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法規

傳保會法律諮詢個案:廣告中商品效用誇大不實之罰則探討


直銷法規 / 作者 林宜男、周於蓁 / 直銷世紀第277期

    傳保會法律諮詢個案:廣告中商品效用誇大不實之罰則探討


朗讀:
 
一般企業經營者、傳銷商或傳銷事業不得以誇大或不實用語,在廣告中敘述商品之效用,否則將有違反消費者保護法、多層次傳銷管理法或公平交易法之虞。
 
一、前言
廣告誇大不實,係公司為引起消費者注意,在廣告上以誇大或不實的內容,進而影響消費者購買相同效用商品之意願。以新北市為例,103年度共處分化妝品與藥品違規不實廣告876件,其中化妝品575件(約占66%),藥品則為301件(34%);化妝品廣告共被處分478萬元,藥品廣告則被處分376萬元,共計854.5萬元。化妝品違法廣告以美白、除皺為主要項目,藥品違法廣告則以滋補養生、可修護皮膚與止痛為主。
 
二、傳銷事業與傳銷商間的法律關係:
 
(一)爭議事實:
一般消費者來本會法律諮詢詢問,自述傳銷商朋友A經由其網路平台販售傳銷商品,產品效用亦直接由傳銷商A所提供,將之轉貼於自己經營之網路平台上。在貼文之後卻收到主管機關來函,認為食品有廣告誇大不實、易生誤解之情事,要求該名消費者前去 ... ...

請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登入/訂閱

瀏覽次數: 500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辛苦打下的組織,可以轉給別人嗎? 直銷經營權轉讓的法律真相

囤貨衝業績,是賺到還是觸法?

傳保會個案:個人資料保護法於傳銷業之運作探討

直銷公司可以像直銷商一樣隨時終止直銷契約嗎?

是參加人就不是消費者嗎?--從巔峰公司與山基公司的案件談起

直銷商的權利義務關係存在於公司,而不在上線

能不能在台灣推廣或銷售外國的直銷事業?

傳銷事業或傳銷商宣傳未經報備的傳銷制度與產品 有沒有法律風險

商品是否虛化,該如何認定? 「變質多層次傳銷」的認定標準與檢

傳銷商的競業禁止條款要怎麼訂才行?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