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優惠    註冊登入
全球華人直銷媒體第一品牌
直銷文摘

直銷商理財妙方大公開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編輯部
期數 / 第50期

    直銷商理財妙方大公開


朗讀:

擁有非凡的自由並贏得財富,是許多直銷人自許或自豪的。然而高收入並不一定等於富有,「開源難,守財更難」,如果不懂得守成,即使有驚人的業績也是枉然。

開源節流同樣重要
多數人將絕大部份的精力放在追求財富上,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理財工作,這種情況在直銷界更是常見。直銷商的生活忙碌,加以所得的型態迥異於以往領固定薪資,不少直銷商不知如何處理隨倍增而產生的金錢,甚至會出現過度消費的情事,辛苦工作的成果反成泡影,可惜之至。
為了要保留埋首耕耘的果實,「理財」是每個直銷人必修的學分。理財的方式千變萬化,孰優孰劣並無定論,依自我需求選擇適合的理財管道是最重要的。此外,不妨參考別人的經驗談:
在直銷界待了4年,黃馨巧看過許多高階直銷商賺到錢,卻存不到錢。面對一下子多了好多倍的收入,如果沒有周詳的財務規劃,控制力便會被欲望打敗。因此她刻意提高每月的儲蓄比率,以免自己「超支」,而事實上她發覺,控制到後來便會習慣成自然。
姚瑞彬認為,「有錢當思無錢之苦」,有錢時應記住工作時的辛苦。成功不是偶然,得來的一分一毫都應該珍惜,奉勸直銷商不要急於炫耀。

第一步:了解金錢流向
「勤儉樸實」是黃士雀長久以來謹記在心的高中校訓。「很多直銷人很會賺錢,但為何到頭來竟是零?因為太多人剛賺到錢,就急於彌補以往的不足,看到什麼都想買,一味追逐流行的腳步,日漸培養出浪費的習慣。」
欲望易放難收的,一味的放任它,追求高不可攀的消費層次,至多的金錢也無法滿足。因此,理財的第一步應是了解自己的金錢流向。
黃馨巧平時很少仔細估算自己如何分配支出比例,不過,由於沒有家累,單身一人的消費額確實不大,日常開銷僅佔總收入的2成左右。此外,崇尚傳統穩健的理財方式,黃馨巧固定將每月收入的3成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剩下來的5成所得,就是她靈活運用來投資的基金,而目前購屋是她投資的最大目標。
和不少人一樣,黃士雀認為自己對數字完全沒概念,甚至談起理財二字就會心生惶恐。不過,對於金錢的去向,她絕對一清二楚,絲毫不含糊,足見她是理財的行動派而非理論派,心中自有一把尺。

第二步:分類計畫支出
黃士維的支出可分5大類:
1.生活:已婚、有一個寶寶的她,除了自我的開銷外,家庭的花費也不可少。
2.學習:入行不到4年,黃士雀說:「要學、要加強的還有很多。」因此,她一定不吝花錢在自我教育上,期許能多吸收專業知識及產業資訊。
3.裝扮:愛美是人的天性,從事美容、造型工作的黃士雀更注重外表的得體合宜,「外表是給人的第一印象,在直銷這個人格事業中,人格首先便展現在外表上。」
4.社交:為了更要成功地經營人脈,交際費用事實上也是另一種投資。
5.儲蓄:未雨綢繆,存錢以備不時之需。
姚瑞彬指出,自己大部份的時間花在工作上,因此對理財一竅不通。由於有「錢放在口袋,就恨不得馬上花掉」的壞習性,他的所得大部份都交由公司病理,委託公司會計部運用,身邊只留足夠家用的錢。
懶得管錢的姚瑞彬說,他絕對不做投機性的投資,穩紮穩打才是上策。「賺多賺少是一回事,錢是慢慢存來的。」

第三步:穩健長期投資
明白金錢的流向,剩餘的收入就可以靈活運用來投資。由於國內的理財工具並不十分豐富,一般人多以跟會、定存、股票、基金、債券等方式來處理。不過,直銷商必須將主要的精力花在教育下線以及增加業績上,因此,長期穩定型的投資較為適合。
曾經在證券公司上班,黃馨巧認為直銷商根本不可能每天注意股市的走向,最好不要嚐試投機性的短期投資。因此,她將「購屋」做為投資的最大目標,長期經營的結果,目前她在市區已經有一個自己的窩了。
黃馨巧認為,買房子對自己精神層面的意義頗大,它告訴自己要為這個「家」更努力,對事業更負責,因此會變得實際。房子對她而言就如同一粒「定心丸」,推動她更努力衝刺。
相較於大多數人理財DIY,姚瑞彬表示,「交給專家」令他更放心。「在公司待久了,我很依賴公司,所以很放心地把錢交給公司會計部處理,除了在公司認股,也可以投資公司的相關產業。」這是直銷公司結合資深直銷商內部創業的例子,或許是在雙方契約關係之外的另一項優惠與保障。

得與失的正反觀點
此外,姚瑞彬認為自行開設教育中心或訓練中心,也是直銷人值得投資的項目。「要下決心,該花的錢就要花,這個錢省不得,否則會因小失大。」黃馨巧十分同意教育中心的重要性,「它是組織成員聯絡感情、意見交流的重要基地。」
黃士雀指出,她的投資可分兩方面,一方面在拓展人脈、運作組織,另一方面則投注大量的時間在事業上,「時間就是金錢」,長此以往,她的投資十分可觀。
由於曾經有多次被倒會的經驗,黃士雀近期不會再以跟會方式理財,轉而將零售的利潤存在銀行減輕風險。由於錢都在銀行,手邊沒有多少現金,刷卡便成為她最常運用的消費形式,「它可以培養我的自制力並累積信用,因此也應該是一種理財工具。」
如同信用卡一般,保險也可以因為觀念及運作方式不同而被賦予新義。黃士雀在5年前即為自己投保,「當時年紀輕、保費低,比較划算」。有別於大眾視保險為支出項目,她則認為保險可以是一種投資,端看受險人如何選擇與靈活運用。

有共識,有新意
綜觀討論內容,可釐出下列幾點真誠:
1.直銷商應著力於直銷事業上,故不適宜做短期投機性的投資。
2.當收入隨著倍增而迅速增加時,開設教育或訓練中心,回饋組織成員都是十分不錯的新投資。
3.雖然收入較投入直銷前豐碩,直銷商在消費時也應量力而為,切忌「打腫臉充胖子」、過度消費。
另外,在這次下午茶中,直銷商也拋出了2個新觀念,僅供參考:
1.由公司為不善理財的直銷商統籌投資,創造直銷公司結合資深直銷商共同創業的新展望,為直銷商添保障。
2.若選擇與運用得當,保險與信用卡也可以成為一種投資工具。
理財投資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跨出第五步。只要肯跨出第一步,聽取他人的意見,利用簡易的理財教材,不貪多、不求快,任何人都可以為自己的資金找到一個「安身立命」的好所在。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熱門內容

會說話的貓

正確儀態秀出專業魅力

諸法皆空自由自在

喜歡自己就是選擇成功

從自我超越到團隊願景的實現

直銷人形象塑造有道

真假原鄉

個人公關,組織擴張的酵母

英雄救美的圓滿結局─設立合情合理的目標

強化「心理預演」,加速與成功有約

影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