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炳翰公司
當年才30出頭的陳力榆,已嚐過成功的滋味,卻也看盡人情冷暖,堅強的意志力讓她撐過那段蹲苦牢的日子。往事如煙,而今回想起來,雖已雲淡風輕,卻也造就她後來踏穩步伐、勇敢跨出每一步的成功基石。
幸運還需努力來彰顯
家境貧寒的陳力榆,即使父母再怎麼努力耕耘家裡的貧田,也照顧不來家中7個孩子,無論資質,幾乎都是小學就得輟學打工,幫忙分擔家計。
唯獨陳力榆,不但一路讀到專科畢業,畢業後也找到比兄姊們更好的工作,看似比其他孩子幸運,也得到更多疼愛,然而之所以能夠一路讀書,取得比較好的學歷,其實是因為她患有氣喘:「爸爸是擔心我有氣喘,如果又沒學歷,以後嫁不出去。」她笑說,因為氣喘,讓她得到較多的資源,也因為氣喘,她走出和其他兄弟姊妹不同的人生道路。
念會計的陳力榆,畢業後從高雄到台北找工作,在紡織廠裡當會計,鄉下孩子初入都市,五光十色的生活,並沒有讓陳力榆迷失,她很清楚自己必須在工作上做出更多貢獻,得到老闆器重,也必須不斷強化能力,才有出人頭地的一天。「比起當時出身農村的其他孩子,我是很幸運的,雖然我的幸運似乎來自於氣喘,」她笑說,這種幸運可不是人人想要,但她人生後來的發展,跟氣喘絕對有很大的關係。
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台柱
因為氣喘頻繁發作,讓當時公司在山區的陳力榆,興起換工作的想法。她找到一家專門承包國防部訂單的工廠,雖然一開始老闆娘待人並不友善,她仍努力在工作上做到最好。
身為會計,處理帳務時,不免接觸到稅務,30年前的小工廠普遍沒有節稅退稅的概念,陳力榆卻主動利用下班時間研究賦稅制度,為公司爭取到400萬元的退稅,這筆意外的入帳,讓陳力榆瞬間成為備受老闆夫婦器重的員工,賦予她更多工作與責任,當然她也不負所託,做得有聲有色。
年輕的陳力榆,就像一塊海綿,不斷吸取各種養分,把磨練當訓練,自律甚嚴的她,對於經手的事務絲毫不馬虎,儼然公司的鐵娘子,或許因為這一絲不苟的個性,讓她日後創業之路雖然起步時就跌了一跤,卻很快就站起來,並且在2年內做出每月3000萬的營業額。從小窮慣了的她,人生第一桶金就這麼攬在手中。
感恩的心要有智慧相配
1980年,陳力榆離開新西河,起了互助會,拿著7萬元開始創業,憑著前幾年在工作上學到的經驗,28歲的她全心全意衝刺工作,公司生意興隆,機器24小時不停轉,隔年就開始賺錢,過了2年忙碌充實而富足的生活,她還想著未來計畫的同時,前東家來跟她調頭寸。
前東家對陳力榆有栽培之恩,她能有今天,也是因為前東家器重,讓她學到許多經營之道。然而「感恩的心如果沒有智慧相配,下場就會很慘。」事業鴻運當頭,陳力榆為報前東家知遇之恩,兩肋插刀,就這樣前前後後借出了1300萬元,她想也想不到,這1300萬元就跟潑出去的水一樣,光天化日蒸發掉,連借款人也逃亡海外。
才剛起步的事業,哪能夠讓它因為遇到財務危機就倒閉?陳力榆發現銀行戶頭負240萬時,為了不讓自己信用破產,開始向親友借貸,挖東牆、補西牆,甚至借到地下錢莊去;當時公司業績還不錯,她以為靠著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定可以順利度過,沒想到聰明反被聰明誤,不僅賣掉2年來賺的4棟房子,到1983年結算下來,她總計負債3800萬。
想到自己好不容易從谷底往上爬,以為可以從此飛黃騰達,全家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突然湧出的債務,又把陳力榆打落在地,債主們的誤解與追討時的污辱、恐嚇與追打,讓她宛如身處地獄。
鄉土劇裡也看不到的劇情
「現在鄉土劇情常被批評太扯,跟事實差很遠。」陳力榆說,如果看過當年她被債主追,為了躲債,帶著姊姊、兒子四處搬家、打零工、擺地攤,甚至晚上只能睡在土地廟裡的日子,「你會發現,真實人生的荒謬有時還勝過鄉土劇。」
「沒有人相信我是因為被倒債而欠下這麼多錢。」當年在路上被拿著竹棍追打,用最惡毒的語言咒罵,為了追討債務,債主們口到手到腳到,讓她身心俱疲,皮肉傷不算什麼,心裡的痛才是揮之不去的傷痕。曾經為了求饒,當街下跪請求債主放她一條生路……陳力榆講的彷彿是別人的事,聽在耳裡,卻讓人倍覺心酸。
跑路人生的終點是入獄。1984年冬天,陳力榆因違反票據法而入監服刑,獄中的生活,對她的心靈與病體是無限的折磨,幾次的氣喘發作,差點讓她沒命,心心念念著兒子、丈夫,還有她承諾要還清的3800萬。
想起入獄前,病危的媽媽在醫院跟她通電話,不諒解她的媽媽,聽到她堅持不論多苦多難,花多久時間,一定把債務還清,忍不住心疼:「那你的氣喘……」聽到媽媽還是牽掛著她,儘管前方佈滿荊棘,她知道自己有力量往前走。
1987年7月,票據法廢除,她終於能夠出獄,提著一只塑膠袋,重新呼吸到自由的空氣,心裡充滿希望,同時也惶恐著將要重新面對債主的臉。
直銷猶如一根浮木
剛出獄的陳力榆,一心只想趕緊掙錢還債,在昔日友人的介紹下,她開始賣起直銷公司的健康寢具,堅強的企圖心,加上她本身應對的天賦,很快就做出成績,慢慢的還掉少額債務。
在經營炳翰之前,她拒絕過創辦人李和順的邀請,堅持賣她的健康寢具,「當時想的是,賣一床就有一床的佣金,賣10床,我就可以還掉多少債。」把直銷當推銷的陳力榆,當時並不懂,直銷是一個助人利己的大事業。
但緣分就是如此奇妙,早在1982年就認識的兩人,一直到陳力榆出獄後,又聯絡上。當時陳力榆南北跑,除了做直銷外,還為了討一個公道。因為在她有錢時,有個「朋友」鼓勵她買地蓋廟,前後總共出資1040萬,對方卻死不認帳,兩人共同朋友的李和順看在眼裡,陳力榆出獄後,李和順才了解箇中緣由,決定幫她討回公道,「其實後來對方也潦倒了,生病、離婚、兒子猝死。」陳力榆相信天道必有報,也更堅持要做個正直、但「同時有智慧的人。」她笑說。
1991年,在李和順的持續邀約下,陳力榆終於首肯,加入炳翰團隊,推廣人參粉,那時她才知道,為了生產這支產品,李和順早就召集研發團隊,並在長白山租下3000公頃土地種植人蔘。
再次嚐到成功的果實
只是,雖然終於被打動,心裡仍有很多不確定,甚至反而不像之前賣床墊時那般自信,找不到人推薦、不知道怎麼銷售產品。這時,李和順告訴她:「你要把2300萬人都當成你的朋友。」讓她豁然開朗。
她從街坊市場的歐巴桑入手,甚至號召歐巴桑煮人蔘雞招待夥伴,就這樣組織起一個「歐巴桑軍團」。這一次陳力榆知道自己要做的是直銷事業,而非推銷高手。看到歐巴桑們經常不修邊幅出現在公司會場,她乾脆幫大家訂做制服,要大家每天穿著體面、光鮮亮麗的現身。「來到炳翰,我們都是事業家,就要有事業家的樣子。」
陳力榆從這群歐巴桑身上,看到了未來。因為努力投入而打拚出輝煌的成績,讓她在經營炳翰2年之後,就把債務還清,並將炳翰帶往海外市場發展,同時在北中南部設立辦公大樓,讓全台的夥伴都有屬於自己的家。
「是炳翰的制度幫助我重新站了起來。」陳力榆說,炳翰人蔘粉走過1/4個世紀,不曾被競爭激烈的市場淘汰,未來它也會繼續照顧全世界人們的健康,並幫助他們創造財富。
從為自己活,到為他人生
「我不認輸,因為我必須贏。」曾經是負數的人生,靠著炳翰事業翻轉,陳力榆帶領的歐巴桑軍團,早已開枝散葉遍佈各國。
走過重男輕女的年代,她非常反對這樣的觀念,甚至豪邁地為自己取了個跟影星成龍一樣的英文名字——Jacky Chen,鼓勵女性開創出自己的一片天。
曾經的挫敗,不但成為她人生的養分,也讓她不忘提供一個平台,幫助像她一樣不認輸的人,除了持續拓展國外市場,台灣炳翰更計劃在5年內,完成興建炳翰國際村以及國際會館的計畫。「能有這樣的成果,不是父母留給我的,也不是我自己做出來的,而是全球炳翰人一起努力出來的。」她說:「因此,所有的成果,都要跟炳翰夥伴一起分享。」
陳力榆
稱號:人蔘女王
現職:炳翰機構總經理
經歷:會計、小企業主
成功箴言:下定決心、堅持到底,No excuse!
◎我有話要說:
現在的我,不用再為自己賺錢,還跟著公司跑了半個地球,好幸福!對我目前來說,賺更多錢不會讓我更開心,但能夠幫助夥伴賺到錢,擁有健康人生,讓彼此的人生更豐富與精彩,才是最開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