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台灣放眼天下的直銷事業
分類 / 直銷文摘
作者 / 許嘉隆
期數 / 第40期
立足台灣放眼天下的直銷事業
朗讀:
中國人的勤奮特性眾所皆知,由於勤奮與節儉的美德,過去在農業社會時代就喜歡擁有自己的田園,以便自我能夠充分發揮,不受拘束,因此「有土斯有財」的觀念牢牢地傳承給後代的子孫。筆者認為,這個觀念事實上是目前直銷事業能夠蓬勃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社會巨輪由農業社會進入工商時代之後,由於個人事業可以自由發揮,加上政府輔導個人鑽營專業技術,因此中小企業處處林立,國人辛勤耕耘自我事業的成就為世人所肯定,台灣也因而被貼上「中小企業王國」的榮譽標籤,可以確定的是這個成果是由農業社會個人領域得以自由發揮轉化得來的結果。
「中小企業」所衍生的領域,由於國民所得及外在環境等多重因素限制,多僅止於生產事業。當國民所得逐漸提高,再加上服務業時代的降臨,當直銷被引進台灣後,想擁有自己事業的人士立即加以吸收。雖然國人偏愛自己擁有事業,但直銷事業的銷售通路有別於傳統,因此縱使直銷事業由國外引進後已有逐漸外銷輸出的事實與跡象,但在傳統人士與另一種衛道觀念底下,直銷在台灣市場亦面臨瓶頸,亟待突破。
直銷市場的限制
直銷目前被爭議及批評最多的,不外乎利潤分配和銷售方式兩大問題,由於其可供行銷人員分配的利潤均制度化地推開在陽光下,計算其總值,部分人士認為它是一種暴利行業,加上其行銷通路有別於傳統,更有人認為它是老鼠會的翻版。基於上述兩種原因,部分消費者不願採購直銷商品,也有人受老鼠會的陰影影響不願加入這個行業,因此直銷事業被明顯地區隔在部分市場上,無法全民化。
公平交易法公佈實施後,直銷業算是得到了一個法律的根源,但由於法令未能全面宣導,加上國人利用大眾刊物吸收新知的習慣未能完全建立,因此縱有公交法,市場上亦時而發生類似保利胺或縱橫學等違法事件,有心建立正派直銷事業的企業因而受到波及,因此,為了讓一般民眾了解並接受真正的直銷事業,政府機構和從事直銷事業的人員責無旁貸地應負起宣導工作。
首先在政府機構的宣導方面,筆者認為公交會現有對直銷事業的宣導應由負面轉為正面,所謂「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政府自成立公交會之後,政令宣導除了極少部分有關直銷法令的佈達外,幾乎絕大部分是「違法直銷事業報導」,和「影射直銷事業與老鼠會僅有一線之隔」的負面訊息。身為主管機構如能導以「什麼是真正的直銷事業」、「直銷事業與老鼠會有什麼不同」等訊息,則部分對直銷認知有差距的人士在接觸直銷資訊時,方不致事先蒙上一層不必要的陰影。
直銷人應以身作則
另外,在直銷事業體耕耘的人士對法令的認知似乎尚待加強。直銷事業對個人來說應是永久事業,但正業人員多有打代跑的味道,3年換一家公司服務的直銷商大有人在,2年開一家新公司的經營者亦時有耳聞,此類情勢道出不少直銷事業工作者的心態,也因此整體業界的總營業額及實際參與直銷工作人員數目每每無法突破。可是在公交會登記的企業及直銷商數目卻不切實際地「膨風」中。
為擴大直銷領域和整體市場,永續經營的觀念在業者與直銷商心中是首先必須建立的,尤其是業界與學界組合而成的各個社會團體,更應站在業界的前頭,為直銷事業作先鋒,與全體民眾站在一起,宣導正確的直銷觀念,方不致讓部分對直銷事業一知半解的人員傳布短線訊息,致使老鼠會的陰影一直尾隨著直銷業。
無店頭銷售的行銷方式在國內大略僅有20年的歷史,在台灣它可以說是市場受老鼠會創傷之後再開始衍生的通路,其經營之困苦可見一斑。如今法令依據及市場規模已略見一二,如何讓此種行銷制度為整個消費市場所接受,甚至發揮外銷全球的效應,就有賴政府主管機構、學界及業者發揮團隊智慧了。
至於直銷事業中另一為人詬病的利潤是否過高問題,事實上如把傳統事業由工廠生產的價格與零售價格作一比較,則其中利潤分配頗有耐人尋味的相同數據,只不過直銷事業的利潤是必須公開在陽光底下,而傳統事業則因層次分明較有隱密性,無法讓消費者做全盤了解,不過以直銷體系銷售的產品價格偏高倒是事實,如擬永續經營讓消費者接觸與傳統通路銷售同類產品,價格上的類似水平是有其必要性。
直銷事業中的關鍵是「人」,由於華人的傳統習性而可以迎刃而解,如果能再導以正確的經營觀念及合乎市場需求的做法,台灣的外銷事業中,直銷將會是另一個明日之星。
感謝您閱讀直銷世紀數位版內容
標籤: