場穩定後才會加入;至於熱心公益型則幾乎與直銷絕緣,頂多成為愛用者。
人海戰術呱呱叫
在開創海外市場時切記打「組織戰」,不要用傳統的直銷模式─單打獨鬥,又稱獨裁型的行銷模式,因為人的時間有限,無法造福眾人,再加上人性使然,領導者不見得能夠容忍自己的下線比自己優秀,甚至潛力超越自己的人,所以獨裁型的模式並無法讓自己及公司一直處在巔峰享受掌聲,因為違反四兩撥千斤、倍增力量,以達借力使力的原則。然而「組織戰」卻能將此原則的效果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打組織戰是現今想要在直銷業中成功的不二法門。
「分散競爭力」,也是在開創海外市場時的指導原則之一。在開拓期時,不能太過心急的開了多條線,應該等基礎穩固後,才能開第二條線,避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情形發生。
從事海外直銷是個必然的趨勢,因為人是不會滿足的動物。然而在從事海外直銷時要慎重,事先需要縝密的計畫,不能天馬行空地恣意從事,需有國際觀,在培養、訓練人才上更是馬虎不得,如此才能成功的開拓海外直銷市場,成為他人豔羨的對象。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