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封面故事

連通歐亞市場 速寫波羅的海直銷三國誌


分類 / 封面故事
作者 / 常子蘭
期數 / 第273期

    連通歐亞市場 速寫波羅的海直銷三國誌


朗讀:

 

波羅的海三國脫離鐵幕、獨立之後,經濟就像搭上磁浮列車突飛猛進,連續好幾年,都是歐洲成長速度最快的國家。放眼未來,對於進入波羅的海市場的直銷公司來說,當地繁榮的經濟和開放的市場,必將為它們帶來更多的商機。

 

中國欲藉著「絲綢之路經濟帶」,打通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道,值此之時,地處波羅的海東岸的三小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終於擺脫俄羅斯後花園的苦情,像淘洗過的金沙,閃閃發亮。

 

波羅的海三國,互為鄰居,面積不大、人口不多,國人對它們的了解也不多。就自然地理而言,三國地處波羅的海東岸,是東西方交往的天然通道,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而說到三國的歷史,則猶如一首交響詩,時而波瀾壯闊,時而悲愴慘烈,但主題卻深刻清晰,那就是追求獨立、嚮往自由。這跟三國長久以來不斷被蹂躪的命運有關,從13世紀開始,波羅的海三國就周旋於強權之間,特別是瑞典、日爾曼、以及俄羅斯。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更處於德國和前蘇聯的漫長統治,致使經濟發展非常緩慢。

 

為了強烈訴求「追求獨立」的決心,1989年8月23日,約有200萬人手牽手,拉起一條超過600公里的人鏈,穿過波羅的海三國,向世界宣告。這條「波羅的海之路」果然引來舉世關注,也鋪就了三小國日後獨立之路。1991年,蘇聯解體,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宣布獨立,終於得到嚮往已久的自由。

 

今日波羅的海的繁榮

   

波羅的海三國脫離鐵幕、獨立之後,果然脫胎換骨,經濟就像搭上磁浮列車突飛猛進,連續好幾年,都是歐洲成長速度最快的國家,成長率在10%左右,失業率也低於歐洲的平均水準。

 

經濟的快速增長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機會,也帶來了挑戰。市場的不斷擴大,銷售業績的成長,確實創造了很多機會,然而,由於失業率低,使得招聘和保留優秀員工變得越來越困難,給公司經營帶來一定的挑戰。

 

雖然波羅的海三小國像連體嬰似的,常被視為一體並論,實際上,三國的經濟發展,各有不同之處。

 

  • 愛沙尼亞

   

愛沙尼亞東與俄羅斯接壤,南和拉脫維亞交界,北臨芬蘭灣,與芬蘭隔海相望,往來較為密切。不少芬蘭公司將部分運營部門搬到愛沙尼亞,促進了該國的經濟發展。   

 

愛沙尼亞是前蘇維埃共和國中第一個使用本國貨幣和採用單一稅制的國家,後來單一稅制得到了東歐很多國家的仿效。世界銀行也將愛沙尼亞列為高收入國家,且由於其經濟飛快增長,愛沙尼亞常被稱作「波羅的海之虎」。

 

此外,愛沙尼亞也是波海三國中科技最先進的國家,著名的網際網路電話公司Skype的關鍵程式,就是愛沙尼亞人寫的。《紐約時報》曾把愛沙尼亞描寫為「波羅的海的矽谷」,在這裡,無線網路遍布全國。因此,   有業者認為,愛沙尼亞是波羅的海三國中最適合直銷模式經營的國家。

 

BOX:愛沙尼亞經濟概況一覽表

 

面積

約4.5萬平方公里

人口

約134萬

首都

塔林

主要產業

資訊科技業

 

 

 

 

 

 

 

 

 

  • 拉脫維亞

  

拉脫維亞與瑞典隔海相望,北接愛沙尼亞,南靠立陶宛,東與俄羅斯和白俄羅斯接壤。自2000年以來,拉脫維亞就是歐洲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工業發展是三國中最好的。與愛沙尼亞相似的是,拉脫維亞也採用單一稅制,有人認為這就是促進經濟高速發展的動力。

  

拉脫維亞首都里加,是波羅的海地區最大的城市。2001年,里加慶祝建城800周年。2006年,北約首腦會議在里加舉辦,這也是第一次在前蘇聯城市中舉辦的北約首腦會議。拉脫維亞幾乎所有重要的金融機構,包括拉脫維亞銀行都設立在里加,一半以上的公司行號也都是在里加註冊登記,因此,在過去的10幾年中,里加的貿易總值翻了1倍以上。

 

   BOX:拉脫維亞經濟概況一覽表

 

面積

約6.4萬平方公里

人口

約220萬

首都

里加

主要產業

耗金屬少的機器製造業,畜牧業

 

 

 

 

 

 

 

 

 

  • 立陶宛

 

   立陶宛位於波羅的海的東南海岸線上,北接拉脫維亞,東南部與白俄羅斯接壤,西南部與波蘭和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接壤,在波羅的海三小國中,是人口數最多、土地面積最大,但國民生產毛額卻最低的。

   

立陶宛國家基礎建設水準高,鐵路、機場和高速公路交通系統完善,有歐洲標準的公路網、4個國際機場、不凍港(東波羅的海岸)和該地區第一個衛星通訊系統。全國失業率低,只有約2.9%。

 

工業是立陶宛的支柱產業,主要由礦業及採石業、加工製造業以及能源工業3大部門組成。而豐富的琥珀資源,不僅帶動了工業,也推動了觀光。首都維爾紐斯是立陶宛最大的城市,也是國家主要的經濟中心,全市工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2/3以上。

 

 

 

BOX:立陶宛經濟概況一覽表

 

 

 

 

 

 

 

 

面積

約6.5萬平方公里

人口

約294萬

首都

維爾紐斯

主要產業

礦石業、能源工業

 

 

 

 

 

波羅的海三國直銷的發展

 

   終止悲歌、呼吸自由空氣之後,波羅的海三小國迎來了「北國之春」,自由經濟在此地大展身手,各類產業欣欣向榮,當然包括直銷業。不少業者是在進軍直銷金磚市場俄羅斯之後,再多走一哩路,到此地來尋找商機。因此,三小國的直銷產業啟蒙也不算太晚。

 

2001年,愛沙尼亞在首都塔林成立了愛沙尼亞直銷協會,成立之初,只有雅芳、GNLD、歐瑞蓮和特百惠等4個會員,隨後,賀寶芙、安麗、永久等公司陸續加入;2002年,拉脫維亞在首都里加成立了拉脫維亞直銷協會;同年,立陶宛在首都維爾紐斯成立了立陶宛直銷協會。

 

為了促進歐洲國家直銷業務的發展,1968年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成立了歐洲直銷協會聯盟。歐盟27個國家中的23個直銷協會都加入了歐洲直銷協會聯盟,波羅的海三國也不例外。

 

各家業者對於波海三國的前進策略與順序各有不同。世界排名第13大的直銷公司歐瑞蓮,自1989年柏林牆倒下後,就進軍東歐市場。拉脫維亞和立陶宛,是歐瑞蓮在前蘇聯中引進直銷模式的第一批名單,前進的順序是:1992年先進入拉脫維亞,1995年才前進立陶宛,1997年再進入愛沙尼亞。

 

雅芳則是選擇在 1999年先於立陶宛建立波羅的海地區事業總部,2000年在拉脫維亞里加建立辦事處,2001年初在愛沙尼亞塔林設立辦事處。

 

美商GNLD的作法是於1995年先前進愛沙尼亞,對該公司而言,到愛沙尼亞發展,是開拓芬蘭市場後的自然結果,接著再轉進拉脫維亞和立陶宛;該公司甚至表示,與另外兩個市場相比,愛沙尼亞的發展速度較快,實際上,就活躍直銷商人數來看,確實一度相差10倍之多。

   

就像經濟發展被看好一樣,波羅的海直銷市場如今也被許多跨國直銷公司視為另外一個兵家必爭之地。除了該地區人民長久以來被壓迫管制、爆發亟思擺脫貧窮的動力外,直銷產品,包括日用品、化妝品、保健類產品,在輕工業不振的波羅的海,都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有人說,自從波羅的海三國獨立以來,很多方面都開始趕進度似的飛快發展。尤其加入北約和歐盟之後,波羅的海國家政經情勢變得更加穩定和安全,這些情況都有利於公司長期的投資和經營。

 

重獲自由的喜悅、渴望釋放的激情,從直銷行業近期的發展趨勢來看,波羅的海地區確是一個極具前景的市場。放眼未來,對於想進入波羅的海市場試試拳腳的直銷公司來說,當地繁榮的經濟和開放的市場,應該不會讓他們失望。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瀏覽次數: 731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一眼入心、處處有感 品牌的靈魂在包裝裡流動

傳銷權繼承制度慣見規範可能面臨的風險

蜂鳥一樣的翅膀與眼睛 台灣力匯 邱彥豪 相信於是看見,努

愛菲亞 吳秋娥 以直銷為道場,因

燃起直銷魂:施彩娟(愛怡特公司直銷商) “人人有機會,為自己

跟著老師學

功利放一邊

解密陌生人——12星座 從太陽、上升、到月亮,星座話題永遠好

黃聖威(全球威粒董事長) 你根本不懂什麼叫直銷

搭上AI快車,從行政效率到銷售策略全面升級 秀得美 麥志民: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